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例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2018-07-19 01:54刘刚王宇任爱民汤艳芬陈奇赵雯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8年5期
关键词:百分比粒细胞成人

刘刚,王宇,任爱民,汤艳芬,陈奇,赵雯

肺炎支原体(MP)缺乏细胞壁,是具有高度多形性的原核细胞微生物,也是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常见病原体之一。ARNOLD等[1]通过对2001—2006年11个国家39所医院CAP患者进行检查发现,约12%的CAP由MP引起;一项调查显示,亚洲地区约11.4%的CAP由MP引起[2],我国CAP患者的MP检出率约为20.7%[3],其中北京地区CAP患者中MP急性感染者所占比例约为18.8%[4]。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无特异性临床表现,其肺部体征少且肺部影像学表现多样,但肺外并发症较细菌性肺炎多见。本研究回顾性分析31例成人MPP患者的临床特征,以提高临床医生对MPP的认识,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收治的成人MPP患者31例作为MPP组,另选取同期非MP感染的成人CAP患者31例作为对照组。成人MPP的诊断参照2010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制定的《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专家共识》。纳入标准:(1)年龄≥18岁;(2)CRB-65评分≤2分。排除标准:(1)合并衣原体﹑军团菌﹑真菌﹑病毒等其他病原体感染;(2)合并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合并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或伴有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例来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年龄构成﹑发病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2 诊断标准

1.2.1 MPP诊断标准 急性期明胶颗粒凝集试验特异性抗体滴度≥1:160,恢复期呈4倍变化(升高或降低)。

1.2.2 CAP诊断标准 (1)新近出现咳嗽﹑咳痰或原有呼吸道症状加重,并出现脓性痰,伴或不伴胸痛;(2)发热;(3)出现肺实变体征和/或闻及湿啰音;(4)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0×109/L或<4×109/L,伴或不伴核左移;(5)胸部影像学检查显示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性改变,伴或不伴胸腔积液。以上1~4项中任意1项加第5项,并排除肺结核﹑肺部肿瘤﹑非感染性肺间质疾病﹑肺水肿﹑肺不张﹑肺栓塞﹑肺嗜酸粒细胞浸润症及肺血管炎等疾病后可诊断为CAP。

1.3 观察指标

1.3.1 临床表现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咳嗽﹑咽痛﹑乏力﹑胸闷﹑肌肉酸痛﹑肺部湿啰音﹑肺部干啰音等。

1.3.2 实验室检查指标 两组患者于入院或门诊就诊第1~2天完善实验室检查,记录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嗜酸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及乳酸脱氢酶(LDH)。

1.3.3 影像学检查结果 两组患者行胸部X线﹑CT检查,观察病灶分布及其影像学表现。

1.3.4 肺功能指标 采用德国耶格肺功能仪MasterScreen PFT检测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包括深吸气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I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FVC%),呼气峰流速占预计值的百分比(PEF%),75%肺活量用力呼气流速占预计值的百分比(MEF75%),50%肺活量用力呼气流速占预计值的百分比(MEF50%),25%肺活量用力呼气流速占预计值的百分比(MEF25%),一口气弥散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DLCO SB%),肺总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TLC%),残气量与肺总量比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RV/TLC%)。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informa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1.3.5 治疗转归 记录MPP组患者治疗转归。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QR)表示,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计数资料分析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 两组患者发热﹑咳嗽﹑咽痛﹑乏力﹑胸闷﹑肌肉酸痛﹑肺部湿啰音﹑肺部干啰音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表现比较〔n(%)〕Table 2 Comparison of clinical featu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2.2 实验室检查指标 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嗜酸粒细胞计数﹑CRP﹑PCT﹑ALT﹑AST﹑TBiL﹑DBiL﹑CK-MB﹑LD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 影像学检查结果 两组患者病灶分布及磨玻璃影﹑斑片影﹑网格影﹑实变影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4 肺功能指标 两组患者IC%﹑FEV1%﹑FVC%﹑FEV1/FVC﹑PEF%﹑MEF75%﹑MEF50%﹑MEF25%﹑DLCO SB%﹑TLC%﹑RV/T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2.5 治疗转归 MPP组患者中使用阿奇霉素治疗者4例﹑左氧氟沙星治疗者9例﹑莫西沙星治疗者18例,治疗后临床症状均好转,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表4 两组患者影像学检查结果比较〔n(%)〕Table 4 Comparison of imaging examination resul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3 讨论

