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敬国
摘 要:残疾人,一个特殊的人群,在社会生活中经历许多不幸与磨难。残疾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同正常学生相比,他们的表现,或许遭人歧视,或许受人同情,他们也有人格,他们也需要被尊重。通过介绍在教学实践中曾经帮助过一名残疾学生的事例,尝试为实施学校特殊教育积累经验,提高学校特殊教育水平,也希望唤起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残疾学生的责任意识。
关键词:残疾;帮助;反思
我执教20年,看到过不少残疾学生艰难的“求学路”,我被他们感动,被一种与命运抗争的精神感动,触动了我的心灵。我曾经记录下一名残疾学生的成长历程,写下一篇“残疾学生随班就读案例”,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我想帮助她(他)。为了推动学校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我愿将我曾经成功的经验与诸位分享。
一、学生基本情况
1.基本资料:
姓名:刘××。
性别:女。
年龄:15岁。
所在年级:八年级。
最喜欢学习的科目:美术、体育。
2.生理状况:先天性听力障碍。
3.智力状况:由于听力影响,孩子的接受能力较差,反应较慢。
4.学习状况:没有助听器的辅助,很难听清老师讲课的内容,学习上很吃力,作业上经常出现大量的错误,学习成绩很差。
5.性格:孤僻,不善与人交流,经常独自活动。
6.情感状况:学习上的困难与自己身体上的缺陷让她产生了自己不如别人的想法,缺乏自信,虽然想和大家交朋友,但又怕大家不和她做朋友。
二、状况分析、诊断
听力障碍以及由此导致的学习困难使刘××心里比较自卑,缺乏自信心,形成“学习、生活弱—缺乏自信心—学习、生活更弱”的恶性循环。可见,对残疾学生来说,树立自信心是一件重要的事。由此,我找到了帮助她的突破口——帮助她树立并增强自信。
三、帮助计划
根据该生目前的状况,为了该生今后的人生,我制定了帮助该生的计划,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1.帮助她树立并增强自信心。
2.培养她的语言表达能力,鼓励她多说多想多写。
3.营造一个平等、和谐的学习、生活氛围,让她不被歧视,感受集体的关怀。
4.鼓励她积极与人交流。
5.发动同学和老师一起帮助她学习。
6.单独给她辅导功课,帮助她提高学习成绩。
四、措施
为实现以上计划,我采取了一些具体措施。
1.利用课堂教学这一平台,结合我所教的学科特色(我从事中学思想品德教学),经常对学生进行“自信心”教育,帮助包括刘××在内的学生树立并增强自信心。鉴于刘××的特殊情况,利用课间单独多次找该生聊天,聊学习、聊生活,通过“聊”,发现并帮助该生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尤其是解决了思想问题,解开了她的“心结”,树立了自信心。
2.课堂教学中,我经常有意识地让该生回答问题,无论她回答得如何,我都给予她鼓励,并让其他学生给她掌声鼓励,让她有种被认可的感觉,从而增强自信心。
3.既鼓励其他学生积极与她交流,也鼓励她积极与其他学生交流,在相互交流中,进一步使她找到自信。
4.上课时让她随班学习,批改作业时领她到办公室面对面进行纠正,耐心地帮她识记。
5.对于难度较大、超出她接受范围的学习内容,可以对她降低难度,只要求她了解大意,不必深究。
6.开展“一帮一”的活动,安排一名学习成绩等各方面较好的学生来帮助她,成立助学小组,在课内外,帮助她解决学习等方面遇到的问题。
五、效果
经过一年多的帮助,该生进步很大。
1.树立起了自信心。对生活、对与人交往、对自己,她都像换了个人,充满了自信,一点儿也看不出自卑。她还告诉我,她的理想是长大后当一位优秀的画家。
2.她能乐观地与人交流,语言表达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还常常给要好的姐妹讲故事。
3.人际交往的范围扩大了。现在,她除了与本班学生交往,还与其他班级的学生交往,据我所知,她现在有两个很要好的朋友(七年级时,她没有什么朋友。)。
4.学习积极性增强了。课堂上,她能够主动举手回答问题(七年级时,我让她回答问题,她很胆怯地站起来,之后一声不吭。)而且有幾次回答的问题超出我的意料,非常棒。对于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她也能大胆地问老师。作业中的错误明显减少,考试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尤其值得我高兴的是,她找到了自己喜欢学习的东西——美术和体育,特别是美术,没事的时候,她喜欢画些东西,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全部画出来。如今她的绘画水平很高,曾参加全国少儿绘画比赛,并有两次获得金奖。
六、反思
对于残疾学生,每个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更重要的是要有爱心,把他(她)们当做自己的孩子那样用心呵护与疼爱,我们要尽可能地给他们赞扬与鼓励,为他们打造一个坚实的自信平台。只要他(她)有优点、有进步,就应该及时地进行表扬,让其因为受到赞扬而增强自信,由此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感受集体的温暖,逐渐形成开朗自信的性格。当他(她)遇到困难时,我们要鼓励他(她)敢于战胜困难,必要时我们要给予足够的帮助。只要我们怀揣一颗爱心,措施得当,一定能让残疾学生走出“阴影”,一定会让他(她)们自信地面对现在与未来。虽然这是针对特殊孩子的一份案例分析,但是鼓励和表扬是每一个成长中的孩子都需要的,让我带着爱不断滋润每一个孩子幼小、纯洁的心灵,让他们的人生健康、快乐。
参考文献:
梁斌言.智力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理论与实践[M].天津教育出版社,2010-12.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