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满意 娄玉钤
【摘 要】 痛风为特殊痹之一,是按特征分类的风湿病三级痹病。历史上对于痛風的相关论述较为丰富,但也较为杂乱。通过对痛风有关历代文献的整理和研究,确立痛风中医病名的范围和对应西医的病种(痛风性关节炎),以便能更清晰地认识痛风,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 痛风,中医;关节炎,痛风性;特殊痹;风湿病(痹病);三级痹病;源流;虚邪瘀
痛风是指以四肢骨节走痛,疼痛剧烈,反复发作为主要特征的痹病。本文所说的痛风,是中医学的痛风[1]。痛风是从症状特点命名的痹病,以疼痛较甚、来去如风为特征,故曰痛风,为特殊痹之一[2],是风湿病的三级痹病[3-4]。历史上痛风的相关论述较为丰富,但较为杂乱。本文对痛风的源流及历史文献进行复习和整理,以便临床准确运用。
1 痛风的病名
“痛风”一词出现较早,约公元前8世纪在我国藏医《四部医典》中已有记载。其后南朝梁·陶弘景《名医别录》中也有记载。元·朱丹溪中首次提出“痛风”病名,在《格致余论》中专列“痛风论”。朱丹溪所创痛风之名,对后世影响极大,多从其说。但后世医家对痛风的病名归属多有分歧,认识不一。如清·张璐《张氏医通》曰:“痛风一证,《灵枢》谓之贼风,《素问》谓之痹,《金匮》名曰历节,后世更名曰白虎历节。”故痛风有多种称谓,名称较乱。而不同医家对痛风又予以不同含义,如痹证、痛痹、风痹、白虎历节风等,故痛风又是一名多义之词。因此,有必要对其源流进行认真梳理、研究,从而进一步使其得到规范化、标准化。
1.1 痛 风 痛风作为症状描述在宋元以前已散见于中医文献,如南朝梁·陶弘景《名医别录》曰:“百节痛风无久新者。”其后《外台秘要》《针灸资生经》等也提到痛风。《格致余论》把痛风作为病名提出,曰:“彼痛风者,大率因血受热已自沸腾,其后或涉冷水,或立湿地,或扇取凉,或卧当风。寒凉外抟,热血得寒,痰浊凝涩,所以作痛。”明清等诸多后世医家多从其说,纷纷立有痛风门。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列有痛风,界定有包含的西医学病种。
1.2 白虎历节(风) 朱丹溪首先把痛风称为白虎历节风,其《格致余论》曰:“四肢百节走痛是也,他方谓之白虎历节风证。”《丹溪心法》则直接将痛风称为白虎历节风证,后世医家多从其说。如《医学正传》《明医指掌》《医门法律》《张氏医通》《杂病源流犀烛》等均将痛风称为白虎历节风。因此,白虎历节风是当时痛风的别称。
1.3 痹(痹证、痹病) 明·戴思恭认为痛风即为痹病,在《推求师意》中曰:“痛风,即《内经》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清·董西园《医级》曰:“痹,即痛风也。”唐宗海《血证论》曰:“痹痛,身体不仁,四肢疼痛,今名痛风,古曰痹证。”
1.4 痛 痹 明·虞搏最早将痛风称为痛痹,在《医学正传》中曰:“痛风(古名痛痹)……夫古之所谓痛痹者,即今之痛风也。”另外,《医学纲目》《医门法律》《张氏医通》《证治汇补》《冯氏锦囊秘录》《疡医大全》等均称痛风为痛痹。
1.5 旋 风 把痛风称为旋风者,仅见于明·沈之问《解围元薮》,其曰:“痛风……又名旋风。”
