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梦姝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随着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成功申办,越来越多的冬季项目进入国人的视野。2022年冬奥会的竞赛项目将设置7个大项(冰球、冰壶、冬季两项、滑冰、滑雪、雪车及雪橇)、15个分项。截至2014年,7个竞赛大项中,只有雪车、雪橇2个大项是我国从未开展过的。雪车、雪橇2个大项共设雪车、钢架雪车、雪橇3个分项,3个分项使用同一条赛道。2015年,中国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成立了雪车雪橇部,并相继成立了中国雪车队、中国钢架雪车队及中国雪橇队。填补了我国冬奥项目在雪车及雪橇2个大项上的空白。
本文以冬奥会中雪车大项下的钢架雪车分项为研究对象。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以“钢架雪车”为关键词仅可以检索到1篇期刊论文,通过查阅国外网站及国际雪车及钢架雪车联合会获得相关文献资料。
1.2.2 实地考察法 笔者作为2016—2017赛季钢架雪车国家队随队德语翻译,前往瑞士、德国等国家,通过实地田野调查、直接参与训练及观察大型比赛,获得直观的第一手资料。
1.2.3 访谈法 笔者以联合会官员、国家队领队、外教为访谈对象,获得真实可靠的资料。
2.1.1 钢架雪车项目起源 钢架雪车项目起源于19世纪末的瑞士小镇圣莫里茨,是在一种名叫“克雷斯塔”的游戏中衍生出来的。19世纪,阿尔卑斯山区的居民已普遍使用平底长雪橇作为运输工具。20世纪80年代,在圣莫里茨度假的英国人发明了一种坐在平底长雪橇上溜滑竞速的游戏,风靡一时。最初,这群英国人在镇里的马路及山间的小路上进行比赛,1884年,在此度假的人和当地居民一起在圣莫里茨与切莱里纳之间建造了1公里多长的雪道用来进行溜滑游戏,同时发明了“克雷斯塔”这项比赛。比赛要求参赛者采用头冲前,俯卧在雪橇上的姿势进行滑行,最快到达终点的参赛者获胜,这也是现代钢架雪车最核心的规则。
2.1.2 钢架雪车与冬奥会 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前,钢架雪车在冬奥会中一直是饱受争议的项目。钢架雪车在1926年就被国际奥委会列为冬季奥运会的比赛项目,男子钢架雪车在1928年举办的第2届瑞士圣莫里茨冬奥会中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然而,由于当时的冰橇设计技术尚不完善,竞赛的危险系数较高,在后来的冬奥会中被迫取消。直到20年后,第5届冬季奥运会再次回到瑞士,男子钢架雪车项目再次被列为竞赛项目。来自5个国家的13名运动员参加了钢架雪车项目的比赛。但是此届奥运会结束后,钢架雪车再次从竞赛项目中被取消。1948—2002年,历时54年,钢架雪车再次回到冬奥会,女子组的比赛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并保留至今。截至2010年索契冬奥会,获得奖牌的国家主要分布于欧洲和北美洲。其中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拉脱维亚、瑞士、奥地利等冰雪项目强国在钢架雪车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2.2.1 国际雪车与钢架雪车联合会 受国际奥委会承认的、在世界范围内管理钢架雪车项目的非政府机构为国际雪车与钢架雪车联合会(英文全称:International Bobsleigh and Skeleton Federation), 其 前身是于1923年11月23日在法国巴黎成立的国际雪车与平底雪橇联合会。国际雪车与钢架雪车联合会负责管辖雪车及钢架雪车项目的技术和行政管理工作。
2.2.2 赛道 钢架雪车与雪车、雪橇共用一条赛道。目前世界上共有16条赛道,大多位于欧洲和北美地区,亚洲只有2条。北京冬奥会延庆赛道正在设计和修建当中。赛道全长在1.3~2km之间,起终点落差在100~130m之间,弯道数量在14~20个之间。最初的赛道使用自然雪、利用山区的地形特点建造,受天气、降雪、地形等因素限制。世界第一条赛道位于钢架雪车的故乡瑞士圣莫里茨。20世纪60年代,随着项目的发展,工程师们开始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赛道,并加入制冷管道。在赛季来临时,只需要在现有结构上浇筑水并冷冻就可以实现赛道的搭建。第一条使用机器制冷的人工赛道位于德国国王湖,改造完成于1969年。
