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群华
摘 要:小学阶段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小学阶段开设品德与社会教学是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手段。因此,要求任课教师在教学中深入探究教材,积极将教材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起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教学中,促使学生能更好地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程,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主要阐述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意义,以及怎样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品德与社会;教学方法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开设,是为了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通过教学和引导,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使得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去参与社会、适应社会,从一点一滴中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得学生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的意义
1.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就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对事物的判断力较弱,明辨是非的能力缺乏,不懂得如何面对生活中的诱惑和糟粕。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小给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培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还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引导学生以积极正确的态度面对人生、面对生活中的机遇与挑战。
2.有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社会的和谐发展离不开社会秩序的有条不紊。而小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社会未来的接班人,则应当从小养成遵纪守法、遵守规则等良好的行为习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加深学生对规则、对法律的认识,增强学生遵守法律法规、生活规则的自觉性,引导学生从学习和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养成遵守规则、遵纪守法的良好行为习惯。
二、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策略
1.情景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注意力不易集中,在教学课堂中容易开小差、被其他食物所吸引,利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对此,运用情景式教学,将社會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教学内容有机整合起来,进行情景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教学知识。例如,在讲解《我不耍赖皮》这一节内容时,询问学生: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你们在游戏中遇到什么样的事情会导致游戏做不下去呢?咱们来看看书上的小朋友发生了什么好吗?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第28页,并结合自己平时做游戏的过程,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进行交流,分析其中的原因。老师给学生解释一下“规则”,引导学生读一读,体会其中的道理,明白规则在生活中的必要性,体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意义。通过情景式的教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教学内容有效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更好地学习规则的重要性,并通过学习使学生在生活中自觉遵守规则,共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明社会。
2.生活化教学,加深学生理解
在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和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内容较为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其真正含义,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来源于社会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内容又比较贴近生活。因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教学内容中,进行生活化教学,利用生活中各种各样有形或无形的“规则”,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规则、认识规则,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将生活中的资源有效利用起来,促使学生在生活中认识规则、学习规则、遵守规则。例如,在《我不耍赖皮》“规则的发现”教学中,询问学生:生活处处有规则,你知道的规则有哪些呢?引导学生观察教材图画,并回忆在图书馆阅读书刊时有什么规则?出去景区游玩时要遵守什么规则等,也可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画,读懂图意后自行编制规则,以此加深学生对规则的理解。同时组织学生讨论学校中的规则,引导学生将找到的规则填在教材第30页,以此加深学生的理解。通过生活化教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渗透到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加深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教学内容的理解,促使学生在后续的生活和学习中更好地了解规则、遵守规则,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同构建一个人人遵纪守法的法治、和谐社会。
总之,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思想观念的重要时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需要不断地寻找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使之更好地渗透到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中,促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知识,从而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行为习惯,构建社会主义文明、法治、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罗玉梅.在小学品德课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几点做法[J].基础教育论坛,2015(1):58.
[2]张全地.略论思品课堂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9):130-131.
[3]杨云.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基础教育研究,2015(22):44.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