“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中亚五国汽车贸易潜力测算和前景展望

2018-07-20 03:14王峰曹立为任华林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8年14期
关键词:汽车贸易贸易往来五国

王峰 曹立为 任华林

本文通过对近些年来中亚五国的经济状况以及中国与中亚五国之间的贸易状况进行分析和了解,来确定中国与中亚五国之间的发展的空间,对中国与中亚五国的汽车贸易潜力进行了测算和前景展望,并提出应对性措施。

一、引言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不断推进和发展,新国际环境下民营企业中亚国家之间的经济贸易合作不断的向广度和深度方向发展,其中和中亚五国之间经济贸易之间交往日益加深,为民营企业与中亚五国之间经济贸易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本文通过对近些年来中亚五国的经济状况以及民营企业与中亚五国之间的贸易状况进行分析和了解,来确定民营企业与中亚五国之间的发展的空间,对民营企业与中亚五国的汽车贸易潜力进行了测算和前景展望,并提出应对性措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一带一路”战略的主要内容

“一带一路”在进行各个国家的相互文化之间的交流基础上,重点需要通过相互的合作,来推动经济贸易交往和发展。同时,在各个国家之间相互交往过程中,不干预各个国家的国内政治发展和经济制度差异,也反对区域之间的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通过区域经济发展合作平台的建立.来不断的关注各个国家人民的切身利益,发展相互的战略合作和经济交往。为了实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相互交往,推动经济贸易往来,提高相互的便利,需要不断的加强交通道路上的建设,不断的健全国家和国家之间的交通设施建设,并逐步形成连接“一带一路”国家的相互交通网络,最终实现交通的便利,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基础。

三、民营企业与中亚五国贸易增长潜力测算

贸易引力模型的构建。当前,全球经济发展逐步实现了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局面,国家和国家之间的发展之间呈现了相互影响的作用关系。通过对民营企业与中亚五国贸易发展的实际情况分析,并进行了引力模型的引入,可以較为合理的去解释民营企业与中亚五国之间的贸易发展潜力的预测,并可以对民营企业与中亚五国未来发展的前景进行分析,进而可以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贸易引力模型的构建。引力模型在国际贸易发展中的应用时间较长,通常学者们通过引力模型的实践,来对研究的双方国家进行贸易状况进行了研究。经济学中通过引力模型的研究,来对两个国家的贸易额进行了研究,进出口国之间的相互贸易往来,可能需要进行相应的贸易供应和贸易供给相应的数据计算,进而测算出相应的汽车贸易潜力数据,目前,在汽车贸易潜力的发展中,引力模型的研究仍处于不断的发展完善中,不要不断的加以总结。特别是需要通过定量数据进行相应的贸易关系研究。

数据引用和实证分析。本文将采用2002-2016年这15年的数据,进行了相应的面板数据问题,重点对民营企业与中亚五个国家之间的汽车贸易往来的相关数据进行相应的回归测算。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汽车贸易潜力值状况的发展中,民营企业与中亚五国的贸易发展过程中,民营企业与中亚五国之间的汽车贸易潜力值具有最高的水平,这个也是本文采用了在进行一带一路背景下选择民营企业与中亚五国进行汽车贸易潜力测算的主要原因。

本文根据行业间贸易的潜力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重点对三类汽车贸易潜力进行了分析,第一类汽车贸易潜力是需求型的贸易发展类型,这种贸易发展的潜力中,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需要不断的加强相互之间的贸易往来的发展,同时,需要加大相应的出口发展的提升,重点是行业的出口潜力值在1.5以上。

第二种进行平稳型的贸易往来的发展,这一类贸易的发展中,重点是需要在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在进行贸易发展过程中,贸易发展需要进行总体考虑,并确保贸易发展的相对稳定性。总体的波动水平不大,并可以继续的保持发展的一致性,这个出口潜力值一般在0.6-1.5之间。

第三种是过度贸易型,既两个国家在该类的贸易发展的实际过程中,贸易出口额要远远的高于理论上的出口额水平。贸易过剩问题较为严重,需要不断的进行贸易结构的发展和优化,其主要的汽车贸易潜力值水平低于0.6。根据表中2016年的数据显示,民营企业与中亚五国在进行贸易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加的贸易往来,避免不必要的贸易摩擦问题的出现。

未来发展前景。从表2可以看出,按照目前的发展势头,到2022年,中亚五国汽车零部件市场额将达到270亿元,发展空间广阔。目前民营企业与中亚五国出口车型是以重卡为主,通过东风、陕汽等主要汽车公司在新疆生产基地完成组装;未来应加大汽车出口的多元化发展,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出口比重,并在中亚五国建立相应的汽车配套生产厂,提升汽车产业的整体合作能力。

猜你喜欢
汽车贸易贸易往来五国
中亚五国网络媒体对华关注度现状分析
中国汽车贸易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丝绸之路经济带:凝聚三大发展核心
探究绿色壁垒与农产品贸易的关联性分析
略述茶马互市对昌都的经济影响
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比较优势及竞争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