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杨
[摘要]在造字过程中,人们将独特的思维意志注入汉字,使汉字得以反映人思维方式的具象、整体以及辩证等特性。汉字的认知过程又是对大脑思维的训练,使分析综合、类比推理等能力得到不断提高。因此,通过研究“心”部字可以探寻汉字与人思维的关系,即思维方式能够影响汉字,汉字又能促进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心”部字;思维;关系
文字的出现,开启了以思维为特征的新时代,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在世界各国古文字中,唯汉字自商朝至今经历五千年的朝代更迭,亘古流传。本文对“心”部字进行归纳分析,在“心”部字的演变和分类中进行对人思维特征的探寻,并着重研究以“心”部字为代表的汉字与人思维的关系。
一、“心”字的形体演变
甲骨文的“心”字形体,在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甲骨文是表意文字,最具抽象性与概括性。甲骨文的“心”,字形模拟动物心脏。金文的“心”字形体,在甲骨字形的基础上有所增加,模拟了血液在人体循环的图像。小篆的“心”字形体承续晚期金文字形,中间像心脏,外部类似包络。隶书的“心”,以棱角分明、顿挫有力著称,与我们现在使用的简化字形特别接近。楷书的“心”字形体,将泵血器官简化成为一笔,以疏布的三点为意象,表示与血液流动有关。
随着中西文化的大融合,人们对文字处理速度有所要求,为了适应社会节奏和人的心理需求,前人提出了整理汉字的办法:“限定通俗用字在2000汉字左右;减少笔画,第一步采用已有社会基础的简体字,第二步把其它笔画多的字也加以简化。”文字作为一种工具由笔画复杂、写起来费时间的,逐步完善成了笔画简易、省时适用的,在变化和发展中被中国人沿用至今。
二、“心”部字按内在意义分类
由于汉字的简化,现只选取《现代汉语大字典》中常用的包括独体心字在内的259个心部字作为研究对象。由于部分简化字“能指”与“所指”的分离,还有的汉字义符不具备典型性,例如“忽”“怪”等,暂不算在分类之内。
情感类。情感即触景而生的感情及由内心发出的欲望,简单地概括,就是我们所熟知的喜、怒、哀、乐、惧等。表示高兴的有“快、恺、愉”;表示愤怒的有“愤、怒、忿”;表示哀伤的有“悲、忧、悯、怨”;表示恐惧的有“恐、慑、惴”等。此类中表示“忧惧”的字较多,证明当时中国人的心理已存在一定的波动,如“忿”字,从字形看,上半部是“分”,把心分开,也就是要把郁气释放出来,故可推测此字与愤怒有关。
道德类。道德类按意义分为忠、恶两类,表示忠德的有“忠、恭、慎、恕、慈、恩、慧”等;表示低劣的品德或性格的有“慢、怠、懈、恶、忌、懦”等。这一类中所占比例较大的是“忠德”,“恕”反应了古人尊崇克己复礼,追求仁义道德、诚敬谦和的忠贞品德。与之相反,人们对“恶德”的憎恶也可见一斑,“忌”表示心里只有自己,过分的自信变成一种傲慢的自负,这种丝毫容不下别人有所专长,见不得别人优秀的情感就是妒忌。
感觉类。感觉是一种由外界刺激引发的心理活动,人们根据不同的心理反映,相应地采取行动来应对外界情况。我们将其分为心之感受、情之貌有感、心感而动三类。表示心之感受的有“恬、恋、悸、惩、悍、忍、悔、惜、悼、忑”;情之貌有感是指产生的感觉溢于言表,包括“怡、愉、惧、惑、惩”等;第三类心感而动是指由心中之感而采取的行动例如“忻、惕、悸、慑、恐”等。其中“心之感受”的数目最多,说明中国人的内心有太多微妙的感受。“慎”的右半部“真”取真实,本原之义,心至真至善,对待任何事物都至诚至敬,所以,这个字的字典解释为谨慎、慎重。思想类。思想类的字包括“志、意、念、慧、悟、情、愚、憬”等,这类字一般表示意愿和思想、愚钝和智慧。纵观前三类,表示情感的字范围很广,表示感觉的字最多,而这类词描摹的皆是最细小的内心感受,比如“志”是志愿、志向的意思,“志”的古意是“心之所向”,我们先看上半部,“士”出征打仗一定要一鼓作气,士兵要有势气,部队要有军魂,他们的目标一致。这类汉字反映出中国人独特的抽象思维能力。
三、“心”部字与人思维之间的关系
1.从“心”部字看思维方式