2.2.3 冰橇 现代钢架雪车项目使用的冰橇与阿尔卑斯地区居民运输用的平底雪橇十分相似,与我国东北地区冬季使用的爬犁十分类似。钢架雪车用的冰橇主要由橇板、橇鞍、橇韧3部分组成。橇板以钢结构为支撑,以玻璃纤维为主要材料制造。橇板两侧的前后各有一对突出的钢制保险杠,以在滑行过程中保护选手及冰橇。表面有一对固定的橇鞍,出发时,选手手握橇鞍上的把手进行助跑,通过出发计时点后跳上冰橇并将身体固定在鞍内开始滑行。橇板下方,与冰面接触的是高度剖光的橇韧,与滑冰原理类似。钢架雪车因橇上没有刹车装置,比赛完成后,通过赛道终点向上的斜坡、积雪、海绵板等达到减速效果。为保证比赛的公平性,国际雪车与钢架雪车联合会对冰橇的长度、高度、橇韧间距、重量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2.2.4 运动员装备 国际雪车及钢架雪车联合会规定,为保证运动员在训练及比赛中的安全,必须要穿戴保护头颈的头盔、专用手套、特制紧身衣。同时,钢架雪车运动员所穿的钉鞋也是针对项目特制的。钉鞋的鞋底前1/3的区域像刷子一样布满
了直径小于1.5mm,长度不超过5mm且总数不超过250个的小钉子,这可以帮助运动员增强在起跑阶段的抓地力,帮助冰橇获得初速度,同时在滑行过程中,可以通过脚尖轻点地面改变方向。
2.2.5 技术特点 钢架雪车在竞技时可以分为2个阶段:起跑推橇阶段及滑行阶段。在起跑阶段,运动员手扶把手,助跑20~30m后,跳上冰橇。运动员的目标之一即是在起点阶段,利用最大力量和最快的奔跑速度,以帮助冰橇获得较快的初速度。一般来说,经过前50m的推橇阶段,雪橇可以在5s内达到40km/h左右的初速度。对滑行技术水平相近的运动员来说,推橇阶段的初速度将是拉开比赛时间的巨大影响因素。在滑行阶段,选手跳上冰橇后,趴在橇上,头部向前,双手置于身体两侧,通过头部、肩膀、膝盖和双脚来控制橇的走向。钢架雪车最快时速可达到150km/h。项目的主要竞赛技巧是在过弯时选择最佳线路以保证过弯质量节省时间。因此,钢架雪车运动员需要在训练中通过一次次的滑行探索适合自己的最佳线路。
我国第1支钢架雪车国家队于2015年10月由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牵头组建,由冬运中心雪车雪橇部进行队伍管理。采用跨界选材的选拔方式,主要从田径中“全能及短跳项目”、重竞技中的“举摔柔”、橄榄球项目中选拔。第1任主教练为加拿大籍。此项目在我国尚未普及,大众对此项目的了解程度很低,同时,进行钢架雪车项目的门槛较高,几乎没有普通大众可以参与此项目。
钢架雪车项目是冬奥会中雪车大项下的分项之一,是冬奥会的正式比赛项目。起源于19世纪末的瑞士。现代钢架雪车项目在场地、器材等方面具有较高的要求。国际雪车与钢架雪车联合会是受国际奥委会承认的、在世界范围内管理钢架雪车项目的非政府机构。目前,美国、德国、加拿大、瑞士、奥地利、俄罗斯、拉脱维亚等欧美国家为钢架雪车强国。钢架雪车项目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需要进一步的普及和发展。
[ 1 ] 高凡.中国钢架雪车队运动员技术问题分析及训练方法创新——以耿文强和杨丹霞为例[ J ].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2017,4(1):77-83.
[ 2 ] 邱招义,陶永纯,周瑾,等.我国2022冬奥会战略选择及项目布局的研究[ 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39(9):126-131.
[ 3 ] 李圣鑫.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全景分析[ J ].运动,2012(9):1-3.
[ 4 ] 边军.现代雪橇运动简介[ J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1985(2):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