1.6 风痹(行痹) 明·张介宾最早将痛风称为风痹,在《景岳全书》中说:“风痹一证,即今人所谓痛风也。”清·吴谦《医宗金鉴》曰:“近世曰痛风,……皆行痹之俗名也。”顾世澄《疡医大全》也曰:“痛风者即痹门之行痹也。”
1.7 贼风、箭风、历节 痛风还有其他称谓,如清·陈念祖《时方妙用》曰:“风者,肢节走痛也。《内经》谓之贼风,后人谓之痛风,又谓之白虎历节风。”林佩琴《类证治裁》曰:“痛风,……《灵枢》谓之贼风,《素问》谓之痛痹,《金匮》谓之历节,后世更名为白虎历节风,近世俗名箭风。”
2 痛风的病因病机
痛风的发病主要在于人体正气不足,或阴阳失调,湿热痰瘀等病理产物聚于体内,留滞经络;复因饮食劳倦,房室不节,感受外邪,内外合邪,气血凝滞不通,而发为本病。如明·吴崑《医方考》曰:“痛风有寒、有湿、有痰、有血。”
2.1 饮食失调 饮食不节,过食肥甘,或因嗜酒,或多食辛辣,脾之运化失权,水湿不化,蕴久化热,湿热由内而生,流注肢体关节,而致关节肿痛,发为痛风;或过服辛热温燥之品,久则蕴热,内生热毒,关节筋骨痹阻,而致痛风;饮食自倍,或过食生冷肥甘,脾胃虚弱,纳运失常,痰浊内生;或感受外湿浸渍,内困于脾,痰浊内停;或聚湿化热生痰,痰浊中阻,升降悖逆,本病由生。如明·龚廷贤《万病回春》云:“一切痛风肢节痛者,痛属火,肿属湿……所以膏梁之人,多食煎炒、炙爆、酒肉,热物蒸脏腑,所以患痛风、恶疮、痈疽者最多。”
2.2 邪气壅滞 居处潮湿,或淋雨涉水,感受风寒湿邪,气血凝滞,阻于四肢骨节,而发病;或寒湿暑热之邪体内稽留日久,化热成毒,壅塞经脉,脉络不通,热蒸湿阻,而致痛风;或饮酒当风、汗出浴水等调摄不慎,热血得寒,痰浊凝涩,经脉滞阻,邪毒壅滞,而致痛风。如《格致余论》曰:“痛风者,大率因血受热已自沸腾,其后或涉冷水,或立湿地,或扇取凉,或卧当风,寒凉外抟,热血得寒,痰浊凝涩,不得运行,所以作痛。”《丹溪手镜》曰:“痛风,血久得热,感寒冒湿,不得运行,所以作痛。”《张氏医通》曰:“痛风……多由风寒湿气,乘虚袭于经络,气血凝滞所致。”《类证治裁》曰:“痛风,……初因寒湿风郁痹阴分,久则化热攻痛,至夜更剧。”“白虎历节,盖痛风之甚者也,或饮酒当风,汗出浴水,因醉犯房,皆能致之。”
2.3 正气亏虚 素体脾弱,或产后失血,或久病不愈,或劳倦过度,致气血亏虚,经络枯涩,湿痰浊血,留滞经脉筋骨,而成痛风;或气血亏虚,肝肾不足,四肢关节筋骨失养,或肝经血少火盛,热极生风,均可致痛风;或房室过度,或醉以入房,欲竭其精,耗散其真,肾虚失调,气化不利,清浊不分,浊毒稽留,而发本病;还可致腰痛、石淋、血淋、尿闭等其他病证。如《解围元薮》曰:“痛风……乃由房劳太过,忧思妄想,六欲七情日损气血;风湿邪毒伤惫肝液,邪传脾胃,荣卫枯涸,以致精髓败绝。”明·张三锡《医学六要》曰:“痛风……今人多内伤,气血亏损,湿痰阴火流滞经络,或在四肢,或在腰背,痛不可当。”龚廷贤《寿世保元》曰:“痛风者,皆因素体虚弱,调理失宜,受风寒暑湿之毒。”清·李用粹《证治汇补》曰:“因气血亏损,湿痰浊血,流滞经络,注而为病,……故曰痛风。”陈歧《医学传灯》曰:“痛风者,……皆由肝经血少火盛,热极生风,非是外来风邪。”
