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体育大学 北京 100084)
全国体育教育专业基本功大赛从1997年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六届,大赛的举办对体育教育行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为了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提高湖南省体育教育专业的办学水平和学生的整体素质,湖南省教育厅于2011年9月首次举办了“湖南省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目前湖南省已成功举办4届基本功大赛,各高校均认可该赛事的价值,并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
全国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以下简称“基本功大赛”)是教育部为积极适应基础教育改革需要,检验高等院校体育教学专业办学质量而开展的一项带有评估性质的教学类竞赛[1]。湖南省举办基本功大赛主要目的是对各高校的体育教育专业的办学进行检查和评估,旨在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提高湖南省各高校的体育教育专业的办学质量和学生专业素养,为湖南省各高校提供一个相互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以促进湖南省体育教育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大赛自举办以来一直以成绩定名次和胜负,未脱离竞技化“传统模式”的约束,与办赛初衷相背离。此外,大赛举办的后期效应较差,就举办单位来说,大赛以颁奖仪式结束而告终,没有针对大赛举办过程的不足和出现的问题做出总结和反思,也没有对比赛成绩做出分析。就参赛单位来说,各高校参赛均以获得奖项取得名次为目的,并没有针对本校在参赛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比赛成绩做出总结和反思,提出解决方案和建议。比赛结束对参赛学生来说,只意味着该阶段的“任务”完成,并没有对自己在比赛中表现和成绩进行反思,以及做出返校后提高自身基本功和综合素质的规划,大赛并没有没有真正起到“以赛促建”的作用。
体育教育专业基本功大赛是体育教育专业必须掌握的基本的知识和技能的比赛,那么基本功大赛设置的项目应该正确反映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未来从事体育教师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2]。湖南省基本功大赛与全国基本功大赛的的竞赛规程大致相似,分为基础理论类和运动技能类,也存在一些差异。
在《2017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基本功大赛竞赛规程》的通知中,规定竞赛内容仍分为基础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两大部分。通过对以往研究表明基本功大赛项目设置的实际情况令人担忧:首先大多数理论基础知识仅检测死记硬背的知识,难检测学生的应用能力;英语和计算机操作的比赛内容是针对所有专业的公共内容,并没有反映出体育教学中如何运用英语和计算机的能力,不具备体育特色。其次,在运动技能比赛方面,大赛项目仅反映出学生掌握项目的技能水平高低。结合体育教师实际工作情况,大赛最主要的是对教学能力的考察,如具有良好的备课能力、教学组织和教学设计能力等,同时还应具备运用口令、讲解和示范、调动学生积极性和课堂教学组织的能力等,而恰恰这些没有在比赛中得到反映。专业技术项目内容设置不合理,重“技”轻“能”现象明显。
第一,学科课程考试与应试教育无明显区别。专业基础理论综
合竞赛办法及积分以本科体育教育专业基础理论《运动生理学》、《学校体育学》以及体育政策法规和近一年的体育时事为主要内容设置一份综合考卷(满分200分),进行闭卷考试,5人参加笔试。英语竞赛实行闭卷考试,总分60分,考试内容以《大学英语》第二册为主,5人参加笔试,以其得分和排定各校名次。计算机竞赛采用上机操作,主要以等级考试B windows版规定内容为主,总分40分,5人参加上机。竞赛内容对体育专业学生的基本功的提高具有一定作用,但基本功大赛的竞赛方式都以考试的积分和比赛的积分来评定名次和奖项。考试的内容大都是识记的知识,这些竞赛办法和积分都在体现着应试教育的模子。
表1 基础理论知识成绩名次积分表(注:该表以前5名为例,以此类推得分)
第二,技术项目比赛测评与竞技体育比赛基本类同。由表1可见,田径4×100m接力各队由4人参加,3男1女,按照比赛名次依次获得积分。篮球竞赛内容为基本技术的组合,5人参加比赛,按照各队最后的计时总成绩排定名次获得积分。足球竞赛内容为基本技术及组合技术,5人参赛,按照全队定点踢球总得分和计时绕杆踢球计时总成绩来排定各高校名次。三项竞赛得分总和确定运动竞技类的比赛名次。竞技体育以攀登运动技术的高峰和创造优异运动成绩为主要目的的竞赛过程。基本功大赛的竞赛模式和竞技体育的比赛方式基本类同,以获得名次和得奖为目标,以“速度,准度”来评定成绩,而没有技术动作评价。基本功大赛的比赛项目、内容及形式的设计,应在明确专业培养与专业发展方向的同时,重点突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提高社会竞争力的基础上,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比赛的导向作用。
湖南省开设本科体育教育专业的普通高等学校都需参加2015年湖南省体育教育专业基本功大赛(承办单位湖南师范大学除外)。在报名会议上,在各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2012级学生名单中,随机抽取7名学生(男生5名,女生2名),最终由参赛学校从中确定5名参赛学生(男生4名,女生1名)。基本功大赛的参赛者均为体育教育专业大三学生,三年的学习各项课程基本已经修完,基本功也基本具备,因而以大三学生为参加者是正确的,但是抽取的参赛样本太小,不能反映各高校的全貌。
基本功大赛的目的是检查、评估体育教育专业教学的质量,如果通过集训使参赛的5名学生的成绩提高了,不能说明整个教学质量的提高。短期集训,每个学校的投入一样,无论是在人力、物力方面投入都是大开销,投入的师资力量,集训期间发放的补贴,虽然集训时间短,但参赛学生的基本功的综合素质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然而没有参加比赛的学生和参赛的学生之间就存在一定的差距。基本功大赛最主要的是要检查和评估各高校的教学质量和水平,经过这样的的集训,学生的基本功与原来的基本功已有差距,虽然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但很难评价各高校的教学质量和学生水平,也与教育公平的原则相背离。
1.大赛举办应以举办初衷为导向,通过比赛真正达到检查和评估各高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目的。赛后,举办单位应及时针对比赛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做出总结,并提出解决方案和建议,以促进基本功大赛举办机制不断完善;各高校应针对本校在比赛中成绩和不足做出分析和总结,反馈给学校,通过课程调整等方式促进学生基本功的提高;学生应严格要求自己,通过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知识、技术和能力,为日后成为一名合格体育教师奠定基础。
2.在基础理论知识方面,改变理论知识的考试方式,可以主客观考试相结合。如可以在原有项目的基础上增加《教育学》、《中小学生教材教法》等学科的考核。同时可适当的减少运动生理学和体育时事政策和法规的知识,删减英语理论知识和计算机传统的上机考试,以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为主。在运动技能项目类,仍以三大球为主要项目,可增设体操项目,体操中的口令运用、队列队形变化等对学生基本功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3.关于参赛学生的抽取,可在赛前随机抽取,适当加大样本,如由主办学校随机在各校抽取50名学生,在参赛会议上参赛学校确定25预报名单,20名学生(17男3女)参赛。
4.基本功大赛要体现客观、公平性,赛前3-5天抽签确定名单,避免临时集训,为体现基本功大赛的正面效应,各参赛学校应重视平时的教学、训练管理。可开展各种形式的练兵活动,如开展讲课比赛、PPT授课竞赛、体操基本功比赛、优秀教案大评比等活动,全面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要,为地方发展输送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