(1)具象性思维。早期的文字符号与实体形象基本吻合,人们习惯将它理解为标记人体器官的符号,这是大脑对“心”这个器官产生的反映、加工再创造的结果。只要具有着共同文化背景的人群一见到符号就能明白其指代的意义,这种以形体来解释意义的方法实用性很强,人们可以借助于物象化的形体来表达思想感情。随着历史的推演,汉字的图画性变得更强,不仅在间架结构上做了审美调整,还将复杂偏旁简易化,渐渐地,字形与所描述的对象不尽吻合。但在上文提到的按内在意義分类的心部字中,我们发现表示同一类意义的事物往往有着相同的偏旁部首。汉字中与情绪、道德、思想、感觉有关的字,大多都与“心”有关,如思、想、念、愁、志、愿、慕、忧、怜、情等,这些字在归类整合中,无论做为偏旁的“心”字形发生变体,还是位置发生变化,基础都是依据古人认为是“官之思”思维的器官——心脏。思维能巧妙地化抽象为形象,汉字成为抽象情结的一个缩影。汉字字形既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形态,又是一种主观之意的载体,它使主观之意有形可寻,由此又造就了“形”对“意”的模仿、象征。随着科学技术的更新,这种化抽象为具象的思维方式也对后世的诗歌、绘画、书法、音乐、戏曲等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整体性思维。汉字作为连接二维空间的重要符号,使声音和意义有了表象。一个“心”部字,以及这个字所组成的词,组合之后构成的语法系统成为整个社会都必须遵守的规范。西方主张“天人相分”,中国人追求的最高境界是“物我合一”。八卦衍生、五行生克等整体结构模式,反映出自然界乃至人类社会的一切事物的共同性,整体思维贯穿中华文化始终。以“愁”字为例,“愁”取忧愁、忧虑之意,为什么忧伤的心情会与秋天有关?其实,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五行思想中,秋对应的是金,古人有鸣金收鼓,意味着鸣金的声音能促使士兵收敛士气,所以以前从故宫出战的兵马都要从安定门而出,从德胜门而归,西方的宣武门也只能走刑车,秋之西方有肃杀之气。秋上心头,叫人如何不忧伤。古人总能提炼自然之理的精华,赋予汉字通感天地的灵气,达到字人合一的境界。
(3)辩证性思维。在汉字的书写过程中,上下结构的字往往强调下面的部首要长于上面的字,如恩惠的“恩”,表示呼吸时进出气息的“息”,下面的心字体均要长于上面的字。而在左右结构的字中,表意较弱的偏旁符号更是不喧宾夺主,往往形体较小,如表示悔恨、后悔的“悔”,表示哀伤、可惜的“惜”等。在一个合体字中,结构部件有长有短,有消有长,最终合二为一,构成了一个完美的方块文字。中国人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结合在汉字上得到和谐的统一,中国人认为“觉”是一个以身体之、以血验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悟”是思考方式,觉悟成了人品德提升的循环系统。在一些阴与阳、刚与柔、整体与局部等看似对立的事物中,中国人往往选择一分为二、合二为一的方式来着眼认识和把握事物,这就是思维的辩证性。
2.从“心”部字看思维方式的发展
汉字具有形象性,甲骨文就是反映事物客观特征的象形思维的代表性产物。汉字提供给人的是一种视觉形象,这种直观性使得一个个汉字和人脑在使用中同事物之间建立特有联系,也就是说文字可以直接唤起的心理意象,促进了形象思维的发展。汉字的形成就是观物、取象、比类、体道的过程,细致入微的笔画之所以能揭示人与自然间的复杂关系,皆是通过人类的仰观俯察,取意赋形。人们通过类比推理,对知识进行迁移和整合,便能领悟汉字内涵之精髓所在。由此,我们可以推断,汉字学习对于综合操作、类比推理思维的发展同样起到积极的作用。
综上,汉字经过不断演化沿用至今,形成今天成熟方正的简化汉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着重进行字形演变和词义的讲解,引导学生从字形拆分进而理解词义,从而使学生具象、整体以及辩证性思维将得到训练,分析综合、类比推理等能力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罗志翔 .《说文》“心”部字研究及溯源[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文学院,2012.
[2]叶蜚声.语言学纲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李泽厚.新版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