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伟芳
摘 要:初中英语是初中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初中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英语成绩是否可以提高和初中英语教学质量有直接的关系。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面临的重要问题就是构建高效课堂。这需要顺应时代发展,不断转变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方法,努力构建高效初中英语课堂。
关键词:高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在初中阶段,在课上时间学习英语是非常重要的,在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下,在课堂上采用口述传授、板书的方式来讲授英语是最常用的方法,简单机械的教学让学生对英语知识呆板地死记硬背,没有理解其真正的含义,课堂上没有机会参加教学活动。这样的英语教学活动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容易让学生对课堂失去兴趣,降低学习效率。这就要求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展开各种各样的教学活动,构建高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一、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不足
(一)教学设计传统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并不是对单词、语法的简单记忆,更多的是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在传统的教学设计中,英语课堂教学对课文的处理办法大致相同,首先是让学生了解新课文中涉及的新单词,然后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课文阅读,将课文内容分割成不同的段落,并对小段落中的语法进行逐字逐句的讲解。最后老师布置课后习题让学生在课下完成。在这流畅的教学过程中,虽然教学任务得到了很好的完成,但是课后对学生进行考查就会发
现,学生并没有真正地理解课上讲过的内容,没有将知识内化,课堂效率低下。
(二)学生自主性不强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授课一般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主要就是教师向学生口述英语知识。这种教学方式单调,学生是被动参与其中的,所以对教师所讲授的知识缺乏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有的甚至会对英语教学产生极强的抵触情绪。比如在学习初中英语五大基本句型的时候,一般教师都会对句型的例句进行讲解,然后要求学生对例句进行记忆和背诵,主要目的是为了应试,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单纯地记忆,对句型并不了解,不能有效提高学习积极性,降低了学习成绩。
(三)评价方式单一
初中教育倡导素质教育,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但是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都是以成绩的好坏来评判学生。这样单一的评价方式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英语学科的学习并不是为了单纯的升学考试,机械地学习英语单词、句型对学生也是没有益处的。英语是一门语言,所以英语课堂教学更应该注重英语的实践作用,让学生真正将英语应用到生活中才是最重要的。
二、构建高效初中英语课堂的措施
(一)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国家对外交流日益频繁,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要。因为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能力,以便更好地适应当代教育的发展,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二)因材施教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因材施教是教师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对成绩不好的学生也应该一视同仁,而且需要了解学生的不同需求。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对不同的学生教师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正确对待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并根据这种差异设计教学计划,采用不同教学方法。在初中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对于学生取得的每一分成绩,教师都应该给予表扬和肯定,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让学生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去。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
英语是一门应用语言,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学生可以在生活中更好地应用英语。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不仅理解英语语法,而且还可以流畅地说英语。如果学生学习英语只会做题,而不能用来解决实际问题,这是名副其实的哑巴英语。很多学生在课堂上不敢表达,那教师就应该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英语教学中,积极热情地交流,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四)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对高效英语课堂的构建,不仅需要老师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而且还需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首先应该明确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在进行课文讲解的时候让学生自主学习,并进行小组讨论,提出问题,对不能解决的问题老师再给予一定的指导,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去,这样才能有效提高英语课堂的效率。
构建高效初中英语课堂是目前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英语教学必须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转变教师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对构建高效初中英语课堂非常关键,教师应该努力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英语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张菁芸.新课改下构建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策略探究[J]. 英语教师,2016,16(21):58-60.
[2]龚安玲.新课改模式下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7,3(2):136.
编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