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计算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校都已将计算机引进课堂教学。在具备一定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教师努力下,多媒体计算机以其强大的功能,运用图像、动画、声音、文字信息等,展现化学教学中基础知识,模拟微观世界的粒子运动,演示危险性较大的实验,增加了课堂信息量,启发学生的思维,优化了课堂结构,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推动了课堂教学的改革。
关键词:初中化学;多媒体教学;运用
随着课程的改革,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多媒体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多媒体以其图像清晰,动态感强,信息量大,交互灵活的优势,参与到教学中,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活跃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想象力,而且在提高课堂效果,优化课堂结构等方面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下面,就我在化学教学实践工作中多媒体的运用浅谈几点体会。
一、 提高学习兴趣
传统教学注重知识的灌输,在教学手段上比较单调,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极易产生疲劳和厌倦感,学习兴趣自然会受到一定影响。而多媒体教学的使用文字和图形、动听的声音、精彩的动画和视频的视听信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按认知学习理论的观点,人的认识不是外界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外界刺激与人的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产生的,所以化学课堂教学必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使其获得有效的认知。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画面的不断切换和信息量的大幅度增加,直观而节省板书或画图时间,使课堂中不会出现空白现象,学生的情绪也就始终处于一种亢奋状态,学习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主动投入到学习中,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所以,多媒体教学调动了学生积极主动,减轻学生被动学习心理而降低学习难度,为达到理想教学效果奠定基础。
二、 优化教学过程
多媒体的恰当运用,能提供交互学习环境,使师生处于一个开放、互动的探究审美心理场,学生情绪振奋,参与主动,他们的思维随情景向四方發散,智慧的火花不断引爆,有利于引发学习动机,以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活力。但只有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和教材的内容适时,适度使用,恰到好处,才能达到最优化的课堂结构。若使用不当则会画蛇添足。如在“氢气的性质和用途”教学中,如果一开始就直接运用多媒体展示氢气的燃烧、氢气的验纯、氢气的爆炸等实验,放弃实物演示、实验,这样的教学程序显然不恰当,多媒体的介入时机不对。因为用多媒体制作的动画代替演示实验,虽然可见度高,但那不是真实的实物,说明力小,动画再像仍然是假的,不能体现实验的初衷。如果先做演示实验并突出实验,再用多媒体动画再现实验过程和现象,解释实验原理,做到主次分明,则可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多媒体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和想象力的有效手段,多媒体是学生开辟多向立体思维通道的最佳向导,多媒体是培养学生实践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多媒体是优化学生思维品质的有力工具。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给传统教学注入了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把学生带入一个声、像、图、文并茂的新天地,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因此,开展多媒体辅助教学将是化学教学手段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每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多媒体长处,将各种手段和方法有机交融,各展其长,相辅相长,相得益彰,以保证化学课堂结构最优化,从而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三、 降低教学难度
化学学科有许多知识点比较抽象,许多微观结构和微观现象既看不见、又摸不着,演示试验也无法做成。传统教学中,只能靠挂图、板书及教师的语言来完成,然而这样的教学却难以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学生不易理解。在教学中,我们就要利用多媒体课件,化抽象为直观,降低知识点的难度,能充分提高教学效率。应用化学课件,这些困难就会迎刃而解。如:“分子”一内容中,教师在讲水是由水分子构成,通过微机操作,学生在大屏幕上看到有电子显微镜将水放大几十万倍所拍摄下的闪烁星点的水分子,它是构成水的一个最小微粒,并且演示了一滴水的质量及水分子的个数。这时教师适当地加以引导和讲解,使学生总结出分子的基本性质之一,分子的体积、质量都很小,这样学生对应掌握的知识点理解得非常深刻透彻。又如在讲分子原子结构这部分知识时,由于分子、原子这些微观粒子我们无法看见,而且初中学生的立体概念又比较差。这时就把我从网上下载的有关原子结构的动画课件通过屏幕展现出来,通过形象生动的动画演示,是同学们直观地认识到原子的基本结构。这样在教学难点的突破中巧妙地选用多媒体课件,用生动、形象的动画影视图像实现难点的突破,使学生轻松地建立微观物质运动的概念,并初步体会它与宏观物质运动的不同点。激发了学生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
四、 进行情感教育
多媒体教育使用欢快的音乐、丰富多彩的图形、图像、生动形象的动画以及配音,具有其他教学手段所不能比拟的独特魅力,能有效地引发学生的兴趣,体验学习的快乐,并能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教育。我在课件中结合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实际,选好教学资源,创设情境来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巧妙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如学习“有机合成材料”时,我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有机合成材料的应用及发展,让学生切身体会因伟大的祖国取得的举世瞩目成绩产生的自豪感。
再如,我在讲授“化石燃料”时用视频渗透情感教育。放映一段视频:煤和石油的形成过程及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和影响。学生了解了我国的资源状况和发展状况,培养了热爱祖国,爱惜能源的情感,热爱大自然,节约能源,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整堂课学生课堂气氛活跃,既顺利地完成了知识目标,又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教育。
平时注意抓拍学生精彩的瞬间:实验课上、操场上、运动场上激烈的场面、紧张的考试中、颁奖大会、好人好事等并配以合适的奋发向上的歌曲如“我相信”,通过多媒体放映,学生看到大屏幕中的自己,有明星自豪的感觉,关键是奋发向上的音乐,能够激起学生的共鸣,它充分利用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旋律、丰富的和声、美妙的音色来触动学生的情感中枢,震撼学生的心灵,对学生的情感世界、思想情操、道德观念的渗透和影响是很大的。
总之,把多媒体教学和化学教学有机接合,是教学改革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能达到事半功倍效果。但是我对这些软件的了解还不够透彻,还有许多的地方要我们去琢磨、研究、尝试。因此,只有完善我们的教学,才能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简介:
李碧峰,贵州省遵义市,遵义市汇川区第六十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