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念,魏纯玲,蒋世双,陶武,唐泽
急性肝损伤是指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发生的肝细胞损伤[1]。目前,我国急性肝损伤患者主要以药物性肝损伤为主,且发病率逐年增加[2]。研究表明[3],莲心碱对肝脏有保护作用,可清除氧自由基、减轻脂质过氧化损伤。甲基莲心碱属于莲心碱的一种,其可以有效清除氧自由基[4]。目前,国内少有关于应用甲基莲心碱治疗急性肝损伤的研究。本研究采用D-半乳糖胺/脂多糖诱导昆明种小鼠急性肝损伤,通过测定小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氨肽(GSH)、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观察了甲基莲心碱对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对其机制进行了初探,以期为急性肝损伤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1 动物、仪器、药品与试剂 80只昆明种雄性小鼠购于重庆市实验动物中心【动物许可证号:SCXK(渝)2016-0001],SPF级,8周龄,体质量 15~25 g,实验前适应性饲养1 w。Allegra25R高速冷冻离心机(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公司),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日立公司)、UV1800紫外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公司),ELx800酶标仪(美国BioTek公司)。甲基莲心碱(HPLC≥98%)、脂多糖、D-半乳糖胺(大连美仑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检测ALT、AST、SOD、MDA、GSH、TNF-α、IL-6和IL-10试剂盒(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
1.2 急性肝损伤小鼠模型构建[5]将8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小剂量甲基莲心碱组和大剂量甲基莲心碱组,每组20只。给予正常组和模型组小鼠生理盐水灌胃,在小剂量甲基莲心碱组和大剂量甲基莲心碱组小鼠,分别给予100 mg.kg-1和300 mg.kg-1甲基莲心碱溶液灌胃。在模型组、小剂量和大剂量甲基莲心碱组小鼠,在末次给药后1 h,按0.2 mL/10 g体积给予脂多糖(40 μg.kg-1)和 D- 半乳糖胺(600 mg.kg-1)腹腔注射,构建急性肝损伤小鼠模型。观察小鼠造模后表现,并给予少量水和饲料,12 h后进行实验取材。
1.3 观察与检测和检查 造模12 h后,每组取10只小鼠,摘眼球取血。离心后取血清,行有关检测。取血后,处死小鼠,解剖并取肝脏,制备切片,观察其病理学变化。在每组剩余10只小鼠,观察存活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23.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对服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Newman-Keuls检验。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各组小鼠存活率的差异。检验水准为α=0.05。
2.1 各组小鼠血清ALT和AST水平比较 与正常组比,模型组、小剂量甲基莲心碱组和大剂量甲基莲心碱组小鼠血清ALT和AST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甲基莲心碱处理组动物血清ALT和AST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大剂量甲基莲心碱组小鼠血清ALT和AST水平均显著低于小剂量甲基莲心碱组(P<0.01,表1)。
表1 四组小鼠血清ALT和AST水平(±s)比较
表1 四组小鼠血清ALT和AST水平(±s)比较
与正常组比,①P<0.05;与模型组比,②P<0.05;与小剂量甲基莲心碱组比,③P<0.05
只 ALT(U/L) AST(U/L)正常组 10 65.3±16.5 127.1±25.3模型组 10 272.4±42.8① 497.2±62.1①小剂量甲基莲心碱 10 198.6±39.2①② 327.9±60.6①②大剂量甲基莲心碱 10 138.8±28.9①②③ 223.0±45.5①②③
2.2 各组小鼠血清SOD、MDA和GSH水平比较 与正常组比,模型组、小剂量甲基莲心碱组和大剂量甲基莲心碱组小鼠血清SOD和GSH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血清MDA水平显著升高(P<0.01);甲基莲心碱处理组小鼠血清SOD和GSH水平显著高于(P<0.01),而血清MDA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大剂量甲基莲心碱组小鼠血清SOD和GSH水平显著高于小剂量甲基莲心碱组(P<0.01),而血清MDA水平显著低于小剂量甲基莲心碱处理组(P<0.01,表2)。
