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道德困境简析

2018-07-20 01:13王艺璀马宝娟
黑河教育 2018年6期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

王艺璀 马宝娟

[摘要]新媒体的出现,逐渐打破了以电视、报纸和户外为主体的文化传播格局,转向电视、互联网、报纸、户外并存。多元化的媒体,在传播多元化信息,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便利之时,也稀释着社会主流道德思想。当社会观念意识形态与日益丰富的信息传播媒介发生冲突时,大学生群体将产生什么样的道德困境,又该如何解决呢?本文将从新媒体时代这一大背景入手,围绕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产生的道德困境、产生道德困境的原因,以及如何应对和处理这些困境三个方面来帮助大学生解决思想道德的困境。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道德困境

本文所述“道德困境”,并非狭义上的“道德困境”,而是指“道德之困境”。国内各学者对“道德困境”概念的定义不甚相同,有人将其视为道德难题,有人将其作为道德悖论的一种,有人把它定义为:对一项道德义务的履行,就是对另一项道德义务的背弃……这里我们不将“道德困境”作为一个道德大概念所属下的子概念进行研究,而是将它作为一个广义的,和道德并列的宏观概念;从新媒体背景入手,进行分析。所谓新媒体,是指“在传统媒体发展的基础上运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的新的媒体形态。”新媒体时代,作为多元化媒体时代的代名词,其传播具有高度自主性、广泛参与性、去中心化的互动性等特点。而作为新媒体的主要用户群之一,大学生群体多处于19到23岁。他们思想道德观念未完全成熟,又将于不久之后步入社会,他们有什么样的道德认知、表达什么样的道德情感、做出什么样的道德行为,都将会直接影响未来社会的走向。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必然也是首要的研究方向应该是: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群体产生的道德困境。

一、 大学生的主要信息来源是新媒体

我们了解到,大学生群体在生活中主要接触社会、获取信息的渠道是学校生活和网络媒体。调查显示:除去学校生活这一最主要的实践活动,在问及“获取信息、沟通社会的最主要渠道”问题时,有20%的学生选择业余兼职、有75%的同学选择网络媒体、有5%的同学填写“去图书馆”或“与有经验的前辈沟通”等其他方法;選择业余兼职的同学中,又有53%选择了从网络获取兼职信息、30%选择了同学或学长学姐介绍、17%的同学选择了其他方式。大学生群体受到学校客观条件限制,其了解信息的主要渠道是网络。接下来,我们主要针对新媒体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群体产生的道德困境进行研究。

二、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的道德困境有哪些

通过对大连市各高校的大学生进行调查,我们发现新媒体环境已经深深地植根于大学生群体的学习、生活中。新媒体已经成为继学校课堂获取信息之后的又一大信息获取方式,是大学生在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之后,最主要的社会化手段。探究大学生群体的道德困境,就要将大学生群体道德观形成过程进行剖析。大学生自形成道德认知到产生道德行为,其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都会或多或少受到新媒体的影响,进而产生如下问题。

1.新媒体下大学生群体的道德认知困境

国内学者对“道德认知”的定义不尽相同,本文所涉及到的道德认知,更倾向于对道德观念的认识:是指个体对现实存在的一些道德的关系和规范的具体认识,包括道德的印象的获得、道德概念的初步形成和道德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等。从古至今,人们道德品质形成的渠道就是接受教育,其中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新媒体时代下“万物皆媒”,这就导致社会教育的功能被开发扩大。

①道德认知选择困境——不知做何选择

新媒体的本质在于人人都可以是生产者,人人都可以是传播者。在这种信息传播主体和客体得到双重扩大化的信息传播环境下,大学生群体在享受信息资源获取的便捷的同时,也在受到多元化信息客体的影响。新媒体下,信息来源渠道是多样的,大学生群体在网上搜索信息的时候,会接收到多元化的道德观,而且似乎每一种小有建树、广为传播的道德观点都论据充分,非常能自圆其说。在数据调查采样中,我们发现78%的大学生对网络上多元化的道德观念感到困惑,他们中45%的人认为并无对错可言,能自圆其说就好,33%的人认为模棱两可的“灰色道德”观念太多,不知如何选择;而6%的高校大学生至今未形成道德观念,20%的高校大学生形成了错误的、有悖社会价值观念的道德认知,而有70%的高校大学生形成半成熟、不完全的道德认知观念;大学生群体因为还未步入社会,其自身的道德观念还未在社会实践中得到检验,因此,很容易对新媒体下多元化的道德观念感到困惑,不知该做何选择。而这种困惑将会从诞生起,一直延续到步入社会后的三至五年时间。也就是说,大学生群体成为职场新人之后的三至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不是在适应社会,而是在平衡自身内在的道德观念。

