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雅姝
[提要] “和而不同”的理念早已有之,本文用其研究城市文化旅游开发。在对“和而不同”解释的基础上,概括在城市文化旅游中对其不同的表现。继而提出按照“和而不同”的理念,在城市文化旅游开发中应注意的方面,从而提出城市文化旅游开发建议。
关键词:“和而不同”;文化旅游;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8年5月2日
一、对“和而不同”的理解
“和而不同”由儒学创始人孔子提出,收录于《论语·子路》,所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最初只是谈及人与人的相处之道,后来人慢慢地品味到了其中“中庸”的重要、“和谐”的可贵,逐步在各种体系中被提及。“和”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中国人一直奉行的处事理念、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
“和”:和谐、融合、兼容并包。只要前进的方向是一致的、目标是一致的,允许有其他不同的存在,在发展中展现各自特色、发挥各自能力、追求各自品味,不求步调整齐划一,但要和谐共存,向着目标前行。
“同”:同质、同一、一以贯之。不允许有异于自己的存在,要求按照统一的要求、统一的标准、统一的步骤完成一件事情,按照统一的标准衡量事情的好坏。
《国语·郑语》中,史伯曾提到“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所以“声一无听,物(色)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景致是美的,“小桥流水人家”同样是美的,不同的风景满足了不同的美感体验。再如饮食,中国传统讲究东辣、西酸、南甜、北咸,但不是东只辣、西只酸、南只甜、北只咸,在长期的迁徙、交流中,各地特色不一,用不同的方式满足味蕾的需求。
二、城市文化的“和而不同”
城市是由人在某一个地方组成的聚落群体,并且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当地较为集中的政治、经济、文化、医疗、教育、交通等方面的先进程度。城市通过建筑、科技彰显现代化程度,也通过独具特色的人文历史、建筑风格展现独特魅力。城市文化“和而不同”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历史与现代。每一座城市容纳着很多故事,這些故事从历史留存的古街道、街头的老字号、普通居民生活的点点滴滴折射出来;每一座城市又在追逐着现代的步伐,这些城市的高楼大厦、街头的酒吧咖啡厅,都是人快节奏的生活反映。历史与现代在同一座城市展示着这座城市的故事。比如上海的石库门、新天地。一个是海派文化的留存,一个是西方文明的彰显,但在上海城市文化的发展中,逐步形成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特色;上海的外滩和城隍庙更鲜明地体现了这种融合,从城隍庙旁边拥挤、狭窄的上海老街,直通现代感十足的外滩,与东方明珠隔江相望,不管是城隍庙还是外滩,游人如织,尽享这座城市的魅力。
(二)居民与游客。一座城市的“和而不同”还体现在居民与游客的关系。游客对一座城市文化的了解,更多的是对城市气息的了解、城市生活的感受,比如成都被认为是最休闲的城市,处处体现着慢节奏的生活,在外地人看来,成都的标签是火锅和麻将。走进这座城市的游客也会不自觉地融入“慢”所带来的快感,走在成都的街头,感受成都人的生活也是这座城市文化的彰显。外地人听着本地人的故事,感受这座城市的文化;本地人听着外地人的评价,为自己的幸福感加分。
(三)经济建设与居民幸福。经济建设与居民的幸福生活应该是“和而不同”的。经济建设旨在提高城市经济实力,创造高的GDP,一些有利于带动经济发展的行业成为发展的重点,旅游就是其中之一。国外也一样,很多国际大都市已经成为人们心中的幸福之都、浪漫之都,外出旅行的重要选择对象。比如巴黎,巴黎被称为时尚之都、浪漫之都,每年都能吸引大量游客在那里寻找浪漫。被称为巴黎象征的艾菲尔铁塔更是游人如织,吸引游客的除了艾菲尔铁塔外,更多的是围绕在其周围的各色艺术。政府允许普通居民不同艺术的展示,吸引更多的游客,同样带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三、“和而不同”的城市文化旅游开发
城市文化是一座城市在发展历程中由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共同呈现出来的文化魅力,其中人文景观常常被认为是主要部分,也是凸显各城市之间不同文化特色的主要方面。城市文化因为不同的历史积淀展现出不同的魅力,比如上海的都市化、西安的历史感、呼和浩特的民族特色、南昌的红色积淀。各个城市不同的城市文化,成为此城区别于彼城的重要个性标志,也是人们追寻时代记忆的重要载体,是城中人重要的精神支撑。
城市文化旅游开发,是对城市中具有旅游价值的文化资源的开发,根据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分类标准,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是城市文化旅游开发中的主要资源。除了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城市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需要各方全力配合、人文地理面面俱到、所有居民全力动员。努力做到人地和谐、人人和谐、文化和谐。