MP是导致我国成人CAP的重要病原体之一[3,5],主要表现为以肺间质病变为主的急性肺部感染,全年均可发病。MP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可在学校﹑军队等人群密集地区及家庭成员间传播,引起散发呼吸道感染或小流行。据调查,北美地区MP感染多流行于夏末和秋季[6-7],欧洲地区MP感染全年可流行[8-9],我国MP感染以春﹑冬季较流行[3]。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发病时间间存在差异,其中1~3月及10~12月MPP发生率较高;两组患者年龄间无差异,而年龄构成间存在差异,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2-4]。

多数MP所致呼吸道感染表现为难治性咳嗽,其中约10%的患者会发展为MPP,以儿童和老年人多见。MPP患者行体格检查多无明显肺部阳性体征,仅少数患者可闻及肺部干啰音或湿啰音[10-12]。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发热﹑咳嗽﹑咽痛﹑乏力﹑胸闷﹑肌肉酸痛﹑肺部湿啰音﹑肺部干啰音发生率间无差异,提示MPP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12]。MPP易引发肺外并发症,如皮疹,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及血液系统症状等。本研究并未观察到存在肺外并发症者,可能与本研究样本量较小﹑纳入的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较轻(CRB-65评分≤2分)有关。此外,MPP患者实验室检查指标亦缺乏特异性,多数MPP患者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正常。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嗜酸粒细胞计数﹑CRP﹑PCT﹑ALT﹑AST﹑TBiL﹑DBiL﹑CK-MB﹑LDH间无差异,提示实验室检查指标诊断MPP特异性较差[12]。

表3 两组患者实验室检查指标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laboratory examination resul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表5 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比较(%)Table 5 Comparison of index of pulmonary fun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MPP患者影像学表现呈多样性,且特异性较差。MPP病灶分布广泛,多呈小叶性分布,胸部CT检查诊断MPP的准确率较胸部X线高。REITTNER等[13]研究指出,MPP患者胸部X线检查结果主要表现为气腔实变及结节影,胸部高分辨率CT(HRCT)主要表现为磨玻璃影﹑实变影﹑结节影及支气管血管束增粗,而病灶的小叶性分布和肺间质异常在胸部X线上不明显。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病灶分布及磨玻璃影﹑斑片影﹑网格影﹑实变影检出率间无差异,提示影像学检查对MPP的鉴别诊断价值有限。

目前,MPP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MEYER等[14]研究表明,MP除通过黏附及细胞毒性作用对气道上皮细胞造成直接损伤外,还可通过免疫机制引起肺部炎性反应及其他系统损伤。有研究表明,MP感染可引起气道慢性炎性反应和气道高反应性,长期MP感染可引起肺功能损伤[15],此外,MP还是一种过敏原[16],如MP感染可刺激Th2细胞产生白介素4(IL-4)﹑白介素5(IL-5)并诱导免疫球蛋白(IgE)合成,进而诱发或加重哮喘[16-20],但也有研究表明,MP感染与哮喘控制﹑严重程度及气道阻塞无关[21]。

国内学者研究表明,儿童难治性MPP急性期可出现不同肺功能表现,包括肺功能正常及限制性﹑阻塞性或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其中最常见的是小气道功能改变[22],但MPP是否会引起成人肺功能改变国内尚未见相关文献报道。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IC%﹑FEV1%﹑FVC%﹑FEV1/FVC%﹑PEF%﹑MEF75%﹑MEF50%﹑MEF25%﹑DLCO SB%﹑TLC%﹑RV/TLC%间无差异,提示MP感染与非MP感染对成人肺功能的影响差异不大,与ANSARIN等[21]研究报道一致。

由于MP无细胞壁,因此其对影响细胞壁合成的抗菌药物(如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天然耐药,对能进入细胞内的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呼吸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较敏感。近些年由于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使用不当或滥用而导致MP快速耐药,因此临床可选用四环素类或呼吸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治疗耐药性MP感染[23]。本研究中MPP患者急性期颗粒凝集试验特异性抗体滴度为1:160~1:2 560,经阿奇霉素﹑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治疗均有效,且未见阿奇霉素耐药病例。

综上所述,MPP冬春季发生率较高,以50岁以下中青年多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指标缺乏特异性,影像学检查鉴别诊断较困难,MP感染与非MP感染对成人肺功能的影响差异不大,大环内酯类﹑呼吸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治疗MPP有效。

猜你喜欢
百分比粒细胞成人
儿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相关疾病研究
成人不自在
普通照明用自镇流LED灯闪烁百分比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Un rite de passage
趋势攻略之趋势线:百分比线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误诊为嗜酸粒细胞增多症1例分析
Graves病药物治疗致粒细胞减少的治疗体会
成人正畸治疗新进展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