②道德认知选择困境——缺乏社会责任感的道德认知

新媒体环境下,网络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信息交换平台,它是平行于现实社会的一个功能齐全的虚拟社会。网络之所以能够达到信息生产主体和接收客体的一个最大化,很大程度上因为它的虚拟性、去权威性。新媒体下,每一个网民都是自媒体。你只需要注册一个用户名、添加一个密码,然后你就享有广泛的言论自由,只要没有诸如发表攻击社会主流价值观念,造成社会市民群体恐慌的言论等不良行为,就不会有人追究责任。这样的去权威性,相当大程度上造成了信息资源的泛滥,产生了大量的“灰色道德”。而对于已经有一定9年义务教育、3至4年高中教育作为道德教育基础的大学生们而言,他们的道德困惑并非是非黑白的选择,并非熟善熟恶的基本道德评价,而是对于“灰色道德”的认识。 大学生群体对社会的认知除了来自学校老师,其最主要的渠道还是新媒体。新媒体以上的特点,造成了网络空间的言论和评论,偏好个体化的道德评判,且颠覆传统权威的道德评判标准。当现实社会中的法律规范、道德约束、社会关系捆绑不被带到虚拟网络中的时候,“经济人”更侧重于保全自己的利益。(所谓“经济人”就是经济学和部分心理学分析中的假设,即假定人思考和行为都是目标理性的,唯一试图获得的经济好处就是物质性补偿的最大化。)

我们通过现实中实地发放调查问卷和网上调查问卷的方式,将大学生群体与网络信息创造的主体进行换位,结果发现:实地调查问卷中52%的大学生群体选择“无论如何都会给老人让座”;43%的大学生选择“会根据身体情况决定是否给老人让座”;而3%的大学生选择“并不会让座,我也需要座位”;2%的大学生群体选择“没人认识我,不会给老人让座”。而网络调查问卷数据则显示:16%的大学生群体选择“无论如何都会给老人让座”;43%的大学生群体选择“会根据身体情况决定是否给老人让座”;31%的大学生群体选择“并不会让座,我也需要座位”;10%的大学生选择“没人认识我,不会给老人让座”。可见虚拟性、去权威性的新媒体下,道德规范的约束显著地缩小着。实际上,那些有一定社会经验且不负责的非学生群体,会借助互联网,趁机向大学生群体宣扬所谓的“社会现实”,这就导致大学生群体出现“法律规范是有漏洞可钻的”侥幸心理,导致他们社会责任感不高、道德观念也受到影响。而接下来进入社会的3到5年里,大学生群体的行为会或多或少的受到这些未成熟、不规范的道德观的影响,进而造成社会的无秩序、犯罪率的上升。

2.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群体的道德情感困境

所谓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道德情感是人们运用社会道德观念,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即关于人的举止、行为、思想、意图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规范而产生的內心感受。如果没有正确道德情感的支撑,即便有了正确的道德认知,其道德行为的行使也很难一直维持正确。很多时候,道德认知不成熟并不可怕,只要不是完全错误,总有一天会得到纠正。真正可怕的应该是道德情感上出了问题。大学生群体虽然已经有了一定的自主性、自律性,但是相较社会成年人群体,大学生的道德观念、道德认知还未完全形成,培养和积极引导大学生的道德情感,有助于大学生进行道德认知,在今后社会实践中做出正确的道德行为选择。道德情感不是自发养成的,它大多诞生于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之后。大学生群体的不成熟性,导致极少数的道德情感可以产生自纯粹的自我认同。相反,一定程度上得到社会他人的认可,会培养和大学生群体的正面的道德情感。

社会认可最直接的反应形式就是道德激励机制。道德激励机制既要包括正面鼓励机制,也要包括负面惩罚机制。而调查显示,新媒体环境一定程度上,在对大学生群体的道德情感产生负面影响。

调查发现:作为新媒体时代最主要的受众群体,大学生群体浏览的网络信息要远远高于其他受众群体。在大量信息充斥下,各路媒体各显神通,为了吸引大学生们的眼球。而新媒体下,因娱乐性、趣味性吸引受众阅读点击的,除了形式上耍花样的“标题党”们,就是自带聚光灯属性的“负面消息”。而在与道德相关的负面消息中,我们很少能看到对于道德行为的鼓励,相反,更多的是对非道德行为的惩罚、主体实施非道德行为之后的后果。如果大学生群体长时间看不到社会对于道德行为的认可,而只能看到社会对于非道德行为的惩罚,他很难对社会的道德规范产生由衷的认同。作为一个社会的规范,能让人产生畏惧,固然有它好的一面,但是作为一个社会的道德规范,仅仅让大学生群体产生对于行为后果的畏惧,其影响能持续多久?长期受到社会道德、舆论约束,青年人的身心又该如何健康发展?