2.4 痰浊瘀血 情志不遂,肝失疏泄,气滞血瘀,或血虚血瘀;或饮食不節,脾虚失运,聚湿为痰;或积热熏灼津液为痰,痰浊瘀血阻滞经络,一旦为外邪触动,气血愈加凝滞不通,发为痛风;或痰浊瘀滞停积日久,脉阻痰凝,聚结成块瘰、痰核;甚则热蒸内腐,可有米汤样渗出液。如《格致余论》曰:“患痛风,……此恶血入经络证,血受湿热,久必凝浊,所下未尽,留滞隧道,所以作痛。”“痛风因湿痰浊瘀血流注为病。”《丹溪手镜》曰:“痛风,……亦有血虚痰逐经络,上下作痛。”《解围元薮》曰:“痛风,……或郁蓄私念不得发泄,激荡气血而成。”明·李梴《医学入门》曰:痛风“痰火虽内因七情六欲,或病后亡津,血热已自沸腾,亦必略感外邪而后发动,骨节痛极,久则手足蜷挛;风湿虽外因涉冷坐湿,当风取凉,然亦必血热而后凝滞污浊,所以作痛,甚则身体块瘰。”《医方考》曰:“所以痛者,湿痰死血留结而不通也。”清·陈士铎《辨证录》曰:“人有遍身生块而痛者,此虽是痛风,然因湿气不入脏腑,而外走经络皮肤以生此块,乃湿痰结成者也。”《证治汇补》曰:“外因涉冷坐湿当风,亦必血热而凝滞污浊,所以作痛,甚则身体块瘰。”
综上所述,痛风病因有饮食失调、邪气壅滞、正气亏虚、痰浊瘀血等,但概括起来不外“虚邪瘀”三个方面[5]。其病机为脾肾功能失调,脾的纳运和肾的升清降浊功能不足[6],邪浊痰瘀,壅滞于肢体骨节。病位主要在四肢关节,可累及筋骨、肌肉、皮肤,涉及脾、肾、肝等脏腑。发作期以邪实为主,缓解期以正虚为主。邪实以湿热、浊毒、痰瘀为主,虚多以脾肾功能失调为主。本病多数患者起病急骤,反复发作,病程较长;部分患者甚则变形残疾。
3 痛风的主要表现
“百节痛风。”(《名医别录》)“挛急痛风。”(《外台秘要》)“肩背痛风汗出。”(《针灸资生经》)“痛风者,四肢百节走痛是也。”(《丹溪心法》《仁术便览》)“痛风而痛有常处,其痛处赤肿灼热,或浑身壮热,此欲成风毒。”(《丹溪心法》)“筋骨疼者,俗呼为痛风。”(《证治要诀》)“今之痛风……以其走痛于四肢骨节,如虎咬之状。”(《医学正传》)“初起于身肌骨节间,游变抽掣疼痛,昼夜无所休息。手足不能屈伸,坐卧不能转侧,……病久则加浮肿,或哕 不食,或疮烂不能收敛。”(《解围元薮》)“疼痛苦楚,世称为痛风……。”(《医学纲目》《证治准绳》《赤水玄珠》《医衡》《顾松园医镜》《金匮翼》)“骨节痛极,久则手足蜷挛,……甚则身体块瘰。”“痛风百节痠痛无定处,久则变成风毒,痛入骨髓,不移其处。”“赤肿灼热……肢节肿痛。”(《医学入门》)“手足痛风冷痛如虎咬。”(《本草纲目》《急救广生集》)“痛风者,浑身作痛,举动不能,移转彻痛欲死者也。”(《医林绳墨》)“肢节之间而作痛……,肢节沉重。”(《医方考》)“遍体烦疼曰痛风,……流注浑身骨节。”“痛风者,遍身骨节走痛是也。”“肢节肿痛。”(《明医指掌》)“痛风者,遍身骨节走注疼痛也。”“遍身骨节疼痛。”“骨节疼痛。”“痛风,肢节痛。”(《万病回春》)“痛风者,四肢百节走痛是也。”(《百代医宗》)“痛风……或在四肢,或在腰背,痛不可当。”(《医学六要》)“四肢之内,肉色不变。其病昼静夜剧……久而不愈,令人骨节蹉跌,股胫消瘦。”“痛风,腰背手足肢节疼痛。”“肢节疼痛,行步艰难。”“肢节之间,筋骨之会,空窍之所作痛也。”(《寿世保元》)“痛风者,四肢支节走注疼痛是也。”“遍身昼夜疼痛,中夜静极,有如虎噬之状,支节如槌,此痛风之甚者也。”(《红炉点雪》)“痛楚甚异,俗名痛风是也。”(《医宗必读》)“遍身生块而痛者,……是痛风。”(《辨证录》)“痛有定处,即今之痛风也。”“走痛攻利,如风之善动,故曰痛风。”“骨节钻痛,久则手足蜷挛……甚则身体块瘰,痛必夜甚(丹溪)。”“轻则骨节疼痛,走在四肢,难以转移,肢节或红或肿;甚则遍体瘰块,或肿如匏,或痛如掣,昼静夜剧(丹溪)。”(《证治汇补》)“痛有定处,俗名痛风是也。”