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请慢慢来

2018-07-17 09:21潘熔生
考试周刊 2018年62期
关键词:减负增效历史教学核心素养

摘要:当前,整个历史教育界都在强调学科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的本质是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同时也是从根本上进行课业负担的解放。在当前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大背景下,教师该如何组织课堂教学,怎样才能做到减负增效,这是值得我们去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核心素养;历史教学;减负增效

当前,整个历史教育界都在谈论历史学科素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五大核心素养。

教育界提出核心素养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全面发展,也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升学习效率的需要。这也与当前减负的大环境息息相关。为此,我与区内若干学校的部分学生进行了交流。从中得知,学生的学业负担并未减轻。尤其是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的学业负担还有加重的趋势。他们的自习课比原来多了,教师布置的作业量也会跟着水涨船高。学生终日沉浸在题海中,苦不堪言。学生在这种压抑的状态下,毫无自主学习的空间,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必然是一句空言。

案例:

减负增效不能仅仅只是一句口号,必须要落到实处。自习课上,由于作业量的增加,学生的自主空间无形之中受到挤压。那么,课堂上,教师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更多的参与到自主学习中去,从而增加课堂效率呢?为此,区历史教研员前不久在镇江市丹徒高级中学举办了一次主题教研活动。活动的主旨是就在当前减负的大背景之下,研讨学生自主学习,减负增效的具体措施和策略。活动的形式主要是听课和评课。展示课由我校董老师执教。董老师从教二十余年,经验丰富,他展示课的教学模式较为新颖,让人获益匪浅。董老师展示课的内容是历史选修一《梭轮改革》的第一节内容:雅典向何处去。下面是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你们好,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梭轮改革》的第一节内容:雅典向何处去。首先,请各组的组长将已经写好的对于本节内容的理解向所在小组各成员进行汇报,要求讲出大事年表和知識体系。(事先已分好组,4人一组,组长人选已经确定)

学生组长在向各组进行汇报,声音很大。我仔细听来,大部分学生都能够讲出本节内容的基本脉络。

师:好,组长讲述完,请其他组员进行补充或评论一下组长的汇报。同时,请一位同学把他自己写的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抄写在黑板上。

学生又开始大声地讨论。同时,学生甲走上黑板,开始写下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

一、 贵族与平民、工商业奴隶主的对立

1. 雅典国家初期:国王为首的贵族国家

后来:贵族共和国

2. 社会的主要矛盾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贵族与工商业奴隶主的矛盾

二、 解决危机的尝试

1. 基伦暴动

2. 德拉古法制改革

3. 萨拉米危机

师:同学们,甲同学已经把他的知识体系写在了黑板上,写得很好,我们请他阐述一下他写的知识体系,好吗?

生:好!

同学甲:公元前8世纪,提休斯建立了早期以国王为首的贵族国家。后来,君主退出了权力中心,雅典逐渐形成了贵族共和国。这一时期,雅典社会形成了贵族和平民两个阶层。贵族把持政权,经济上占有大量财富,肆意剥削平民。“六一汉”就是当时雅典下层平民的真实写照。这样,贵族与平民之间就充满了矛盾。同时,公元前7世纪,希腊工商业发展,部分人借此发财致富,成为工商业奴隶主。他们大多出身平民,虽然经济富裕,但政治上没有地位。于是贵族与工商业奴隶主的矛盾也尖锐起来。于是雅典开始面临危机。才有了后面两次解决危机的尝试:基伦暴动和德拉古法制改革,但尝试没有成功。与此同时,雅典遭受到外敌麦加拉进攻,爆发了萨拉米危机,雅典社会更加动荡。

师:甲同学讲述得非常好,用词准确,表达精炼,基本说出了本节课的主体内容。其实他讲得这些内容就是梭轮改革的背景,下面我把他的知识体系进行整合,同学们,看一看,是否更为恰当些。

梭轮改革的背景内因贵族与平民的矛盾(主要)贵族与工商业奴隶主的矛盾严重社会危机

外因:萨拉米危机(尖锐社会矛盾的暴露)

解决危机的尝试:基伦暴动

和德拉古法制改革(失败)

师:同学们,看一看,哪一种知识体系更系统,更明白啊?

生:老师写的更简单明了,易懂好记。

师:同学们,下面有两道题目,先小组讨论,然后请同学回答。左边的小组讨论第一题,右边的则讨论第二题。

1. 当时,雅典社会有几个阶层,主要矛盾是什么?

