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阶段,对于学生而言,拥有合格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提升学习效率,培养学习思维能力,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因此,教师应该重视学生自主学习以及探索能力的提升,改变固有教学策略,创新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提升能力。而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能够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对于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意义,理应受到教师的重视。本文从注重引导、进行设计学案等几个方面浅要论述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开展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策略,以期为广大教师提供建议。
关键词:高中化学;学案导学;应用策略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教育事业也取得了极大的进步,单单追求学生知识水平的提升已不能满足学生成长为人才的需要,培养学生各项能力,帮助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已成为社会各方面的共识。高中阶段,学生学习任务繁重,拥有合格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极大程度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更好地掌握知识。而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合理开展学案导学教学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应该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重视学案导学在课堂教学中的开展,帮助学生打下结实的知识基础。
一、 注重引导,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中阶段,学生学习任务繁重,学生往往疲于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很难对新颖的教学方法产生较为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在开展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时,应该注重学案中引导环节的优化,提升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例如,在学习《金属及其化合物》,教师便可以这样设计:大家都知道,金属在平时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铁、铜、铝等金属,我们的生活用品都能发现它们的影子,那么,这些金属以及与他们相关的化合物到底具有什么样的性质,才能够被人们利用呢?下面让我们通过学案来进行学习。这样通过学生熟悉的事物进行引导,能够极大程度提升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以积极的态度进行学案学习,從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当然,除了在学案中加入导入环节,教师在课堂教学开始前也应该适当进行引导,确保学生能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跟上教师的教学节奏,获得更好地学习效果。
二、 精心设计学案,明确学习目标
高中阶段,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和相关学习意识,因此,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理应成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因此,教师在进行学案导学时,应该进行设计学案,明确学习目标,帮助学生制定短期内的学习计划,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提升自身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相关意识。例如,教师在设计学案时,首先应该表明教学目标,本节课的重点以及难点、基础知识的总结等,这样能让学生在第一时间认识到本节课学习的重点,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而在学案后半部分,教师则可以设计巩固练习、拓展迁移以及我的疑问等化解,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能适当进行拓展,同时也能够引导学生将自身疑问提出来,积极完善自身。这样既能够帮助学生以较好的态度进行学案学习,同时也能够保障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并能够引导学生查漏补缺,完善自身。
三、 重视合作探究,提升学生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个领域的分化越来越精细,同时精通于每个领域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对于一个人才而言,不但需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以此来提升自身的竞争能力,同时也应该具有合格的合作能力,在完成跨领域的任务时能够积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目标。因此,教师在开展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时,应该注重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帮助学生为日后的发展攒下资本。例如,教师在设计学案时可以加入合作探究环节,引导学生同他人进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在学《元素周期律》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预习,并合作进行探究,探讨元素周期律具有哪些性质和特点,并总结出来时。学生在进行探究时,常常先自行探究,总结出一部分规律,然后与他人交流,互相补充,最终趋于完善。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同时也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合作能力与意识。
四、 注重学案评价,引导学生完善自身
高中阶段,对于学生而言,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对于提升学生总体成绩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于学生日后的学习与发展也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教师在开展学案导学时,应该注重对学生的评价工作,帮助学生完善自身,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例如,在学生完成学案的练习环节后,教师便可以进行批改,然后根据成绩来进行评价,对于成绩不够好的学生,教师不能一味地进行批评,挫伤学生自信心,影响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而是应该积极鼓励,引导学生查找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与错误,并寻求解决办法,完善自身。而对于成绩好的学生,教师应该积极表扬与鼓励,使学生获得极大程度地满足感,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获得进步。
五、 适当拓展,拓展学生知识面
高中阶段,学生具有相当成熟的学习能力,在教学中仅仅注重教材知识的教学显然不能够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注重适当拓展,拓展学生的知识储量,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例如,教师在进行学案教学时,便可以在学案上设计拓展环节或者知识迁移环节,引导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后积极发散思维,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拓展,解决问题。当然,教师应该注意拓展环节对于学生的难度,不能过于简单,起不到应有的效果,也不能过于困难,挫伤学生积极性,影响学生学习效果。而对于部分拓展题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合作进行探究,与他人积极进行合作,互相交流,一起进步。
六、 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化学课堂上合理开展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以及探索的意识,帮助学生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为日后的学习以及发展提供资本。教学实践表明,高中阶段,学生学习任务繁重,教师在开展教学策略时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教师应该具有足够的耐心,改变传统教学策略,将提升学生各项能力,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作为教学中的重点,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刘桂森.学案导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学,2016(7).
[2]宋凡凡.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D].南京师范大学,2015.
作者简介:廖炳炎,福建省龙岩市,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河田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