2.3 各组小鼠血清TNF-α、IL-6和IL-10水平比较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剂量甲基莲心碱组和大剂量甲基莲心碱组小鼠血清TNF-α、IL-6和IL-10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甲基莲心碱处理组小鼠血清TNF-α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大剂量甲基莲心碱处理组小鼠血清IL-6和IL-10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大剂量甲基莲心碱处理组小鼠血清TNF-α、IL-6和IL-10水平与小剂量甲基莲心碱处理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 3)。
表2 四组小鼠血清SOD、MDA和GSH水平(±s)比较
表2 四组小鼠血清SOD、MDA和GSH水平(±s)比较
与正常组比,①P<0.05;与模型组比,②P<0.05;与小剂量甲基莲心碱组比,③P<0.05
只 SOD(U/mL) MDA(mol/L)GSH(μmol/L)正常组 10 92.4±7.4 4.0±0.8 33.0±2.9模型组 10 37.5±6.2① 9.2±1.4① 11.8±2.7①小剂量甲基莲心碱 10 61.8±5.5①② 7.6±1.2①② 20.4±2.2①②大剂量甲基莲心碱 10 82.5±7.3①②③ 6.1±0.9①②③ 26.6±2.8①②③
表3 四组小鼠血清细胞因子水平(pg/ml,±s)比较
表3 四组小鼠血清细胞因子水平(pg/ml,±s)比较
与正常组比,①P<0.05;与模型组比,②P<0.05
只 TNF-α IL-6 IL-10正常组 10 440.2±52.5 100.6±19.8 81.0±8.4模型组 10 587.6±48.9① 153.4±18.0① 96.4±9.7①小剂量甲基莲心碱 10 511.2±50.4①②136.6±18.4① 104.3±9.8①大剂量甲基莲心碱 10 489.0±46.3①② 122.1±18.8①② 110.5±10.1①②
2.4 各组小鼠肝组织病理学表现的变化 正常组小鼠肝组织细胞排列规则,无炎性细胞浸润或细胞坏死;模型组小鼠肝组织炎性细胞浸润明显,肝细胞呈灶性坏死;小剂量甲基莲心碱处理组小鼠肝组织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细胞排列较混乱;大剂量甲基莲心碱处理组小鼠肝组织病变减轻,仅有小部分炎性细胞浸润(图1)。
图1 各组小鼠肝组织病理学表现(HE,400×)
2.5 实验组动物存活率比较 模型组小鼠12 h存活率为60.0%,24 h存活率为10.0%;小剂量甲基连心碱处理组小鼠12 h存活率为80.0%,24 h存活率为50.0%,而大剂量甲基莲心碱处理组小鼠12 h存活率为90.0%,24 h存活率为70.0%(图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图2 三组小鼠存活率比较
磷酸尿苷对维持肝细胞结构和功能有着重要的作用[6],D-半乳糖胺能够降低肝细胞内磷酸尿苷含量[7]。脂多糖可激发机体免疫系统,进而释放大量的炎性细胞因子,阻碍肝脏微循环,引发肝脏缺血、缺氧和氧化应激反应等,引起肝损伤[8-9]。本研究通过观察模型组小鼠存活情况,得知24 h内死亡10只,存活率仅为10.0%。同时,血清ALT和AST水平急剧升高。进一步观察肝组织病理学表现发现,肝组织细胞排列混乱,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肝细胞呈现灶性坏死。以上结果表明,本次通过D-半乳糖胺和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小鼠模型制备成功。
给予小鼠甲基莲心碱预处理后,其血清ALT和AST水平降低,肝组织病理学切片观察显示肝损伤情况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而小鼠存活率也得到明显提升,提示应用甲基莲心碱对于D-半乳糖胺和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当机体处于氧化应激状态时,会发生脂质过氧化,血清MDA水平升高[10]。本研究模型组小鼠血清MDA水平急剧升高,表明其氧化应激程度较高。SOD可催化超氧阴离子分解,产生氧气和过氧化氢[11]。GSH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底物,能反映机体抗氧化和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其与抗氧化酶共同作用,减弱氧化应激损伤[12,13]。本研究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血清SOD和GSH水平降低,表明其肝脏内发生了剧烈的氧化应激反应,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14-16]。给予甲基莲心碱灌胃处理的小鼠,其血清MDA水平显著降低,而血清SOD和GSH水平显著升高,表明甲基莲心碱可有效抑制肝脏内氧化应激反应,有效保护肝脏损伤。有研究[17,18]显示,在肝脏发生急性损伤时,机体释放大量的TNF-α和IL-6等炎性细胞因子,促进炎性细胞浸润,导致炎性反应更趋严重。IL-10具有抗炎作用,能够直接抑制TNF-α生成,间接抑制IL-6生成[19,20]。本研究发现,甲基莲心碱能够降低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TNF-α和IL-6水平,升高IL-10水平,其结果说明甲基莲心碱还可以调节炎性因子的释放,进而发挥保护肝脏作用。
综上所述,甲基莲心碱可抑制氧化应激反应,有效保护肝脏损伤,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MDA、TNF-α和IL-6水平,升高SOD、GSH和IL-10水平有关。下一步我们将检测小鼠肝组织SOD、GSH、MDA、TNF-α、IL-6和IL-10 mRNA水平,进一步从基因水平研究甲基莲心碱保护肝脏的分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