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化护理对小儿川崎病的效果分析

2018-07-20 02:04花文秀
世界复合医学 2018年1期
关键词:川崎依从性病情

花文秀

小儿川崎病(KD)又称为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全身血管炎性病变,表现为急性发热性出疹。该病多在小儿时期发病,发病多与感染、免疫异常有关,近年来发病呈上升趋势,约30%的患儿会并发心肌损害,严重者甚至发生冠状动脉破裂、梗死,引起猝死[1]。因此,临床对该病的防治十分重视,早期控制病情发展,全面改善预后,降低并发症,是临床治疗的关键。但小儿的治疗较为特殊,其对病情的描述能力较差,且治疗依从性不高,给临床的医护带来了较大难度[2]。对于该病的护理,不光要注重整体护理,更应关注细节性护理,以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促进护理效果的发挥。该研究进一步分析2014年3月—2017年6月该院儿科对细节化护理的52例小儿川崎病的效果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在该院儿科治疗的52例小儿川崎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6例,男15例,女11例,年龄6个月~9岁,平均年龄(5.2±2.3)岁,病程 3~10 d;对照组 26 例,男14例,女 12例,年龄 8个月~10岁,平均年龄(5.9±2.5)岁,病程2~8 d;所有患儿均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中川崎病诊断标准;其中,皮疹和淋巴肿大34例、结膜充血18例、口唇发红皲裂26例;排除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有造血系统原发性疾病者;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临床表现、严重程度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给予基础病情护理和统一疾病宣教。观察组采用细节化护理:①心理护理。患儿入院后多会对陌生环境表现出害怕、不安等情绪,容易哭闹,甚至排斥医护人员,在这种情况下护理人员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患儿亲切交流,鼓励患儿主动配合治疗,对患儿的表现给予充分的表扬,使患儿逐渐适应环境,并认识到配合护理工作对治疗的重要性;积极向患儿家长讲解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注意事项,普及相关疾病知识,联合家长积极做好患儿的情绪抚慰及治疗讲解,使患儿能够理解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配合治疗;在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患儿情绪变化,对情绪变化及时做出安慰,形成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儿对护理人员的工作产生信赖感[3]。②发热护理。该病急性期多有发热表现,患儿体温高于38.5℃时给予退热贴、冰枕等以物理降温,若物理降温效果不佳则通知医生给予药物降温,护理人员应每4 h为患儿测量1次体温,绘制体温单,指导患儿卧床休息,退热时,若患儿出汗较多应及时给予温水擦浴,并勤换衣物,避免汗出后受凉加重病情;鼓励患儿多饮水,若饮水较少者适当给予静脉补液;保持患儿病房的通风,每周至少消毒2次,减少医源性感染几率[4]。③口腔和皮肤黏膜护理。患儿发病后会有口腔及咽部黏膜充血情况,护理人员应每日给予口腔护理,可用生理盐水漱口,或使用碳酸氢钠溶液清洗口腔,嘴唇干裂者给予消毒石蜡油涂抹;嘱咐患儿家长多给患儿饮水,以保持口腔湿润,口腔感染发生;密切观察患儿皮肤有无红斑或硬性水肿,应及时将患儿指甲剪干净,避免其搔抓皮损,每天清洁皮肤,防止皮肤出血及交叉感染[5]。④用药护理。该病需要服用阿司匹林,可能会对患儿的肠道和胃黏膜产生强烈的刺激,用药后应密切观察患儿有无恶心、呕吐、大便性质有无改变,防止出现药物性溃疡;为患儿输注丙种球蛋白时要认真检查,确保质量合格,若有未用完的药物应果断丢弃[6]。⑤并发症护理。心血管系统并发症是该病最为严重的并发症,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患儿生命体征变化,每4 h检测1次心率,若发现有收缩期杂音、心音低钝或者心率增快等情况出现,应警惕心脏损害,及时进行心电图检查,以明确病情;若患儿有心悸乏力、头晕胸闷等情况应立即通知医生;若患儿出现面色苍白、冒冷汗、焦躁不安,应防止心绞痛发生;若患儿出现呕吐、剧烈哭叫,应防止急性心肌梗死发生;输液时应严格控制滴速,以免增加心脏负担,减少输液不适发生[7-8]。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儿治愈率、退热时间、住院时间、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统计有无冠状动脉狭窄、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并发症发生;护理前后检测白细胞计数、CRP水平,评价炎症改善情况;统计患儿护理满意率和护理依从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 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护理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愈率、退热时间、住院时间、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观察组治愈率为100.00%,对照组为8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8,P<0.05)。

表1 两组患儿护理效果比较(x±s)

2.2 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冠状动脉狭窄、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2.3 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炎症水平比较

观察组护理后白细胞计数、CR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护理前后炎症水平比较(x±s)

2.4 两组患儿护理满意率和护理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率及护理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儿护理满意率和治疗依从性比较[n(%)]

3 讨论

小儿川崎病是一种血管炎综合征,以小儿发病最为多见,出现持续发热症状,伴有皮肤、黏膜、淋巴结损害。该病最大的危害是冠状动脉损害,可引发冠脉狭窄、心肌供血不足、急性心肌梗死等严重心血管疾病,甚至造成猝死。临床研究显示,发热持续时间、患儿的年龄、临床治疗方法及病程等是,小儿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临床对本病的治疗十分重视,应根据病情变化制定针对性的护理策略,以防冠状动脉并发症的发生,防止重大并发症发生,改善预后。

由于小儿川崎病极易发生心血管损伤,临床护理针对性及细节化处理尤其重要,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将危险隐患降至最低,提升治疗效果。该研究针对患儿的身心特点制定细节化护理策略,制定规范化的护理标准,优化护理流程,合理使用医疗资源,特别针对并发症给予预防性护理,从而大大提高了护理的有效性,提升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促进患儿病情的早期缓解,减少危急重证的发生率,改善预后[9]。首先针对患儿心理脆弱、敏感的特点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减轻患儿及家属心理负担,提升治疗依从性;其次,针对小二川崎病特有的症状进行护理,给予物理降温、口腔护理、用药护理等,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促进症状的快速缓解;再者,严密监视并发症情况,增加心脏检查次数,密切观察症状及体征变化,一旦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处理,以最大限度减轻并发症损害。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愈率、退热时间、住院时间、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冠状动脉狭窄、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白细胞计数、CR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及护理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证明细节化护理对小儿川崎病有确切的护理效果,一方面有效缓解了患儿及家长的心理压力,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另一方面增进了护患间的信任和理解,提高了家长对疾病的认知度,促进患儿病情的早期缓解,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罗华[10]研究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且观察组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认为舒适护理增加了临床治疗效果,有效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儿健康知识掌握率和护理满意度,有利于营造良好护患关系,保障了患儿的生命安全,与该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细节化护理对小儿川崎病的护理效果确切,临床一旦确诊,需较长治疗时间,因此做好患儿及家属的心理抚慰,并配合各项症状及并发症护理对病情的治疗有重要意义,临床应进一步开展细节化护理,以促进小儿川崎病预后的改善。

猜你喜欢
川崎依从性病情
微软进军“工业元宇宙” 川崎要用HoloLens设备制造机器人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川崎病的研究概况及诊断治疗进展
伴急腹症的川崎病儿童临床分析4例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