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融合地方特色文化的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

2018-07-17 09:21任弘
考试周刊 2018年62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人文素质教育

摘要:近几年来,经过调研后发现大多数的高职毕业生入职后,专业技能赢得企业的认可,但是人文素质欠佳,主要表现有:地方文化特色的烙印不够,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不足。所以,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改善高职院校教育模式,保证高职院校毕业生质量成了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教育必须要面对的难题。本文以眉山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理清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在分析探索过程中找到问题的源头,并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地方特色文化;人文素质教育;构建

高职院校毕业生步入社会后,肩负着国民经济企业一线管理、服务、建设的重任,因此,高职院校毕业生仅仅具备过硬的职业技能是不够的,还应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但就目前来讲,加以功利的诱惑与获得技术的迫切渴望,致使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忽视人文素质的引导,导致学生技能素养与人文素养的巨大落差。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大环境同样也驱使着国民教育朝这个方向进行改革,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方面的探索与建设,越来越多的院校开始摸索更加合适的教育模式来加强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目前在我国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是否有巨大短板,其中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这便是本文所要讨论的重点所在。

一、 融合地方特色文化的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内涵

地方文化,是指“在一定的自然环境,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独有的人文精神等条件下所形成的一种亚文化,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传统性和独特性,它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同地域所特有的一种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着十分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而且极具亲和力。

人文素质教育是指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它主要是以引导学生学会做人为目的,教会学生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以及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

对于教育来讲,人文素质教育能够将整个社会几千年积累下来的优秀文明成果通过教育的方式感染传授给学生,并通过渲染一种正确的人文素质氛围,潜移默化的来影响引导学生,使学生能够具备应有的道德品质,能够塑造出优秀的品质精神,能够具备不一样的气质,探索出一条能够适合自己奋斗的道路。

二、 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性

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是当今时代的迫切需要,高职院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不仅关系到高校教育政策的落实,同时直接关系到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得没得到满足,能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同时更关系到高校的教育能力是否能够得到社会认可进而达到可持續发展的目的。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能够帮助学生个体认清自己,将学生的人文素质在接受培养的过程中进行提高,挖掘学生们的潜能,激发个人斗志,提高个人品德,尽可能地使学生在社会中体现更大的价值。所以,对于高职院校来讲,人文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是十分必要的。

三、 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 人文素质教育不够突出

我国高职教育之所以不断发展,主要是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一线的技术人才出现缺口,理论上来讲,高职教育产生于经济的发展又推动经济的攀升。正是因为它是经济的直接催生产物,致使高职院校普遍遵循“技术至上,实用为主”的教学原则,对人文素质教育并不是十分重视。另外从学生自身来讲,在进入高职院校之前,他们大多数是经历了失败,或是没能找到自己应有的自信,而占据内心想法更多的是抓紧时间学习新的技能,从而能够尽快将能力体现,尽早融入社会,开启人生新征程。这种思想致使学生本身便对非专业类的文化基础课程失去了兴趣。而从各高职院校角度来看,为能够充分的满足市场要求,不断扩招,而在扩招的过程中,对人文素质的要求渐渐被忽略,在日常的培养当中,为了能够尽快将人才培养成型来满足社会需要,高职院校普遍随意增设热门课程,培养过程中只对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进行强调,将所有的培养时间全部放在了学生的等级考试当中,集中体现为“重知识传授,轻情感体验;重专业技能训练,轻人文素质养成”。

(二) 课程设置结构不合理

在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授课计划中,都有人文素质教育科目,而且教学过程中也进行了相应的授课行为,虽然这些课程都进行了必要的安排,但最终的授课效果却没有得到体现。对于大多数高职学校来讲,人文科目和一些专业科目没有同等对待,为了能够利用更多的黄金时间来进行专业知识科目的学习,人文类科目都被挤到了非良性的授课阶段,有的甚至对授课时间也进行了压缩,使学生根本没有足够的精力投入到人文素质的学习当中来。这种不合理的课程设置结构,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人文素质教育的推进。