(《张氏医通》)“痛风者,四肢百节走痛。”“四肢上或身上一处肿痛,或移动他处,色红不园,参差成块肿起,按之滚热,便是痛风。”“痛风者,……有痛而不肿者,有肿而且痛者,或头生红点,指肿如槌者。”(《医学传灯》)“四肢挛痛,关节浮肿,痛有定处,是名痛风。”(《杂病源流犀烛》)“肢节走痛也,……谓之痛风。”(《时方妙用》)“痛风凡冲气攻痛,从背而上者,病在督脉,……从腹而上者,病在冲任。”“偏身走痛名痛风。”(《杂证总诀》《医学妙谛》)“痛风,……其痛有常处。”“痛处赤肿焮热,将成风毒。”(《类证治裁》)“痹痛,身体不仁,四肢疼痛,今名痛风。”(《血证论》)“四肢肿痛,手掌足跗尤甚,稍一触动,其痛非常,适俯仰转侧,不敢稍移,日夜竖坐者,身无寒热,二便略通,但痛经数月,而面色不瘁。两尺弦数,两颊赤色,且肢体关节近乎僵硬,而痛楚彻骨,手不可摸,……名为痛风也。”(《得心集医案》)
历代文献详细形象地描述了痛风的临床表现,综合文献所述,其主要症状有:肢体关节肿胀疼痛,来去如风,疼痛剧烈,反复发作,屈伸不利,甚则身体块瘰、痰核(结节)及关节畸形等。多急性发病,来去如风,可反复发作。根据以上所述证候特点,西医学的痛风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红斑肢痛症、风湿热、银屑病关节炎等出现痛风表现者,可参考本病辨证论治。
4 历代医家对痛风的论述
4.1 朱丹溪对痛风的论述 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明确提出“痛风”一名,全面论述了痛风的病因病机、症状特点、治疗方法及鉴别诊断,痛风作为独立病名的地位被确立。《丹溪手镜》还做了鉴别诊断:“历节风痛走注不定;痛风有定,夜甚;鹤膝风膝大,或痹,或痛不痛,筋动难,或仁不仁;饮痹往来如历节风;白虎飞尸痛浅,按之便;附骨疽痛深,按之无益。”提出痛风与历节、鹤膝风、白虎风之间的不同。朱丹溪还用痛风一名概括了前人述及的历节及白虎历节风。如《丹溪心法》曰:“痛风,四肢百节走痛是也,他方谓之白虎历节风证。”“遍身骨节疼痛,昼静夜剧,如虎啮之状,名曰白虎历节风。”
4.2 后世医家对痛风的认识 自朱丹溪提出痛风之说后,后世医家多赞同此说,痛风的论述明显增多,大家普遍接受其病名,并广泛使用。后世大多医家遵从丹溪的论述,专门设立“痛风”进行论述。但是由于自身水平、地域环境、病患人群的不同,历代医家对痛风认识不一,因此论述各异。
4.2.1 痹病(痹证)说 有人认为痛风就是痹病(痹证),如《推求师意》曰:“痛风,即《内经》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所论痛风其实是指痹病。《医级》曰:“痹(即痛风也),病皆一气之邪,痹为三气之恙(《经》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虽有痛风之名,不可过用风燥等药。”认为痹即痛风,两者相同。《血证论》曰:“痛风,身体不仁,四肢疼痛,今名痛风,古曰痹证。”认为痛风指痹证,只是古今称呼不同。
