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核心素养培育的现实意义

2018-07-19 16:07季平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年4期
关键词:现实意义培育核心素养

季平

摘要:基于2016年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明晰核心素养育人目标与党的教育方针、素质教育要求的关系,既有助于深入理解核心素养培育的时代背景与现实意义,也成为当前落实“四个全面”要求的重要选题。具体来说,推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是对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落实;推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是对素质教育的深化发展;推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突破。

关键词: 核心素养;培育;现实意义

随着教育部专家组于2016年9月正式发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体系和内容,核心素养作为新形势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发挥着承上启下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即上承国家教育方针的总体宏观要求,全面体现其根本性质和育人目标;下启基于中国特色的教育教学实践,着力引领课程教学实施与评价改革,从中观层面深入回答 “立什么德、树什么人”和“如何立德、如何树人”等根本问题。可见,如何基于16年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明晰核心素养育人目标与党的教育方针、素质教育要求的关系,既有助于深入理解核心素养培育的时代背景与现实意义,也成为当前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和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简称“四个全面” )的重要选题。

一、推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是对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落实

(一)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历来重视对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培养

回顾党和国家在教育方针政策上的发展变化,从1957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提出“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到1995年《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基于社会发展需求对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明确指向和要求。21世纪以来,信息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社会经济运作模式和人类社会生活带来了深刻变化,为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和国民素质,强化核心竟争力,党的“十八大”又明确提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由此可见,关于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问题,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体现出鲜明的一以贯之的特征:一是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维护社会主义利益,为社会主义服务;二是对人才培养要求上始终坚持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三是在人才培养内涵和内容上虽然没有明确提出“核心素養”的概念,但始终注重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并不断丰富和优化其培养目标。

(二)核心素养育人目标及体系建构是新时期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抓手

一方面,核心素养体现了新时期党和国家的育人目标。2014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要“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并将核心素养体系的建构与培养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性地位。由此可见,核心素养的培育和落实就是要改变当前人才培养和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可以说,核心素养育人目标及框架体系基于“全面发展的人”的价值追求,突出强调培养有高尚精神追求、有生活品质、有责任担当的人,既是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要求的时代解读,也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中国当代教育实践中的具体化应用,必然成为新时期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抓手和有效载体。

另一方面,核心素养增强了党的教育方针的实践指导意义。教育方针作为党和国家对教育发展的总体宏观要求,其内容通过核心素养育人目标及框架体系的具体化解读和转化,有助于广大教育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性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进一步明晰我国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重点领域和主攻方向,从而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充分遵循、科学践行。

二、推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是对素质教育的深化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中指出,要“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再一次在国家层面文件中提出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从1994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首次使用“素质教育”一词,纵观素质教育的发展历程,始终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及对人才培养需求的时代脉博,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国民素质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核心素养育人目标是对素质教育的延续与坚守

从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到21世纪初,面对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对人才质量标准及培养模式的挑战,基于“应试教育”的功利性取向和学生学业负担仍较繁重的现实,素质教育开始朝着回归教育本质的方向发展。为此,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可见,“立德树人”成为新时期素质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而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研制与发布,则进一步为素质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明确了基本内容、细化了具体要求。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育人目标与素质教育在发展方向、价值追求和教育理念上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和紧密的关联性。核心素养育人目标对素质教育内涵的具体化阐释,不仅有助于全面把握素质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及要求,而且为素质教育发展提供了目标指向和内容载体,增强了其实践落地的应用性与可操作性。可以说,素质教育已经走到了推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新阶段。

(二)核心素养育人目标是对素质教育的深化与发展

回首素质教育20余年的探索历程,虽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当前学生也逐渐表现出身体素质滑坡、适应社会能力不强、实践和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背离了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宗旨。究其原因,一是素质教育中“素质”概念的高度抽象性导致其在具体实践中面临着目标模糊、操作性不强、效果达成不明显的困境。二是受我国传统“学而优则仕”观念带来的全社会都在片面追求“考试分数”的负面影响,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尚未建立和形成,导致“应试教育”在急功近利的现实大环境中仍大行其道,难以真正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这不仅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制约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且偏离了素质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发展方向。

基于此,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及框架体系的建立就是要着力破解素质教育内涵过宽、操作性不强、质量评价标准缺乏等“瓶径”问题,推进素质教育真正“落地生根”。一方面,素养更强调后天培养和可教、可学、可测评的内涵特质,有助于将学生素养发展置于学校教育和课程实施的核心地位,推进素质教育“以学生发展为本”理念的具体化落实。另一方面,核心素养育人目标的培育与发展也需要基于多年来基层学校和教师在素质教育实践中取得的丰硕成果,在核心素养框架体系指导下,着眼于素养的可塑性发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走向“注重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三、推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突破

