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感染的临床分析

2018-07-20 02:04麦春华龙群峰
世界复合医学 2018年1期
关键词:感染率病原菌直肠癌

麦春华,龙群峰

广西河池市中医医院外一科,广西河池 547000

结直肠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临床上通常采用结直肠癌切除术的方法进行治疗,不过,据了解,通常情况下,对结直肠癌患者实施手术后的感染率非常高,结直肠癌术后感染对手术治疗效果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为了降低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率,该文对2006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的398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感染的发生率、病原菌特点和手术治疗效果进行简要的探究和分析[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该院收治的所有结直肠癌患者中选取其中的398例作为该次观察研究对象,这398例患者均自愿参与该次试验研究,且签订了知情同意书。将这39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两组各199例;在观察组的199例患者当中,有127例男性,72例女性,患者的年龄在20~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68±10.36)岁;在对照组的 199例患者当中,男性患者有106例,女性患者有93例,年龄在20~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27±11.21)岁。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结直肠癌术后感染的诊断标准:按照卫生部2001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当中的感染进行评估,手术感染包括表浅手术切口感染和深部手术切口感染两种,其中表浅手术切口感染:表浅切口出现红肿、发热、疼痛或者分泌脓性分泌物经临床医生诊断的表浅切口感染[2]。深部手术切口感染:从患者的深部切口穿刺抽到脓液或者引流液呈脓性状,深部切口发生自然裂开或者由外科医生打开的切口处存在脓性分泌物,或者患者发热超过38.5℃,局部具有疼痛或者压痛的记录判定为深部手术切口感染[3]。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对照组的199例患者采用常规开腹手术的方式进行结直肠癌手术治疗,具体的手术治疗方法为:对患者进行术前的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后,根据患者病情的具体情况和合适的体位进行手术,手术时,在患者的腹部做一个切口,然后依次切开腹腔,按照结直肠癌术的常规开腹手术规范进行手术操作,切除病灶及其周围的相关组织和淋巴结结后,采用生理盐水对腹腔进行反复冲洗,确认腹腔内没有残留物时,对手术切口进行电凝止血后,从内到外依次缝合手术切口,术后给予常规抗生素进行抗感染预防[4]。

1.3.2 观察组 观察组的199例患者采用腹腔镜结直肠癌术的方法进行治疗,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术的具体操作如下所示: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状况和机体状况进行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后,进行气管插管,在患者肚脐的下缘处做一个切口,并插入气腹针,建立人工气腹,气腹的压力控制在11~13 mmHg之间,置入腹腔镜镜头,通过腹腔镜对患者的腹腔进行探查确立肿块的位置和腹腔内的脏器情况以后用超声刀先将直肠两侧的腹膜和系膜游离,后在肛门齿状线上大约5 mm处切开直肠粘膜,将其下拖并向上将直肠粘膜进行分离后,切断直肠肌鞘,行全直肠系膜切除,将肠系膜下动脉和骶前和直肠周围的疏松组织进行游离,将淋巴结清除掉,确保正常的结肠和直肠粘膜齿状线上的上切边缘完全吻合后,进行缝合,并冲洗腹腔,组成关腹[8]。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感染发生率、治疗效果以及术后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治疗效果判定如下:显效:疾病的临床症状和术后感染患者的感染情况基本消失,手术切口基本愈合;有效:患者的手术切口有显著改善,疾病的临床症状显著减轻;无效:患者疾病的临床症状没有明显的好转甚至加重[9]。

1.5 统计方法

该文所有数据用 SPSS 13.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

2 结果

2.1 术后感染

两组患者的术后感染率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患者的术后感染率[n(%)]

2.2 病原菌分布情况

在该次的398例患者中,一共有63例患者发生了术后感染,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感染有17例,术后感染率为8.54%,对照组患者的术后感染有46例,术后感染率为23.12%。对这63例术后感染患者进行病原菌培养和分析后发现,一共检出296株病原菌,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大肠埃希菌占所有病原菌的44.26%,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这63例患者术后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见表2。

表2 这63例患者术后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

2.3 临床治疗效果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n(%)]

3 讨论

结直肠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之一,早中期的结直肠癌通常所用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据了解,对结直肠癌进行早期的诊断和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的生命[11]。结直肠癌术是临床上常见的外科手术,在结直肠癌术后并发症当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就是术后感染,结直肠癌术后感染的发生对患者结直肠癌的手术治疗效果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12]。

从结直肠癌手术的术后感染情况来看,之所以行结直肠癌手术后患者容易产生术后感染,一方面是结直肠癌手术操作属于侵入性操作,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出血、失液、皮肤黏膜的屏障被破坏等,另一方面是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本身因为结直肠癌疾病的影响导致患者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都显著下降。在这两种基础因素的影响下容易发生术后感染[13]。

从上述结果中可以看出,在该次的63例术后感染患者中,一共培养出296株病原菌,其中以大肠埃希菌所占比率最多,达44.26%,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有12.5%,粪肠球菌有9.46%。

该次对2006年10月—2016年10月的398例结直肠癌术患者进行分析,通过两种不同的结直肠癌手术方式发现,不同的手术方式导致患者在术后发生的感染率也各不相同,其表浅切口感染率为13.57%,深部手术切口的感染率为9.55%,总术后感染为23.12%;对观察组的199例患者给予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术,其表浅切口感染率为5.02%,深部手术切口感染率为3.52%,总术后感染率为8.54%,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传统开腹术的术后感染。在同类研究中,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术的总术后感染率为7.94%,与该次观察组的总术后感染率基本一致。

经过探究和分析发现,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切口的感染与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的拔管时间、手术造口、患者的血糖水平等有关[14-15]。

从上述结果中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结直肠癌手术效果为90.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89%,观察组患者的结直肠癌手术效果比对照组高12.06%。在同类研究中,腹腔镜下结直肠癌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为93.21%,与该次研究结果总观察组的临床疗效较为接近。

综上所述,术后感染的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为主,对结直肠癌患者行结直肠癌术后,给予有效的预防,能够显著提高结直肠癌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临床推广的意义和价值。

猜你喜欢
感染率病原菌直肠癌
杧果采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研究
英国:55岁以上更易染疫
48 353例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分析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多重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6种常见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
腹腔镜下直肠癌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观察
BED-CEIA方法估算2013年河南省高危人群的HIV-1新发感染率
COXⅠ和COX Ⅲ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降低口腔癌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
盆腔炎性疾病病原菌的分布特征与治疗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