4.2.2 痛痹(白虎历节风)说 大多数医家认为丹溪所论痛风即痛痹,也称白虎历节风,如《医学正传》说:“夫古之所谓痛痹者,即今之痛风也,诸方书中又谓白虎历节风。”认为痛风等同于痛痹,又称白虎历节风。此说对后世有广泛影响。如《医学六要》曰:“痛风,即内经痛痹……,一名白虎历节是也。”《医门法律》曰:“痛风一名白虎历节风,实即痛痹也。”《张氏医通》曰:“痛痹者,……俗名痛风是也,……后世更名白虎历节。”《冯氏锦囊秘录》《疡医大全》曰:“痛风者,古名痛痹,俗谓之白虎历节风。”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曰:“寒胜为痛痹,……是名痛风,又名白虎历节风。”日本丹波元坚《杂病广要》则曰:“唐人或谓之白虎病,宋人则联称为白虎历节风,又称之痛风,而元以降,专用其名矣。”
4.2.3 风痹(行痹)说 也有人认为痛风即风痹(行痹)。如《景岳全书》说:“风痹一证,即今人所谓痛风也,盖痹者,闭也,以血气为邪所闭,不得通行而病也。”其将痛风归为风痹范畴。《医宗金鉴》曰:“近世曰痛风,曰流火,曰历节风,皆行痹之俗名也。”《疡医大全》曰:“盖风气胜者为行痹,故痛风者即痹门之行痹也。”
4.2.4 痛风与痹病不同 但也有人认为痛风与痹病不同,如明·方毂等《医林绳墨》认为痛风不同于痹病,并把痛风与痹、痉、痿并列论述:“夫痹者,气之痹也,周身不能转移,而动辄沉重者也。……又有痛风者,浑身作痛,举动不能,移转彻痛欲死者也。四者之间,依稀相似,皆因风寒湿之为病,临症当明辨之。”《时方妙用》认为痹与痛风不同但相似:“痹者,闭也,风寒湿杂至,合而为痹;与痛风相似,但风则阳受之,痹则阴受之。”
总之,历代医家对痛风的认识多有分歧,故痛风病名纷繁,涵义复杂。因此,在历代医家临床实践过程中,也不乏有人对痛风提出异议。
4.3 后世医家对痛风持异议者 明清部分有识医家鉴于前贤所论,病名纷杂,其说不一,尤其对朱丹溪舍“痹证”而言“痛风”的立论提出异议,如明·孙一奎《赤水玄珠》认为由于痛风病名流传广泛,而使痹证之论湮没:“痹证……论包甚广,而世之认痹证者绝少。丹溪拟名痛风,编门论治,是从《内经》寒气多者为痛痹论得其一也。其有不痛,及各脏腑俞合等证,世皆不详载者。……其如因名迷实之弊,流害已久,名不正,则言不顺,予故不能无容言也。”清·沈时誉《医衡》也曰:“今世有愦愦者,问及痹症,辄曰:此痛风之类耳。不亦乖谬哉?详考诸书,如《中藏经》《儒门事亲》等所论,亦皆井井。”《医学传灯》曰:“痛风者,……古今诸书皆以风湿为言,疑误舛谬,害人不浅。秦邮袁体庵先生出,改正其非,讲明其理,如知痛风由于风热血燥也。”所以,鉴于痛风、痹证混淆,严重影响了当时行医者的临床判断。因此,部分医家主张统一规范痹证、痛风等病名。
4.4 现代对痛风的认识 朱丹溪所论痛风病因,“大率有痰、风热、风湿、血虚”;将痛风辨证分为上下、胖瘦、虚实(风、湿、痰、血虚)进行论治;“痛风而痛有常处,其痛处赤肿灼热或浑身壮热,此欲成风毒”。由此可见,丹溪所论痛风显然不是后世医家所说的痛痹。其之所以弃“痹”而立“痛风”之名,应是来源于临床实践。丹溪为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出生于江南,其地气候潮热,面对的病患多食辛辣厚味以及海产品,发病者多是湿热痰浊为患,故丹溪所论痛风,应是痹病中疼痛较为严重的一种特殊痹病,既不同于痛痹,也不同于风痹,更不等同于痹病(痹证)。应该与现代医学的痛风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急性发作期相似。而西医学的痛风是长期嘌呤代谢紊乱、血尿酸增高引起的一种风湿性疾病。