回顾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16年的发展历程,在课程目标确立与达成、三级课程建设及管理、教与学方式转变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创造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越来越将课程改革的目标指向了学生的素养发展和能力提升,尤其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提出,更加明确了课程改革的方向和要求。可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统一体。一方面,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新形势下落实核心素养育人目标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思考、价值启示和经验基础;另一方面,构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推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则为新时期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打开了突破口,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引领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一)问题反思

新课程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变革。面对新课程改革第二个“十年”发展进程的挑战,有必要反思16年来课改实践中暴露出的问题,有的放矢地予以研究和解决。

一是广大教师从观念到行动的转变还须不断深化。虽然大多数教师能够认同并主动践行新课改“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要求,但其观念的转变还不足以促使新理念转化为自觉意识与行为习惯。一方面,许多教师仍习惯于固守学科本位思想,过于强化知识教学,而忽视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成长需求,其育人观念的转变及全程育人、学段育人、跨学科育人的水平还需不断提高;另一方面,许多教师的课程规划与实施意识淡薄,缺乏从课程的视角统领教学内容、方式及评价的能力,导致在教学实践中墨守成规,难以转变。

二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须不断增强。由于我国现行中小学课程標准缺乏明确的素养内涵界定和系统阐述,对跨学科素养的培养相对忽视,不同学段目标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导致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存在目标确立宽泛、达成度模糊及形式化倾向突出等问题。虽然我们欣喜地看到广大教师实施有效教学,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有益探索,但也存在着许多在实践中走了样的形式化表现,如教学活动有形式无体验、合作学习有形式无内涵、探究学习有形式无实质等,虽然课堂气氛活跃了,但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三是考试评价的“指挥棒效应”还须根本性扭转。回首新课程改革历程,虽然国家一直关注中、高考改革与新课改的同步推进,并下发多项“减负令”要求,但“考什么,学什么”的“指挥棒效应”仍然制约着当前中小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步伐。虽然综合素质评价已纳入中高考的评价体系,并且有部分省、市、校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探索,但其“软挂勾”的现实要求导致其在“培养什么样的人”的导向作用发挥还显不足,在实践中也存在着操作性差、形式化、表面化倾向严重等问题,急需真正“落地生根”,以实现对新课程改革的积极引导与支持。

四是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与发展还须不断推进。实践表明,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期待和现实挑战最终都将指向教师群体。虽然新课改以来广大教师已参加了各级各类培训学习活动,基于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业引领的校本教研活动也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有效途径和制度保障,但从我国现有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状况来看,其专业素养的提升与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如集中培训如何基于一线教师的需求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问题,校本教研活动如何突出“校本特色”改变形式单一、主体倒置、专业支持不足、组织推进乏力和成果层次不高等问题,都需集合多方力量进行破解。

(二)改进策略

一要建构基于核心素养要求的课程标准体系及质量标准。针对现行课程标准过于强调学科知识导向,而在育人目标及表现标准方面要求不明晰的问题,需以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为指向,精选重点知识,突出关键能力和核心品格要求,修订完善现行课程标准内容,以进一步厘清新课程改革的育人要求和质量标准,引导教师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使考试评价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新时期的人才培养要求。

二要强化基于核心素养要求的学校课程规划与建设。各中小学校须在核心素养育人目标指引下,基于学校发展传统和办学特色,有机整合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内容和结构,整体建构体现学校办学理念和育人风格的校本化课程体系,从课程规划与建设的视角确保核心素养育人目标的科学化落实。

三要深化基于核心素养要求的课堂教学改革。在现行课程标准尚未修订完善的背景下,各中小学校须深刻领会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及本质要求,梳理学科内、学科间及校内外教学资源,通过单元式、主题化教学设计整合教学内容,建构新时期体现学段街接、学科关联要求的课堂教学内容体系。须准确把握现代课堂教学的走向和趋势,探索“互联网+”和大数据背景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实践路径的创新策略,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

四要推进基于核心素养要求的教师专业素养提升与发展。实践表明,变革就意味着教师采用新教材,学校和课堂组织的改变,教师角色和行为的改变,教师知识和理解的改变,以及教师价值观和信念的改变。为此,在进一步明晰新时期教师专业素养构成及要求的基础上,各中小学校须以校本研修为依托,以规范教学管理要求为保障,引领教师养成自主学习和勤于实践反思的良好习惯,学会质疑自身教学惯性行为背后的教育信念与思维模式,并能够关注实践反思后的问题解决与行动跟进,以不断提升广大教师适应核心素养要求的课程规划、开发与实施能力。

参考文献:

[1]谢凡,陈锁明.聚焦教师核心素养 勾勒“未来教师”新形象[J].中小学管理,2016(11):35.

[2] 柳夕浪.从“素质”到“核心素养”[J].教育科学研究,2014(3):8.

[3]刘月霞,马云鹏.我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特征、条件与实施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15(1):65.

编辑/岳凤

猜你喜欢
现实意义培育核心素养
村志在乡村文化承传中的现实意义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怦然心动》的情感与现实意义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思索《鲵鱼之乱》生态危机的现实意义
浅谈对台文化统战的现实意义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