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分析

2018-07-16 11:40王燕蒋雪玲
健康大视野 2018年5期
关键词:检验结果准确性影响因素

王燕 蒋雪玲

【摘 要】目的:探究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方法:对106例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进行分析,对其检验结果准确性影响因素进行总结。结果:在106例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中,其中有9例血液生化标本检验不合格,不合格率为8.5%。其中5例(4.7%)不合格的原因为血液标本采集方法不当,3例(2.8%)不合格原因为抗凝剂与血量比例不合理,1例(0.9%)不合格原因为血液标本保存不当。结论:在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分析过程中影响检验准确性的因素较多,在临床中需要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便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降低不良因素的影响,促使生化检验结果准确率的提高。

【关键词】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检验结果;准确性;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446.11

【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8)05-082-01

近些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临床生化检验技术也得到显著发展,并作为一项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得到了人们的广泛重视。但有研究显示,在标本的采集、处理、分析报告等环节,有可能出现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及准确性造成不利影响的因素,不但降低了医疗工作的质量,而且也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治疗[1]。由此可见,为进一步促进临床检验质量及医疗水平的有效提升,就需要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受到的相关影响因素展开分析,并总结其相应解决对策[2]。在本次研究中,对106例临床生化检验标本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106例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进行分析,入选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其中男性64例,女性42例,年龄在24-73岁之间,平均为(52.3±3.6)岁。所有检验标本由护理人员送检。

1.2 方法 检验科需要对血液标本进行检查与核对,并对各个科室申请的检查项目进行分析,对血液标本进行仔细观察,了解标本的具体采集时间,对标本量进行了解。所有入组对象均需要采集5ml的肘静脉血,部分入选者在晨间空腹状态下对其静脉血进行抽取,并对输液的另一侧采集标本。其他入选者在其他时间采集血液标本,选取输液的同一侧采集标本。可以将标本放置在玻璃管中,并对其进行反复洗涤,之后将其放置在抗凝管中。采用专用的血液标本检验仪器对其进行测定,严格按照无菌要求来完成,并对检验结果进行详细分析。

2 结果

在106例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中,其中有9例血液生化标本检验不合格,不合格率为8.5%。其中5例(4.7%)不合格的原因为血液标本采集方法不当,3例(2.8%)不合格原因为抗凝剂与血量比例不合理,1例(0.9%)不合格原因为血液标本保存不当。

3 讨论

临床在开展常规生化检验过程中,各环节都有可能出现对检验结果可靠性、准确性造成不利影响的因素,进而大大降低医疗工作质量及患者治疗效果。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改进,血液标本检验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且在疾病诊治中具有重要作用[3]。因此,需要重视临床血液生化检验结果。但是在临床生化标本检验中,其检验结果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从而导致检验结果不准确,还需要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制定有效的优化对策,从而提高检验准确率[4]。

3.1 对标本采集方法不当因素进行分析 在本次研究结果中,标本采集方法不当引起的检验结果不合格概率较高,在标本采集的时候,会受到几个因素影响。首先,采血时间。血液标本通常需要在早晨空腹6-12小时之后采集,其主要是由于空腹时间超过12小时,身体内的蛋白与转铁蛋白等物质成分会下降到正常水平以内,而胆红素等代谢物质会明显上升,这些变化均会影响到检验结果。在早晨空腹6-12小时的条件下,受检者还需要抽血前静卧1小时,禁烟禁酒,在抽血前2天需要禁止使用香蕉、茄子、咖啡、茶等食物,避免剧烈运动。如果没有按照以上要求来完成,会导致检验结果受到影响[5]。其次,止血带使用方式。采血部位需要选择在肘正中静脉位置,避免选择在其他较细的静脉中,其主要目的是避免血量不足。止血带压迫止血在1min以内,超过1min会导致大静脉血流受阻,从而增加毛细血管压力,较小相对分子量物质会进入到组织液中,会影响到血液标本。如果止血带压迫时间较长,会导致血液成分缺氧而增加,使得检验结果不准确。在采血技术方面,需要熟练掌握相关技巧,准确定位针,避免挤压穿刺部位。

3.2 抗凝剂与血量不合理影响因素分析 在标本送检前,需要对血液标本加入抗凝剂,以便避免血液凝结。在不同血液标本中,抗凝剂的使用会有所差异,例如钙凝血及不能对多价金属离子进行检验,含有少量凝块的抗凝血样不能对凝血酶进行测定。抗凝剂与血量的比例需要重点分析,确保比例合理,他一边提高检验准确率。在本次研究中,有3例检验不合格由于该原因引起的,需要对其加以重视。

3.3 血液标本保存不当因素分析 如果无法对血液标本送检,需要对血液标本进行妥善保存,通常需要在4℃恒温环境中保存不超过1周的时间,在室温环境下,保存时间在4小时以内。如果超过4小时,会导致血小板平均容积不断上升,血糖会下降,血小板、白细胞、红细胞计数会显著减少,会对检验结果准确率造成影响。因此,需要对其保存方法进行熟练掌握,严格按照要求来保存。

综上所述,在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分析过程中影响检验准确性的因素較多,在临床中需要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便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降低不良因素的影响,促使生化检验结果准确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刘凤玲,沈容华,董兰梅.血液标本采集方式等因素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分析[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6,13(11):612-613.

[2] 刘宇.临床血液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J].当代医学,2016,22(11):827-828.

[3] 姚孝明.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对检验结果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7(02):243-235.

[4] 黎莉.血液标本采集相关因素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17(10):117-118.

[5] 田江珍,杨双.不规则采集血液标本影响检验结果的原因分析和防范措施[J].当代护士(综合版),2013,33(19):122-123.

猜你喜欢
检验结果准确性影响因素
药物对临床医学检验结果的影响探究
溶剂残留量检验结果影响的重要因素分析
单手肩上投篮支架式教学与传统教学对比
美剧翻译中的“神翻译”:准确性和趣味性的平衡
临床血液生化检验标本分析过程中影响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因素
论股票价格准确性的社会效益
超声引导在肾组织活检中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