特征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高尿酸血症、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痛风石沉积和关节畸形是其临床特点;常累及肾脏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肾结石。随着中医现代化、规范化,中医所述的痛风概念内涵与外延已有所缩小。如《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明确了痛风的定义:“痛风系湿浊瘀阻,留滞关节经络,气血不畅所致。以趾、指等关节红肿疼痛,或伴有发热等为主要表现。”痛风已逐渐成熟为一个明确的医学概念,中医痛风与西医痛风性关节炎的差异已明显缩小。笔者认为丹溪所论痛风是指疼痛较重的痹病(痹证),但以此概念范围已不符合临床实际。因此,可将痛风概念缩小、规范:痛风属于痹病(风湿病)范畴,但是一种特殊痹病,即《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所下的定义,相當于西医的痛风性关节炎[3]。
4.5 确立中医痛风概念的意义 确立中医痛风的概念,把中医痛风与西医痛风性关节炎相对应,有重要的临床意义。①痛风是中医的病名:中医痛风病名历史悠久,文献丰富,但其内涵外延一直不确定,如果和西医痛风性关节炎相对应,有利于中医规范化和临床应用。②中西医痛风都是以关节疼痛较甚为主要临床特点:西医的“痛风”病名来自中医的“痛风”,两者临床特点相同,确立中医痛风病名,有利于中西医交流,便于理解。③终结痛风病名之争:中医的痛风病名历史久远,不可能因为西医有痛风之名,而废除或改为他称。如果把中医痛风改称某某痹,来对应西医痛风性关节炎,将使痛风病名本末倒置,使痹病(风湿病)及痛风的称呼更加混乱,痛风名称争议仍得不到解决。而将中医痛风和西医痛风性关节炎相对应,中医痛风概念明确,使明清以来痛风病名之争圆满解决。
5 痛风相关问题
5.1 痛风与痛痹(寒痹) 两者虽然都以痛甚为主要特征,但痛风是指以四肢骨节肿痛,疼痛剧烈,反复发作为主要特征的痹病。痛痹又称寒痹,是以寒邪为主而导致的以肢体关节冷痛、疼痛较剧、得热痛减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痹病[7]。痛风病因广泛,表现为寒热虚实等各种证候,为疼痛剧烈的痹病;而痛痹(寒痹)病因以寒邪为主,表现为寒证。当然,痛风可包括痛痹(寒痹),痛痹为痛风表现之一。
5.2 痛风与白虎风 两者都表现为肢体关节疼痛较为严重。痛风是指骨节肿痛较甚,活动不利等为主的痹病;白虎风是指以疼痛较甚,昼静夜发,痛如虎啮为主的痹病[8]。两者可表现相同,但白虎风比痛风疼痛更甚。如明·龚居中《红炉点雪》曰:“夫白虎历节者,……此痛风之甚者也。”《类证治裁》曰:“白虎历节,盖痛风之甚者也。”所以当痛风痛甚时,两者相同。
6 痛风的治疗
6.1 痛风的治疗原则 痛风的治疗原则是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急性发作期:祛邪为主,清热利湿、活血祛痰;缓解期:扶正为主,健脾补肾。但通络泄浊贯穿于本病治疗的始终。
6.2 历代医家对痛风的论治
