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磨课历程 提高专业素养

2018-07-14 10:22林杉俊
新课程·中旬 2018年4期
关键词:磨课教学实效专业素养

林杉俊

摘 要:基于校本问题进行的磨课方式,在备课、上课、评课、议课、再备课、再上课的过程中,对于老师的专业成长有很大的帮助,既提高了教学实效性,也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关键词:磨课;教学实效;专业素养

今年是我校教学质量提升年,以“三磨”(即磨课、磨卷、磨学情)这一校本问题展开教研活动,努力提升教学质量。经历这阶段课堂实践后,回想自己的磨课经历深有感触。准备的日子,虽然紧张、忙碌,也收获快乐和专业成长。当我整理自己所打印的一份份教案学案时,当我回看设计的一个个课件,回顾老师们经历的磨课日子,感悟过后是记忆犹新的体会和思考。

磨课的课题是上教版九年级初中化学上册第一章第二节《化学研究些什么》第二课时内容,本节选择空气开始,研究物质组成的教学活动。磨课活动经历备课、上课、评课、议课、再上课的过程,对于提高专业成长我有真切感悟,以下摘选本课时的几个教与学环节,仅供商榷。

一、创设情境,重视实验操作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引入采用问题情境教学法,即空气看不见摸不着,你能证明它的存在吗?能“捕捉”到它吗?然后安排了3个探究活动,具体如下:

探究活动1:将烧杯倒扣入水中;

探究活动2:水赶空气实验(将一个集气瓶中空气“捕捉”到另外一个集气瓶中);

探究活动3:空气赶水实验(将针筒中空气“捕捉”到一个装满水的试管中)。

感悟: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光明的教学途径之一。”本教学环节所创设的情境直观、生动、富有启发性;补充的两个实验,操作简单,现象直观,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通过学生进行分组实验,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空气的存在,初步认识到空气会产生压力;同时也为今后学习气体制取和排水集气法做好铺垫。

二、互动探究,提高科学素养

在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中,我对教材安排进行改动处理,做法是:按科学探究的步骤进行设计教学,增加趣味实验和学习科学家实验探究原理,这样做能更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符合科学探究认知过程,也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和发展需要规律。主要设计了3项教学活动:

1.阅读课本及观看课件:拉瓦锡“空气的成分的发现”实验。

2.小比赛:用胶头滴管吸水。

提出问题并组织讨论:怎样才能吸入更多的水?吸入水的体积与挤压出的空气有什么关系?

设计思路:通过“小比赛”合作互动把学生情绪引入另一个教学小高潮,同时让学生感受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空气会产生压力,把水压进胶头滴管,为测定一定容器内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的实验打下基础。

问题情景:氧气的体积分数是多少,能不能用类似胶头滴管吸水方式测定氧气的含量呢?启发学生通过类比迁移的学习方法,引入以下新课的探究活动。

3.探究活动:

实验目的: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的含量。

①猜想:(1)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 ;(2) 。

②实验原理:利用某些物质(如磷)与空气中氧气反应(不生成气体,生成固体),使容器内压强减小,让水进入容器。测定进入容器内水的体积,即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

③实验设计(含实验装置图);

④进行分组实验;

⑤记录现象;

⑥实验结论和解释。

感悟: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牛顿也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可以说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能力,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基础和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化学新课程中组织实施化学科学探究中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

三、合作交流,培养创新能力

为帮助学生更好地解疑释惑,将巡视分组实验中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设计了四个讨论如下:

讨论1:实验结束后,通过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实验前后现象的对比,思考和讨论下列几个问题。

(1)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消耗了什么气体?

(2)红磷在集气瓶中未能全部燃烧,说明了什么?

(3)集气瓶中剩余气体是氮气吗?

(4)打开止水夹后,为什么集气瓶中能吸入约占集气瓶容积 的水?

为进一步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突破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我还增加了3个讨论内容:

讨论2:如果我们的实验中,气体减少的体积小于 ?可能的原因會有哪些?

讨论3:用其他物质代替红磷能否得到这样的结论呢?

讨论4:你能对课本中的“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实验”提出改进的意见吗?

展示课件:某同学的一个实验设计方案,要求学生指出优点。见附图。

感悟: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还要组织好师生之间的多边共同研讨活动,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迸发出灵感的火花,从而体验成功的乐趣。教师可组织多种形式的讨论,为学生充分表现、合作和探究搭建平台。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对讨论中所提出的疑问,以及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要善于运用诱导的语言,紧扣目标,引导学生逐层深化,激活学生的思维。

教学过程是特殊的认识过程,只有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才能如期完成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庞慧珍.我的感悟:磨课促进我专业成长[J].都市家教月刊, 2011(3):207.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磨课教学实效专业素养
教师工作坊中促进知识建构的磨课活动研究
论小学美术教师的专业素养
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翻转课堂背景下的高职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探析
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当下如何提高中小学美术教师专业素养
浅谈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在磨课中磨砺成长——“华夏之祖”的磨课故事
点滴磨砺,点滴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