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忠,苏欣颖,李俊生,黄立坤
摘要: 培养满足环保行业实际需求的工程创新型人才是环境工程专业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键,产学研用结合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文章以哈尔滨商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为例,探索研究了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科研项目训练、校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课程体系改革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新模式,为地方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建设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环境工程;課程体系;产学研用; 创新人才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国家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要求逐步提高,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强。高校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场所,在培养学生创新理念和创新实践能力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深入探索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对于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产学研用合作教育就是充分利用学校、企业和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的教育形式,是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经过多年的产学研合作实践,国内高校在产学研用合作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上开展了广泛的研究,涉及理科、工科、文科、医学、农学等不同学科门类,涵盖了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等不同教育层次。不同类型学校和专业对产学研用合作教育的侧重点不同,其人才培养模式也会有所差异,以哈尔滨商业大学环境工程为例,对本专业开展创新人才实践研究进行了总结,建立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为工科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一、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建立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环境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是指导本专业学生学习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材料。近年来我们在学校和学院的支持下,通过与企业合作,进行了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模式进行了新的探索。
通过校外走访和问卷调查,充分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知识结构、能力、素质等方面的要求,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充足的依据,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保障。
紧紧围绕培养创新能力这一核心进行教学模式的改革,通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重点调整实践教学内容,加大综合性实验、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的比例,确保了实习、实训时间,各类实践教学环节累计学分约占总学分的30%。
在产学研用背景下,人才培养方案中增设学生必须获得的创新学。必修创新学分可通过参与创业基础、专业前沿讲座、科研与生产实践、创新创业实践、学科专业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等课程获得,必修创新学分的设立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加大产学研用合作师资队伍建设,强化人才服务能力
师资的配备和能力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因此,必须抓好教师队伍的建设,为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利用国家、省和学校对教师培训的政策。近年来我们选派3位教师去美国和英国进行访问和交流,选派1名教师去清华大学环境学院进行业务培训,有3名教师在职攻读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和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博士学位,通过进修、培训和深层次学习,学习和了解了先进教学模式和学科前沿,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创新意识和讲课水平,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了师资基础。
推进校企之间交流工作,建立校企交流工作制度,鼓励教师到企业工作和服务,打造一支有实力的双师型队伍。利用假期安排部分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了解企业生产技术难题,与企业联合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提高教师解决工业技术问题的实践能力,通过加强校企之间深度合作,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强化技术创新,强化人才服务能力。制订支持教师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认证的激励办法,培养教师的双师素质。目前本专业已有6名教师获得了国家环保部清洁生产中心组织的清洁生产审核培训合格证书。
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为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学校和学院定期开展青年教师专业教学和专业英语竞赛,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帮助青年教师全面发展,提高青年教师的科研、教学水平和工程实践能力。根据本专业教学需要,我们从相关企事业单位、生产和管理一线聘请了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实习兼职教师,把现场和生产一线的最新信息、成果、技术引入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和创新意识。
三、实施科研项目训练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实施科研项目为载体的人才培养训练方法,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面对具体实践问题时的主动性与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发现与提出问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校是教学科研型大学,本专业教师在从事教学工作的同时,也承担了大量科研工作任务,近年来参与主持国家863项目1项,国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项目2项,黑龙江省自然基金项目4项,哈工大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4项,中国博士后和黑龙江省博士后基金项目各1项。科研项目是产学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无法让学生真正接触生产实际,但对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追求创新的综合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安排大三、大四部分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业余时间及毕业设计期间参与各种科研项目,既加强了课堂理论知识,同时也锻炼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能力,为学生将来从事科学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科研项目研究及挑战杯竞赛活动。