6.2.1 宋元及其之前时期 《名医别录》用独活治“百节痛风无久新者”。唐·王焘《外台秘要》用第二大竹沥汤治“挛急痛风”。宋·王执中《针灸资生经》曰:中府,治“肩背痛风汗出”。《格致余论》对于痛风治“以辛热之剂,流散寒湿,开发腠理,其血得行,与气相和,其病自安。然亦有数种,治法稍异”;并列有医案3首:一兼虚证,当补血温血,与四物汤加味治疗;一挟痰与气证,当和血疏气导痰,以潜行散加味治疗;一恶血入经络证,以四物汤加活血药,研潜行散,入少酒饮之数十贴;又刺委中,出黑血近三合而安。《丹溪心法》辨证论治痛风:对于风、湿、痰、血虚者,分别应用小续命汤、苍白术之类、二陈汤加味、芎归之类等。大法之方,苍术、川芎、白芷、南星、当归、酒黄芩。《丹溪心法》附有方剂,如治“白浊阴火痛风”方;“治酒湿痰痛风”方;用八珍丸、四妙散治“痛风走注”等。后世医家多尊从丹溪辨证论治。
6.2.2 明代时期 明·戴思恭《证治要诀》治疗痛风“宜乌药顺气散和煎复元通气散,咽地仙丹或青龙丸,未效用大防风汤,或五积散调乳香末”。《医学正传》承丹溪论治痛风,并提出治疗禁忌:“更能慎口节欲,无有不安者也,……不可食肉,肉属阳,大能助火”“葳灵仙治上体痛风,人虚弱勿用”;列有“治上中下痛风”方、“治痛风神效”方等;用潜行散“治血虚阴火痛风”“九藤酒治远年痛风”“熏洗痛风法治手足冷痛如虎咬者”。《解围元薮》对于痛风“治以大定丸,意通圣散,阳起圣灵丹,神酿丸等药服之”。《医学入门》承丹溪论治痛风曰:“……痰火风湿全者,古龙虎丹主之。”辨证分虚实、寒热、上下、内外、表里、痰瘀等进行论治。《本草纲目》曰:“手足痛风冷痛如虎咬者,樟木屑、急流水,熏之。”《急救广生集》从之。《医方考》列有痛风方5首,如“丹溪主上中下通用痛风方”;赶痛汤治“瘀血、湿痰畜于肢节之间而作痛者”等。《明医指掌》承丹溪辨证加减论治痛风。《万病回春》论治痛风曰:“治用活血疏风、消痰去湿,羌活汤加减;凡治痛风,用苍术、羌活、酒芩三味散风行湿之妙药耳。”《证治准绳》承丹溪辨证治疗本病;特别强调“忌羊肉、法酒、湿面、房劳”;列有熨法及熏洗法。《百代医宗》承丹溪及前人治疗痛风:“大法治以温中配以辛凉流散寒湿,开通郁结。”并附方:丹溪定痛丸,丹溪加味二陈汤,丹溪潜行散,八珍丸,丹溪神应散,丹溪神效痛风汤,天麻散,龙虎丹。
6.2.3 清代时期 《辨证录》用消块止痛丹治疗湿痰结成之痛风。《医学传灯》曰:“如知痛风由于风热血燥也,可制逍遥散一方,每使病者连服百剂。”《证治汇补》辨证治疗本病,以四物汤加味:进行虚实、上下、痰瘀等辨证加减;明确提出饮食禁忌。《杂病源流犀烛》承丹溪用加减五积散治疗痛风,辨证加减。《医级》治疗本病强调:“虽有痛风之名,不可过用风燥等药,宜以养正熄风。”《时方妙用》对于本病治疗“宜因脉辨证而药之”“新受之邪,宜五积散。……痛风久不能愈,必大补气血,……宜十全大补汤加味”。《医抄类编》提出:“治痛风当分新久:新痛为寒,宜辛温药;久痛属热,宜清凉药。……大法宜顺气清痰,搜风散湿,养血祛痰为要。”《杂证总诀》治疗痛风曰:“治主四物红桃益,痰热二陈蒌柏同。”《类证治裁》辨证论治痛风。因于寒宜从温散,防风天麻汤;因于火宜从清凉,犀角散加减”;进行寒热虚实辨证治疗。
6.2.4 近现代时期 现代朱良春常用大剂量土茯苓、粉萆薢、威灵仙、生薏苡仁等治疗本病。赵绍琴提出痛风患者“饮食调控”,创五子三藤汤治疗本病及指趾关节肿大疼痛。汪履秋自拟“加减痛风方”,随证加减,治疗本病。路志正认为调整饮食结构,是痛风预病治病的重要因素。陈崑山分3期辨治痛风,活动期着重使用清热利湿通络之品,如肿节风、徐长卿、清风藤、忍冬藤、木防己、石膏、知母、秦艽、白马骨、虎杖、大黄、木通、晚蚕砂等;迁延期重视扶正的作用,选用独活寄生汤或三痹汤加减治疗;变形期治宜补气血,益肝肾,祛瘀化痰散结,驱邪通络止痛。张凤山以三妙丸为基础加减治疗痛风,善用山慈菇。
