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理论指导实践的今天,教育的新观念、新理论日新月异,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把握好课堂教学已成为新课改的核心问题。新课程教育理念的核心是把课堂教学主体的角色还给学生。它不光是课堂教学,还包括学校的学籍管理、学生的选课对课程的要求、按照知识体系来编写教材等等。它不是一个完全创新的东西,是对以前的教育的总结,并且结合国外先进教育理念融合而成,由我们国家教育专家提出来的所谓“新课程理念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新课程;课堂教学;自学能力
由于新技術的飞速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飞快发展,我们的教学模式必须要改变。那么课堂教学怎样来改变呢?首先要调整老师的心态,还有职业态度,最重要的是改变课堂教学。原来的课堂教学是一支粉笔、一本书就可完成任务。当前的课堂教学要求老师们必须学会信息技术,因为老师们使用的是交互式的电子白板,它是一个非常好的教学设备。它的最大优势是:给我们课堂带来一种互动性。也就是说老师直接与电子白板互动,操作进来非常方便,绝不是一个显示,绝不是一个黑板,它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有哪些呢?
一、 角色转换
课堂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主体,老师是引导者。传统的课堂教学老师是主讲教师,老师滔滔不绝讲得非常好,但是评课时会不合格,为什么呢?因为教育理念不对,老师变成主讲教师了,没有按照新课程理念去讲,新课程是不让讲,学生所学的知识不是通过讲学会的,而是在老师的安排下、带领下学会的。比如:一节课老师应该设计这节课的目标是什么?要让他们掌握哪些知识?让他们在老师的安排下一步一步地完成目标,决不是给他讲,而是在老师的安排下他们自己学会的。也就是上课时把主要问题抛出来,把这节课要学的知识分解成几个环节,不给他答案,老师找好学习资源和硬件资源,安排学生自学。自学后老师再检测是不是会了,怎样检测?老师提问让他答,答的过程中有可能不准确,不准确让其他同学补充,如还不正确,老师再正确地引导。等所有同学都把这个环节的知识掌握了,老师再把下一个环节的问题抛出来,接着让同学继续这样学。是让学生先学老师再教,让他们觉得知识是由自己获取的,培养他们一个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二、 恰当的创设教学情景
创设教学情景主要目的是为承载教学内容服务。主要解决两类问题,一类是刚上课时,学生注意力还没有集中在课堂上,老师可以创设一个小情景,把要学的问题抛出来,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这堂课上来。还有一类是创设大情景,比如这节课比较枯燥,学生不爱听,记不住,不好理解。这时就要创设大情景,整堂课都是大情景,给他们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但是情景必须是真实的,不能胡编乱造,才能感动人。
三、 互动
互动是电子白板的用途,作为老师来讲要有对视频、音频加工处理和裁剪的能力。课堂客户要有互动性,可以分组讨论,在课堂讨论中,老师既不能彻底放手让学生漫无边际地自由讨论,也不能去主宰讨论,抑制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创造性,要合理地组织引导。并且要给予学生充足的自由讨论时间,环环相扣,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内在潜力,这样课堂上才有可能出现激烈的争辩,引发精彩的奇思妙想。也可以由老师合理地设计教学达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不管什么样的互动方式,我们的目的都是有利于教学、有利于学生获取知识能力的提升。
四、 培养自学能力
古人云:“授人以鱼,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我们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教会他们如何主动地掌握知识的技能。自学能力的培养跟学段、年龄、起点没有关系。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非常重要。在上课时即使老师知道答案也不能告诉他们,尽量让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将来不用老师教也会学到很多知识。
自学是一种学习模式。老师要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特别是小学老师制作课件中的一些动画很能说明问题,所以自学能力、学习习惯的培养,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
五、 老师要做一个高效性的老师
老师要做一个高效性的老师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对课程、课型要了解。平常上的课是常态课,按新课程理念上课时,可分为三个环节,中间学习十几分钟,老师引导每个环节5分钟,常态课主要任务是把学生培养好,把学生教会。另一种是公开课,公开课有两类:一类是研究性的公开课;一类是示范性的公开课。这个课型的教学设计特殊,体现老师尽可能多的本事,在这节课展示出来,所以对教师有一个特殊要求:有利于展示本事的内容,有利于尽可能多地展现教学能力,还要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还要让学生自己学这节课的知识。这种课设计教学环节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按照新课程环节一定要把时间变短,把问题变小,过一、两分钟问题解决了就进行下一个环节。新课程要求提高课堂效率,每一句话都要想好,不说废话,节约时间,最关键的是对教材的消化,老师要对教材深加工。教材有很大的加工处理空间,教材应精讲精练,精讲时老师必须对教材非常熟,精练仍是老师多做工作,老师把题选出来。提高课堂效率除了从语言表达、讲话上节约时间,最主要的是从处理教材上去节约时间。
参考文献:
[1]陈燕.问题导向式教学的模式构建[D].西南大学,2013.
[2]杨志娟.民族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适切性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
作者简介:
许锦玲,四川省南充市,四川省仪陇县马鞍镇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