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研究

2018-07-16 11:28吴晓明
读天下 2018年5期
关键词:高效初中语文课堂

摘 要: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与课堂有效性密切相关,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是学生提高难度较大的一门学科,原因在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效率有待提高。本文主要从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注重营造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积极情绪、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四个方面讨论了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途径。

关键词:课堂;初中语文;高效

高效课堂是指用最小的教学投入带来最大的教学收益,现代教学理念要求教师注重提升课堂有效性,开展高效率教学。传统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学生兴趣不足的同时教师负担又重,课堂效率不高。改善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就必须从构建高效语文课堂入手。构建高效课堂首先需要教师提升自身专业素质、以专业化手段营造良好课堂氛围、充分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师生良好互动,同时还要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确保语文课堂高效、科学,保证学生学习效果改善、成绩提升。

一、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体系的逐步完善,教师的个人素质在教学效率提升过程中的作用日益显著。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该注重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明确分析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不断加强学习。教师的专业知识储备和综合能力水平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因此一线教师要注重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积累,多阅读教育有关书籍,借鉴优秀教师的优秀经验,在实践中重视自身专业能力不断提升。

以教师自身的亲和力为例。教师自身的亲和力是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亲切和蔼的教师往往能够更容易得到学生的喜爱,学生也更倾向于和亲切和蔼的老师进行交流。语文教师只有具备足够的感染力,才能在课堂上将自己的热情与饱满的情绪传递给学生并带动学生积极学习。因此,教师应该多和学生沟通,以平等的身份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用专业的教育技巧带动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发展开放性思维。

二、 注重营选课堂氛围

高效的语文课堂就是在有限的课时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的功能,最大程度地完成教学目标,实现教育和教学的多方位结合。因此,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就要营造最适合的课堂氛围。首先,营造良好课堂氛围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采用趣味性导入、多媒体设备应用等方式避免语文课堂出现枯燥呆板的氛围。教师也要对氛围构建予以足够的重视,在教学准备工作中对这一环节作具体安排。其次,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也是有效课堂氛围构建的关键步骤,教师应该将知识点贯穿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中,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思考能力,使课堂氛围生动活泼。最后,在教学手段的选择方面,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对其行为习惯、喜好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对传统教学手段加以创新,使每一节语文课都有针对性,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例如,在学习到《故宫博物院》这一课的时候,老师可以登录到故宫的官网,在官网中找到“全景故宫”这一板块,在这一板块中既可以看到故宫的平面地图,也可以点击具体的某一宫殿查看具体镜像。且这些镜像是360°高清全景,学生可以看得很清晰,因此当学生看到这些图片的时候,便很容易提起对课文的兴趣,整个课堂的氛围便被调动起来。另外,在教学中学生先大概地看下平面地图,与课文中各个宫殿的描述对上,将文字转化为具体的空间、画面的直观认知,这样无形中便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压力,从而使整个学习氛围更加轻松。

三、 调动学生积极情绪

教师教科效果的决定因素在于学生的配合程度,只有师生之间默契配合,教学工作才能有效果。而初中生正处于容易叛逆的青春期,其自身对是非对错的判断还存在较强的主观性。因此,教师要采用合适的手段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语文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从而提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例如,语文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将知识性教学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置身于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环境中,从而使其愿意主动接受教师讲授的知识。可以说,将兴趣培养与教学相结合是构建高效语文课堂最有效的手段之一。除此之外,教师要对学生的反应留心观察,及时把握学生的兴趣点,并展开进一步探究。倘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准确定位学生的兴趣点,就会将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一带而过,学生容易产生不满足感,最终导致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高。因此,教师需要合理把握教学节奏,准确定位学生的兴趣点,围绕这一兴趣点对学生加以引导,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比如,在学习到《水调歌头》的时候,要求学生全文背诵,很多学生觉得背诵很难,这时如果老师引入王菲演唱的《水调歌头》,就能够很好地调动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很快地将诗词背诵下来。另外,最近央视《经典咏流传》成为热点话题,很多学生对此也非常感兴趣,对此老师可以根据教材精选一些节选,让学生观看,从而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那些经典诗词,还可以借助嘉宾的演唱更快地记忆这些诗词。

四、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始终处于教学过程的主导地位,在教学节奏的把控、教学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手段的选用等方面拥有绝对的决定权。然而,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教学的根本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所以,现代教育理念重新确认了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角色:教师应作为引导者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加以指导和监督,而學生在教学过程中具备主体地位。换言之,一切教学活动都要围绕学生展开,最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为目标。

要确认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首先要多鼓励学生参与课堂实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主动与教师进行交流沟通,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只有让学生主动思考才能将语文知识内化于心,形成学生自己的见解和学习成果;最后,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重点,语文教学内容繁多,如果一味地全面讲述易导致学生无法把握重点,所以教师要选择重点内容进行精讲、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使其分析和思考能力进一步提高。

五、 结语

语文学科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基础学科,只有具备良好的语文能力,学生学习其他科目才有可能。同时由于学科的特殊性,语文课堂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这需要教师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为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效率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陈武红.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误区及改善对策分析[J/OL].中国培训,2018.

[2]谢颖新.初中语文教学中打造高效课堂的对策研究[J].学周刊,2016(33):84-85.

作者简介:

吴晓明,四川省甘孜州,得荣县教育局教研室。

猜你喜欢
高效初中语文课堂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欢乐的课堂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打造务实、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写字大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