2. 两次解决危机的尝试为什么没有成功?请说出本质原因。

各小组展开了热烈而充分的讨论……

师:好,下面我们请左边的乙同学来回答第一个问题。

同学乙:我认为,当时的雅典社会有3个阶层:贵族、平民和工商业奴隶主。主要矛盾是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矛盾。

师:乙同学,请想一想,雅典社会的社会性质是怎样的啊?

同学乙:哦(恍然大悟),还有奴隶阶层。

师:对了,准确地说雅典社会应该有4个阶层,别忘记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奴隶阶层,主要矛盾是平民和贵族间的矛盾。

师:那么,第二个问题,谁想出来了?

同学丙:我认为他们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改革都是由贵族领导的,他们始终维护的是贵族的利益,没有真正为平民着想,无法从根本上缓和社会的矛盾。

师:丙同学回答得很好。我们在考虑此类问题时,一定要从阶级属性入手,这就是我们历史学所经常提及的阶级史观的史学观念。

师总结:同学们,我们本节内容暂且告一段落。请大家课后思考一个问题,如果你是当时的雅典改革家,你会怎样去改革?下课(铃声响)

反思:这节课基本完成了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要求,并没有因为教学模式的改变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虽然整节课还有需要完善的地方。比如教师的点评能否再准确一些,细节的把握能否再到位一点,课堂有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过程。那能否再设计一个学生质疑,教师答疑的环节呢?当然没有任何一节课是完美的,它总会或多或少给我们留有遗憾。这也是我们能够不断改善教学质量,提升教学能力的源泉和动力。

本节课关键是突破了我们常态课的一些弊端。我们的课,总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一讲就是一节课,填鸭式,满堂灌盛行。高密度,大容量,快节奏,不断让学生产生窒息的感受,他们很少有成功的激动,产生不了好学的冲动和内驱力。渐渐的,学生越学越累,厌学自然也就在所难免了。而董老师这节课变教师的独角戏为全体师生思维的大舞台。学生的思维活起来了,演绎了师生间和学生间的互动,思辨不断,高潮迭起,学生学得“主动”,教师教得“轻松”,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同时减负增效真正落到了实处。

同时这节课也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一些教育理念,揭示出了教学的真谛。新课程强调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节课自始至终都贯穿着学生的讨论、合作、探究、阐述、总结。思维的碰撞,理念的交融,不断激荡起智慧的火花。学生积极参与到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之中。展示了才能,启迪了智慧,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而教师只是起到了主导的作用。这节课,教师是课堂的主持人,主持着课程的深入、发展,有条不紊;教师是课堂引导员,引导学生学习、思考、讨论、探究;教师是课堂总结评论员,总结学生的发言,评论学生的回答,指出优劣,明确得失;教师是课堂答疑员,回答学生的提问,解决学生的疑惑。

新课程还强调行动研究。以往我们在教学活动中,更多的是关注教师的行动,而对学生的行动则关注较少。既然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是课堂的主人,那么,这种行动研究就有必要更多地倾向和关注学生。董老师这节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他们的行动变得和以往不同了,他们更积极了,更主动了,更乐于学习了,这些难道不值得我们去认真审视和研究嘛?

当然,长期用这样的教学模式去上课,我也是有些许顾虑的。

首先是来自教学任务的压力。无疑,此种教学模式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学生的课前预习一定要充分,教師布置的预习任务要不折不扣的完成,这对于自习课整天沉浸在题海中的学生而言是不容易的,尤其是与语、数、外等大学科相比,小学科的历史在学生心目中并没有优势地位,要想让他们长期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历史预习上,难度可想而知。其次是来自考试的压力。从考试密度来说,有期中考、期末考、月考、甚至“周周清”。虽然课程改革轰轰烈烈,可因诸多因素的影响,评价标准仍然重分轻能,一味追求短期效应。高中教学仍然是以应付高考选拔为首要任务。董老师的教学模式无疑对学生学习能力、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帮助,但如果由于种种原因不能长久坚持下去,必然是非常可惜的。

思考到这里,内心不自觉地就想大声疾呼:历史教学,请给孩子一个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机会,给教师一点尝试教学改革的空间,给学校一个等待的时间,行吗?

作者简介:

潘熔生,江苏省镇江市,镇江市丹徒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减负增效历史教学核心素养
初中英语教学中实现“减负增效”的策略
轻摆渡,济江川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初中作文教学分层分组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