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如何提高中小学生体育课兴趣的研究

2018-07-14 08:20郭丽萍
神州·上旬刊 2018年7期
关键词:中小学生体育课兴趣

郭丽萍

摘要:以中小学体育课的教学现状为依据,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主要研究了现有体育教学的弊端,并且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兴趣培养措施,为改善中小学体育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小学生;体育课;兴趣

早在建国初期党和政府就非常重视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在我国的教育方针中就明确指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新人。中小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发育时期,其个人的价值观、世界观尚开成,他们在身心两个方面都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如果我们能够正确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真正重视体育和体育课,那么,不仅可以使学生在身心方面得到较好的塑造,而且终身体育兴趣的培养和终身体育习惯的形成会使个体终身受益。因此,加强中小学生体育课兴趣的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还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1中小学生体育教学的现状

1.1领导重视不够

现阶段中小学生教育在很大程序上表现为应试教育,即学校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为争取升学率。一味的抓学习、抓成绩,重智轻体的倾向尤为突出。一些学校随意更改教学计划,任意缩减体育教学课时,有的学校课程表上安排的体育课得不到保障,经常被挪作他用,在这种情况下,体育教学在中小学教学中只能处于辅助地位,被成为“副课”。有的学校不从增强学生体质的保证健康的理念出发,认为体育课就是为了完成教学认为,好坏无所谓,这些做法对中小学生体育价值观念的形成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挫伤了许多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

1.2教师素质不高

体育教师队伍“青黄不接”现象严重,并在逐年增多大龄教师知识老化,他们的思想,业务素质达不到相应水平。一些青年,教师缺乏敬业奉献精神,在社会上从事第二职业,对待学校的工作往往是课时无保证,课程无进度,教学无计划,严重阻滞了,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更不能提高他们的体质水平,导致学生无法正常的进行学习。

2 中小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

2.1 加强体育教育、深化全育教育改革

长时期以来,许多人对体育存在着片面认识,淡化了体育的本质功能,对体育的作用认识不清,上体育课就是为了应付,没有正确的锻炼意识,更不用说形成正确的体育思想了,对体育课没有兴趣,所以说增强中小学生对体育的认识水平是提高他们体育兴趣的先决条件。我们可以选用多种手段将体育这种思想灌输到他们的意识当中培养他们直接兴趣的同时,更要重视他们的间接兴趣。例如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在体育课的内容上安排学生观看和欣赏比赛。学生提高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能够更快地掌握运动技术,从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我们必须实现体育功能“由工具向玩具的转变”,必须把终身体育兴趣的培养和终身体育习惯的形成作为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改革现行的体育模式,实现教育理念的根本转变。

2.2 满足学生多层次运动需要,培养和保护运动兴趣

中小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活泼好动是他们的天性,正是由于这一性格特点它们的自我约束能力差,容易受到新异刺激的影响,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将会对提高体育兴趣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针对这一特点,我们要充分的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并加以诱导。在体育课上,我们的学生常常希望有新东西、新的活动,所以体育教师要在贯彻我们的教学业大纲内容的前提下,尽量在“新”字上下功夫。这样就能提高学生的求积压欲望,发展和激发他们的体育兴趣。另外,还必须考虑学生的安全需要、自尊需要、交往需要、自我成就需要等等,采取相应措施,培养和保护好他们的运动兴趣。例如,课堂上要增加对学生的保护措施,防止教学事故发生;多表扬保护自尊心;降低难度满足成就感等。

2.3 适当组织一些体育竞争,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激发体育课兴趣

中小学生尤其是男生争强好胜,他们渴望表现自己,得到别人的认可,所以我们在教学当中要多创造竞争机会,让他们在竞争中展示自己,来激发他们的兴趣,竞赛的组织要合理、公正、公平,要注意竞赛双方的实力,尽可能做到势均力敌。

2.4 正确认识体育兴趣,防止简单的兴趣主义

体育教师在教学当中应当了解中小学生的体育兴趣特征,并掌握培养这种兴趣的方法,要反对一切从兴趣出发,或迁就学生兴趣。兴趣应当服从于任务,教师要根据中小学生的特点,合理的组织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使学生对体育既有直接兴趣,又有间接兴趣。同时要遵照循序渐进原则,由易到难地安排教学内容,让学生经过努力可以看到和达到预想的效果,并产生愉快的情感体验。要引导中小学生培养对运动项目的广泛兴趣,克服片面发展,防止兴趣主义。

2.5 以优美的体育教学环境吸引学生的体育兴趣

体育课上,良好的运动场地,设施和运动器材的布置都能影响学生的兴趣,运动环境的好坏有利于形成和巩固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例如,平整、松软的沙坑会使学习跳远的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心理,崭新的篮球架,干净的场地容易产生运动的渴望等,这都有利于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

2.6 加强师生情感交流,促进情感迁移

体育教师除了在教学手段,方法等各方面要加强自身素质以外,还要注重同学生的情感交流,与他们进行心灵上的沟通,要及时了解学生喜欢什么内容,不喜欢什么内容,并及时进行反馈。课上是教师与学生的关系,课下则是朋友之间的友谊,让学生与教师之间不产生距离,增加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亲切感,这样就无形的提高了教师的地位与尊严。学生在上体育课时不再会认为是一种无形的负担,而是一种与老师之间的沟通机会。正是因为这样,体育课上学生会变得积极主动起来,由喜欢老师到喜欢体育课,从而自觉地参加所安排的一系列教学活动,实施情感向教学内容的迁移。

3结语

人的兴趣不是天生的,它是在一定需要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学习和实践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作为体育教师应认真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尤其是兴趣特点,在充分满足学生运动需要的基础上,完成好体育教学任务,体育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的直接运动兴趣,更要重视间接运动兴趣的培养。也只有把终身体育兴趣的培养作为中小学生体育教学的中心,才能真正实现我国“阳光体育”的宗旨,才可能真正实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彬彬,苻明秋,家庭影响青少年体育参与的研究进展[J].成都体育学学院报道,2004(10):12-15.

[2]魏发旺.如何培养学生上好体育课的兴趣.学校体育科學研究[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6.

猜你喜欢
中小学生体育课兴趣
体育课
影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要素库及权重分析
陪读现象产生原因及其利弊分析*
浅谈凉山彝区中小学“学困生”的转化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