7 结 语
痛风的病位主要在四肢骨节,可累及筋骨、肌肉、皮肤,涉及脾、肾、肝等脏腑。其病因有饮食失调、邪气壅滞、正气亏虚、痰浊瘀血等,但概括起来不外“虚邪瘀”三个方面。其病机为脾肾功能失调,脾的纳运和肾的升清降浊功能不足,邪浊痰瘀,壅滞于肢体骨节。发作期以邪实为主;缓解期正虚为主。邪实以湿热、浊毒、痰瘀为主,虚多以脾肾功能失调为主。痛风的治疗原则是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急性发作期祛邪为主,清热利湿、活血祛痰;缓解期扶正为主,健脾补肾。但通络泄浊贯穿于本病治疗的始终。经过及时正确治疗,可完全治愈;若不忌饮食,失于调摄,可严重影响生活工作。另外,根据规范化研究,把风湿病(痹病)作为一级病名[9],那么痛风就是二级病名(特殊痹)下面的三级病名。本文对历史上有关痛风的论述进行了梳理,确立中医痛风概念的范围,建议对应西医痛风性关节炎,以便符合临床实际运用。文中所论不当之处,请同道批评指正。
8 参考文献
[1] 娄玉钤.中国风湿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831-1835.
[2] 娄玉钤,李满意.特殊痹的源流及临床意义[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11):49-57.
[3] 婁玉钤.风湿病命名与分类的规范化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23(9):840-844.
[4] 娄玉钤,李满意.风湿病的二级病名及其相互关系探讨[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12):53-57,64.
[5] 娄玉钤,娄高峰,娄多峰,等.基于“虚邪瘀”理论的风湿病学科体系建立及相关研究[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2,1(1):10-15.
[6] 娄玉钤,陈永前,李满意,等.应用风湿病虚邪瘀理论诊治痛风的体会与探讨[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8,7(5):58-61,72.
[7] 李满意,娄玉钤.寒痹的源流及相关历史文献复习[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4,3(2):47-55
[8] 李满意,娄玉钤.白虎风的源流及历史文献复习[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8,7(4):60-65,75.
[9] 娄玉钤,李满意.“风湿病”的病名源流[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1):3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