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首因效应谈把握学生物理学习的“第一次”

2018-07-18 02:54徐海菊
物理教师 2018年6期
关键词:第一次计算题高中物理

徐海菊

(江苏省南通中学,江苏 南通 226001)

首因效应是心理学上一个名词,它强调在人际交往中双方形成的第一次印象对今后交往关系的影响,也就是“先入为主”带来的效果.我们的物理教学又何尝不是一系列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生本之间的交往过程呢?高中物理教师有效把握住学生在高一物理学习中的“第一次”,充分利用首因效应带来的正面力量,让学生更早地适应高中物理学习.

1 在第一节课上彰显物理的魅力

高中物理的的第一课是“绪论课”,这是很多物理教师在学生面前的第一次亮相(担任班主任的除外),也是学生以高中生的身份第一次接触到物理学科,因此它承担了很多“第一次”,所以精心打造好物理绪论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绪论课上,教师要向学生展示自己的教学风格、思想情感和精神风貌等.这样可以拉近和学生间的距离,消除彼此的陌生感;我们还要通过绪论课让学生了解高中物理整体的知识结构,让学生意识到他们将学习哪些内容;课堂上,我们还要让学生了解物理学科和生活、生产、科技等方面的关系,特别是物理在两次工业革命中产生的影响,物理科技对信息技术发展的影响等等.这些都将让学生意识到物理研究的价值,从而明确为什么要学习物理.此外,我们在绪论课上还要让学生意识到初中物理和高中物理的关系,提醒学生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并且在学习过程中要不断摸索高中物理学习的特点,让他们及早适应高中物理的学习.

2 在第一次作业时强调要求

学生的第一次物理作业是对应“质点、参考性和坐标系”学习之后的练习,这一块的作业题型往往是选择题和简答题,因此对大多数的学生来讲,它的难度也不是很大.笔者认为第一次作业的价值不仅在于让学生对已学内容进行巩固,更重要的一点是向学生提出要求,让学生明确在学习物理时,应该怎样完成作业.笔者在第一次作业时,向学生提出了以下要求:(1) 及时地上交作业,一般要在第二天上午的第三课之前上交;(2) 作业的书写一定要规范,要求字迹工整、条理清楚;(3) 作业收缴要齐全,每一个学生都要按时上交作业,课代表要将无法上交作业的学生名单反馈给物理教师;(4) 作业要注意纠错,学生每一次都要认真对待教师的批改情况,对作业中每一个错误的原因,学生都要纠正到位,不会的地方要及时和老师或同学进行讨论,教师也要关注学生作业中的每一次订正情况.

教师布置作业时,要对学生进行严格要求,如果这一方面无法到位,那将形成两个不好的结果,一是喜欢学习的学生不知道该如何做,这不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是不喜欢学习的学生很容易形成偷懒的习惯.只有我们从一开始就提出较为明确的要求,就能让学生以更加正式的态度来完成作业.这一系列要求将指导学生更快地适应高中学习,教师适当地惩罚和引导,也有助于班风和学风的养成.

3 在第一次学生实验培养好习惯

实验在初高中物理教学中都是重点,但是在要求上却大相径庭.虽然,当前的初中物理实验也很强调探究性,但是受限于学生的实际能力,在很多情况下教师引导成分偏多,而且学生的实验往往是定性的多,定量的少;相对的,高中物理实验则更具体系性,它要求学生对实验原理进行理解,自主设计方案,并在操作中仔细观察、采集数据,在数据处理中完成对结论的归纳,因此高中物理的实验很强调定量分析.此外,高中物理实验所涉及的器材更多,步骤也更加复杂,难度显然也更大.这需要对学生的实验习惯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学生的实验习惯不好,这也就为物理学习埋下隐患.因此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高中物理实验的学习,教师要精心组织学生的第一次高中物理实验课.

学生高中阶段的第一个物理实验是“用打点计时器来测定速度”,其实验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学会打点计时器的使用,在课堂上教师要指导学生精心设计方案,同时发挥团队协作的力量,彼此纠正在操作过程中的不足.同时教师也要加强巡查,及时发现学生在操作中的不当之处,引导他们进行更正.笔者在本节实验过程中发现学生比较典型的问题有以下几个:(1) 学生在架设轨道时,全局意识较差,他们一开始将滑轮放在实验桌的中间位置,这样就没有办法利用钩码的重力来拉动小车了,正确的处理应该是将带有滑轮的一侧伸到实验台的边侧;(2) 打点计数器固定的时候,学生没有将限位孔的位置放在轨道的正中央,这将导致实验过程中纸带发生扭曲,进而导致额外阻力的发生;(3) 实验器材的摆放没有章法,存在一定的混乱感,比如连接计时器的导线横在小车和纸带的上方,虽然它没有直接干扰小车的运动,但是却可能与纸带发生接触,引起摩擦.

以上都是实验过程中,很容易发生的操作性错误,教师要在学生第一次进行实验时,就引导他们以更加规范的姿态来面对我们的物理实验,让学生由此开始就形成优秀的实验习惯.

4 第一次计算题规范处理

计算题的规范化处理需要教师予以充分的关注,在初中阶段,学生所处理的问题大多为选择题和填空题,计算题比较少,而且初中阶段的计算题相对也比较简单.到了高中,计算题往往对应更加复杂的问题环境,而且这也是高考中的重头戏.和一般化的客观题不同,计算题能揭示学生的问题分析思路,高考中关于计算题的要求是:“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目,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换言之,学生的解题规范也直接左右着阅卷教师的评分情况,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以更加规范的方式来完成计算题的处理.

高中阶段大量的计算题要等到“匀变速直线运动”才会出现,但是如果要等到那一块才开始训练学生的规范化解题,就已经晚了,因为那时计算题的步骤更多,思维难度也更大,很多学生已经无暇顾及解题的规范,因此教师要及早选择时机,引导学生开始规范化解题的学习.事实上,学生在“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这一节就开始遇到计算题,笔者也就在这个位置开始引导学生进行规范化的计算题处理.

例1.鲨鱼在水里的游动速度可以达到43 km/h,优秀运动员可以在50m自由泳比赛中的成绩可以达到21.81 s,谁的速度更大?

本题的处理难度并不大,学生都可以判断出鲨鱼的速度更大,他们在书写时却遇到了困难.很多学生没有经过原因分析,就直接下结论:“鲨鱼速度大”,这显然是存在缺失的.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加直接的引导,笔者在黑板上板演最规范的解题过程.

例2.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90 km/h的速度前进了2 min,随后又用1 min加速前进2 km,汽车速度提升到120 km/h,求该汽车在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

本题难度也不大,笔者让学生先自行完成,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虽然能够得到结果,但是书写不够规范,他们有的没写基本物理公式,有的漏写单位,还有的计算过程过于简单.笔者将学生的典型问题以投影的方式呈现在屏幕上,进行指明,随后再通过板演的方式给出示范.

Δx=Δx1+Δx2=5 km,

常言道:“万事开头难”.在学生刚刚开始高中物理学习时,教师要积极研究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特点,并努力把握好第一次的机会,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完成初高中物理学习的过渡,由此减小初高中物理学习台阶为学生造成的障碍,让学生更早地进入角色、更好地适应节奏,更快地进入物理学习的快车道.

猜你喜欢
第一次计算题高中物理
两步计算题
化学计算题解法归纳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畅想2019年高考物理计算题的创新与坚守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初中化学计算题类型解读
新形势下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