(一)人地和谐。人地和谐主要指开发过程中注重对自然环境和已有人文环境的保护,健康良好的环境是开发的前提条件。人没有任何选择地生活在自然环境中,慢慢地适应它,改造它,在这里留下各种痕迹,形成人文景观。在持续的发展建设中,人依然在适应自然、改造自然,也在改变着以前的人文景观。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前提下,千百年后能留下的是什么,现在不能确定;反之,则很确定。古今中外很多人留存的作品中,都告诉我们人在自然面前的渺小,各种思想体系都提到人对自然的依赖。人的生产、生活有很多的选择权,但没有为所欲为的权利,我们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长足地发展。
(二)人人和谐。这里的人人和谐,主要指“游客-东道主”之间的和谐。因为经济发展快慢的问题,地方与地方之间被置于明显的比较地位,这本是正常的现象。但是,经济发展必然考虑获取经济的手段,但有些时候却忽略了公平。在王宁等编著的《旅游人类学》中曾提到,在民族旅游型目的地,起初地方民众对陌生人是热情的,被开发为旅游地后,特别是部分居民获得旅游带来的收益以后,形成地方居民之间、地方居民与游客之间的竞争,彼此失去相互信任,出现“舞台化表演”,更有甚者出现“对旅游者的掠夺现象”。这些都增进了彼此的敌意。
地方对旅游资源开发的初衷是好的,为旅游者提供的各种服务项目的出发点也是好的,旅游者前来旅游也非坏事,可形成的却是不和谐的局面,这里的原因当然是非常复杂的。戴斌曾提到,建设优秀的旅游城市需要经得起游客的打量,能够得到本地市民高度认同。这一观点放在任何旅游地都是可以参考的,自己人都不爱的地方,是不能让别人去接受的,而游客对一地的打量,多是从当地的居民、基础设施等方面考量。在进行旅游开发时,对旅游地居民的调查研究其实很重要,只是我们把更多的关注点放在了游客身上。笔者认为,作为旅游地,在对旅游过程中人的研究中,首先是当地居民,其次是旅游者,再次是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主雅客来勤”,旅游也是同样的道理。让当地人爱上这里,让旅游者感受这里。如苏州,苏式的生活便是很多人到苏州去旅游的重要原因。
(三)文化和谐。各座城市的文化都由不同的文化构成,各种文化融合于同一座城市,这也增加了城市的独特魅力。比如新加坡,一百多个民族和睦相处,尊重每一个民族的习俗、节日。在城市的文化旅游中,少一些地域文化偏见,多一些欣赏、包容心态,旅游的过程可能会更美好一些。
城市包容性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文化的和谐程度决定的。现代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已经不是单纯的对城市地标性建筑的游览,更多的是对城市市民休闲生活的品味和城市文化内涵的解读。所以,在城市的文化建设中,达成各种文化的和谐,通过适当的方式方法呈现在市民和旅游者面前。
四、城市文化旅游开发建议
(一)以市民需求为本进行旅游开发。一座适宜于旅游的城市,首先是适宜于居住的城市;一座城市的旅游开发,需要以本市居民的需求为出发点,然后才是旅游者。市民是城市的主人,好客的主人必能吸引更多的客人。
(二)不盲目攀比。城市文化旅游不是由高楼决定的,也不是由高端奢华路线决定的,更直接影响城市文化旅游的是可亲、可近、可触、可感的百姓生活。有些地方盲目興建“三高旅游”:高尔夫、高星级酒店、高端旅游综合体,往往建了,不能生存,最后破产宣告结束。所以,兴建旅游设施,不能看着别人有,我也要有。攀比的代价往往是惨痛的。
(三)适当允许有序的“摆摊设点”。城市文化中可以有序地摆摊设点。巴黎街头的艺人,也是临时摆摊的。一座城市如果只是条条大道、座座高楼,便没有了人间烟火,成了钢筋水泥的协奏曲,这里需要有灵动的东西存在,或许这种有序的摆摊设点可以少许增加点灵动。在城市整改过程中,或多或少会有问题的出现,但单堵是没有用的,不如“疏而导之”,带动的可能还有旅游者的好奇心。上海沪西清真寺,周围人知道的不多,但每到星期五,在清真寺旁的一条街道上便会摆满各类清真食品,应有尽有。这种摆摊设点的方式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享受清真的饕餮盛宴。
我国是人口大国,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的人口越来越多,城市的魅力逐步展现。在用旅游带动一方经济发展的时候,不必苛求同一,同步前进;不必用自己的不足赶超其他城市的优点,展现自我同样重要;不必认为高楼林立就是幸福,居民认为幸福才是一座城市的幸福。
主要参考文献:
[1]邓国军,蓝海.古代“和而不同”思想的内涵演变及其社会价值[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8(2).
[2]邵培仁,姚锦云.和而不同交而遂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6(6).
[3]宋振春,李秋.城市文化资本与文化旅游发展研究[J].旅游科学,2011.25(4).
[4]王瑜,吴殿廷,朱桃杏.论旅游开发中的“和而不同”——以丝绸之路为例[J].人文地理,2011.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