除此之外,新媒体时代下,人们信息传播交流已经脱离了口耳相传的最初阶段。如今,我们更多地依靠互联网络,与社会人进行交流沟通本是道德情感的一大来源,而这无异于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得越来越远。而今大学生的道德情感也越来越冷漠。

3.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群体的道德行为困境

新媒体下,大学生产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困境,造成了多种多样的道德行为困境。这里我们主要分析三个层面的道德行为困境:

①多元道德认知造成

双重社会下的双重行为标准、甚至是多重认知下的多重人格。大学生群体徘徊于网络社会和现实社会之间,现实中对道德的认知和网络中道德认知不尽相同,有时甚至截然相反。因此,大学生群体在现实生活和网络社会中采取两套行为,这就像双重社会下诞生了双重人格。现实生活中,受多元化、不成熟道德认知的影响,大学生群体也可能遇事举棋不定、犹豫不决。这样的情况并非无药可救,毕竟只要问题暴露出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学生群体的不断成熟,他们中很多人在本科毕业之前能在同学、老师、亲属的帮助下解决自己的问题,走出困境。

②社会道德行为失范造成

道德情感和道德认知的脱节,使得大学生群体无法展现天性。长此以往,道德情感对道德认知的不认同有可能导致大学生群体,在现实生活中出现道德行为的失范。这就会表现出道德行为不规范、道德素质低下等情况。这个时候,学校往往会反思源自思想政治的道德教育,但殊不知真正造成大学生素质低下的原因,并非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形式的不妥,而是新媒体环境下的道德情感异化。

③网络道德行为失范造成

新媒体时代的去权威化,使得网络社会没有现实社会中那些身份角色的约束,相较现实社会,网络社会更自由、更无约束。因此,在现实社会中的公共场合,青年会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对待某事件就采取违背自身意愿的正向行为;而到了网络社会中,大学生群体极有可能抛弃了角色身份的约束,在网络上做出个性的发言、叛逆的行为,而这样的行为、言论有可能危害到道德观念未成形的中小学生群体。这种道德情感、情绪上的不认同,导致该问题具有相当程度上的隐藏性。只要这类人的行为、言论没有在法律上给他人造成伤害,相关部门就无从插手介入,人们就无法从直观角度知道谁是言论的发出者、行为的实施者。然而,这样的后果就堆叠累积,最终“借刀杀人”成为新媒体环境下,清理起来最困难的淤泥。

三、针对新媒体时代大学生困境采取何种对策

大学生群体的种种道德行为困境,究其根本,是新媒体造成的道德认知和道德情感困境。针对道德认知困境,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挥作用,学校可以专门开设一门指导学生进行正确道德认知的课程(类似专业课学生开设的“伦理学”),内容不求深,只求教会学生分辨基本的道德认知,可以就“灰色道德”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帮助学生在非对非错中找到最适合的道路;开设心理学课程,帮助学生认识自己,了解人性的弱点;适当的开设“宗教学”“茶道茶艺”为选修课程,培养学生内视自我、对话灵魂的习惯,修身养性、沉淀内敛的品性。让学生在信息冗杂,蜩螗羹沸的新媒体多元信息获取时代平心静气,低调沉静,厚积薄发。针对道德情感的困惑,需要大学生群体主动放下手机,更多地关注与亲人、朋友之间的感情维系,而不是终日与手机电脑为伴;需要有专门的部门来管理新媒体下繁杂的网络信息(不仅仅是保持网络健康,更要推动网络信息多元化条件下的平衡化),这么做不是要限制网络信息渠道、更不是在新媒体下注入政治化元素,进行文化层面的专治统治,而是要做到信息的平衡:正面负面信息的平衡、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平衡、内省和外视的平衡。只有外界信息环境达到平衡状态,大学生内化的信息才有可能达到平衡,大学生道德认知才有可能完善,道德情感、道德行为才有可能达到理想状态。其次,大学生群体应该有一个宣泄的出口,并非完全等同于学校内通常设有的心理健康咨询室,而是道德情感的宣泄室,帮助学生形成平衡的道德情绪、心理状态。再次,大学生群体在多元化的信息下,要想不被扰乱,关键在把握自身。只有提高辨别眼力,才能成功将新媒体下,丰富的信息化为己用。

参考文献:

[1]韩东屏. 论道德困境[J].哲学动态,2011,(11).

[2]赵敏.新媒体视域中的大学生道德教育创新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2.

[3]吴宁宁.论灰色道德[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4).

[4]广西大学文理学院人文学部·解读“新媒体”[J].新闻爱好者,2011,(3).

[5]王珑玲.新媒体时代青年成长的困境与突破[J].中国青年研究,2016,(05).

猜你喜欢
新媒体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