学生在项目导师的指导下,成立科研团队完成从项目的选题、申报、研究到项目结题等全部的流程。近年来,本专业本科生获得3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科研项目,5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科研项目,3项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科研项目,有30%以上的本科生在校期间主持或参与过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科研项目,通过两年的实际科研项目引导训练,科研项目组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均得到极大的提高。大创项目结题后,组织学生团队参加“挑战杯” 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活动,其中“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肠衣废水浓度分析”项目获得哈尔滨商业大学第十四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微生物燃料电池在肠衣废水中的实际应用性研究”项目获第十四届“挑战杯”黑龙江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厨余废物制取活性炭及其吸附特性分析”项目获得哈尔滨商业大学第十五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
四、校企合作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是实践教学的基本条件,高质量的实践教学基地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们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江苏哈宜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建立了教学科研实训基地,每年由教师带队,选派20名左右学生到实习实训基地进行为期一周的实习实训。产学研用联盟是由企业、高等学校与科研机构基于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业务关联和利益分摊而构成的致力于实现基础研究、开发研究与应用研究紧密衔接的合作组织,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与科研实践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形式。江苏哈宜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在本专业建立了哈宜奖学金,每年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这些实习实训活动的开展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我们与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北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哈尔滨环境监测中心站、龙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双琦环保资源利用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了校企实习合作协议,同时聘请企业的工作人员作为学生的校外导师,探索校企联合培养学生的方法,拓宽育人渠道,扩展育人空间。结合《水泵与泵站》《给水处理》《水污染控制工程》《环境监测》《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等相关课程学习,由校内指导教师带领大二、大三、大四学生去相关企业进行参观和生产实习,将企业作为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接触实际生产的机会,使学生将课本知识与实际生产相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创新产业联盟是企业、大学及研究机构之间基于共同需求,以企业为主导,以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为纽带,运用市场规则,通过契约建立持续稳固有法律约束和保护的合作关系,形成有明确的产业技术创新的利益共同体。2015年,本专业作为首批成员加入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宜兴环保研究院发起成立的“哈宜”环保创新产业联盟。哈宜”环保创新产业联盟参与成员包括19所高等院校、4家科研院所和34家环保企业,我们每年选派部分教师和学生参加产业联盟组织的各项活动,充分利用各高校、企业和科学研究所不同的教育環境和教育资源,为合作培养多层次、多类型和多样化的环境工程类卓越人才提供了新的平台和路径。
五、校企合作共建人才培养基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
产学研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寻找优质联合培养单位或者“双导师”,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就业能力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运用环境工程专业产学研用合作培养建设平台,完成学生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与工程项目的真正对接,有利于提高毕业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出环境工程实践能力强的创新人才。学生在完成校内理论和基础实践学习后,到单位进行较长时间的毕业实习或毕业设计,有利于学生认清自己的工作定位,为自身就业提供指导。
我们已与黑龙江亿普环保服务有限公司、黑龙江冰众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黑龙江绿网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黑龙江开源检测技术有限公司、黑龙江省瑞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哈尔滨市政工程设计院等企业签订共建人才培养基地协议,实行双导师制,每年将选派30名以上大四学生进入各企业进行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工作。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工作结束后,通过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答辩等环节,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进行研究和分析。本着自愿原则,学生也可以选择相关企业作为毕业后工作单位。
地方高校培养环境工程创新人才是一个系统且长期的工程,产学研用相结合用于学生培养是十分有效的途径,需要专业与企业共同努力,也需要教师与学生积极探索与实践,不断总结和改进,为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为国家培养出适应未来发展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尤祖明,迟 强, 潘明财,等. 产学研用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2,25(4): 108-112.
[2] 张 燕, 张洪斌,史英杰,等. 产学研用校企合作协同培养创新型人才[J]. 教育教学论坛, 2016(30): 234-236.
[3]王卫星, 王一舒, 王 爽. 地方高校产学研用结合培养创新人才的探讨[J].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5):101-104,4.
[4] 陈晶, 姜国刚, 王卫星,等. 依托产学研用模式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国际比较及经验借鉴[J]. 当代教育科学, 2013 (1): 43-45.
[5] 陈冬梅. 基于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高校人才队伍建设探析[J]. 高教探索, 2013(2): 43-46.
[6] 姜佰文, 马晓东, 王馨,等. 高等农业院校校企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3,3(3): 74-76.
编辑/岳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