(三) 人文素质在校园文化中的匮乏

校园文化对于人文素质教育至关重要,校园文化是人文环境的直接承载者,对人文素质教育在高校校园环境的生存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虽然学生处在院校当中既能接触到社会文化也能接触到校园文化,但校园文化是学生们人文环境的最主要影响者。在校园中,校园的布局,各种活动,朋友关系,师生关系无不影响着人文环境的形成。但由于高职院校在功利的驱使下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学校扩招上,而忽略了学校基础设施的建设和人文教学的管理,导致学校人文气质建筑缺乏,基础设施不完善,校园活动单一等问题,这再一次给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开展创造了阻力。

四、 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

(一) 人文素质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确立

从一个人的职业规划和人生路途来看,人文素质教育并不是一朝一夕,而是伴其一生。人文素质教育是高职院校教育体系中不可缺少的,这是所有高职院校的责任,也是每位学生应当享有的基本权利。对于人文素质教育我们可以这样对其进行定位:以培养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毕业生为基本任务,以人为本,使每一位毕业生能够具有健全的人格,独立的品质,发挥每一位高职院校学生的特长,提升每一位学生的审美观、价值观、人生观,最终成为德才兼备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

(二)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对于师资队伍的建设来讲,为了能够改善高职院校聘请兼职教师或非专业教师的现象,成立一支教育骨干师资队伍是最基本的方法。骨干师资队伍一定是高职院校的专职教师,学校有责任为这些专职教师提供交流探索的平台,鼓励骨干教师钻研教学。因此,眉山职业技术学院根据教学体系发展现状,制定了教师队伍继续教育的培养方案,每年输送专业骨干教师学习进修、实践锻炼,同时不断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将地方特色文化,融入課堂教学全过程,以应用文写作教学为例,在开展调查报告写作训练时,指导学生调查眉山当地的知名企业——眉州东坡酒楼,有意识的补充“东坡味道”“东坡文化”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知识,这样不仅教授知识,还传播地方特色文化,引导学生学习东坡高尚的人格品质,丰富课堂教学内涵,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三) 构建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完善管理机制

在人文素质教育过程中,建立一个体系完整的管理机制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完善的管理体制包括对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进行合理的分配,对一些特色课程进行尝试,对授课内容进行科学的选取,适当的融合不同理念的教学方法,确立合理的人文素质评判标准等等。“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是高职教育的指导方针,为了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高职院校应当对不同专业进行不同的侧重教学,突出人文教育的教学特色,努力促使学生成为一个诚信,敬业,具有团队意识,能够灵活处理社交、工作、情感等多方面问题的复合型人才。以往教学过程中我们只是注重了课程数目的增添与改变,而在完整的管理体制下高职院校可以按照学生的客观需求改变教学内容,增加更具特色教程。

因此,眉山职业技术学院在设置课程体系时,将具有地方特色文化的人文课程,如《三苏文化》《三苏经典诵读》等纳入了整个课程体系之中,并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至公共课、实践课中,这样做使学生能够在浓厚的地方文化的熏陶中,将专业知识和人文思想兼收并蓄。同时为了能够优化高职院校的课程模式,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责任分配到个人,对学校整个的课程安排、秩序整理进行优化重组,使授课过程更加适合人文教育的渗透。

(四) 改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氛围具有方向性,根据当地文化特色,营造不同的校园文化会烘托出不同的特色,一个好的校园文化可能会超过几个优秀课程的教育成果。因此眉山职业技术学院有针对性的拓展课外教学渠道,有计划有目标的将课堂与校园生活相连接,最大限度的利用校园文化带动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升;同时有意识地将地方特色文化融入学生社团活动,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学生社会实践当中,使这些活动对学生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人文渗透,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感受人文素质教育,并鼓励学生对不同的观念观点进行讨论辩论,最终能够达到人文教育铭记在心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姚和芳,熊芊.论高职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争而不同”[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8).

作者简介:

任弘,四川省眉山市,眉山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人文绍兴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人文社科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