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船 熊丽萍
摘要:贵阳市是贵州省的省会和西部地区重点城市,在贵州全省经济社会活动中处于首要地位。文章通过构建了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对贵阳市2004~2015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做了纵向分析比较。为贵阳市今后的经济社会发展提出政策性建议和可行性意见。
关键词:贵阳;经济社会发展;因子分析
贵阳是贵州省的省会和西部地区重点城市。作为贵州省中心城市,贵阳市的综合发展是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在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 贵阳市一直是该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火车头”。中心城市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城市自身和周边地区的进步。贵阳市在全省经济社会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具有综合功能和多重主导功能、起着枢纽作用,是全省发展的重点。因此非常有必要首先对贵阳市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从而有效地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采取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效措施。
客观、全面、科学地衡量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前提是构造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应遵循科学性、通用性、全面性、可操作性和可比性原则,很多研究均致力于建立一套可对不同城市进行从多角度测定、评价和分析的综合体系。
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是将多个描述被评价事物不同方面且量纲不同的统计指标转化为无量纲的相对评价值,并综合这些评价值以得出对该事物一个整体评价的方法。因子分析法自1904年由查尔斯·斯皮尔曼提出以来已被众多学者用于多指标综合评价。通过运用因子分析方法从众多经济社会指标中提取出少数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主要因子,使得每个主要因子都能够反映相互依赖的经济社会指标间的共同作用,从而方便对中心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
综合上述分析,本文首先构建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因子分析法对贵阳市2004年至2015年12年间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做纵向分析比较以对贵阳市的发展状况与趋势做出客观评价与分析,为贵阳市今后的发展方向提供依据、为今后发展规划的制定提供指导,从而更好地促进贵阳市的经济繁荣与社会发展。
评价指标体系应尽量综合准确地反映中心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选取的指标直接影响着实证分析的结果。本文参考相关研究文献并综合考虑统计年鉴上指标数据的可得性选取以下综合反映中心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状况的指标构成评价指标体系。
1. 反映经济发展指标:GDP总量X1(亿元),第二,三产业占GDP比重X3(%),货运量X5(万吨),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个数X8(个),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收入X9(万元),国内旅游收入X10(万元)。
2. 反映社会发展指标:人均GDPX2(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4(万元),政府最终消费X6(亿元),存货增加X7(亿元),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从业人员数X11(人)。
本文所用数据均来自“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由于少部分数据的缺失,本文利用spss19对缺失数据进行了替换。为了便于研究,并消除由于观测量纲的差异及数量级不同所造成的影响,将样本观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使标准化后的变量均值为0,方差为1。
因子分析是利用降维的思想,从研究原始变量相关矩阵内部的依赖关系出发,把一些具有错综复杂关系的变量归结为少数几个综合因子的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其实质是利用少数几个综合因子反映众多指标提供的信息,从而更加容易地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因子分析中将指标所提供的信息定义为指标的变异性,指标的变异性越大,说明它对各种情况的“遍历性越强”,所提供的信息量也就更加充分。因子分析将在变异性上具有很大程度相似性的指标聚为一类,成为一个公共因子,并用标准差或方差来表示这种变异性,基于此来进行信息的提取。
(一)Bartlett 球体检验
对经标准化处理过的数据进行Barllet球度检验,spss19输出的Barllet统计量为304.34,p值为0.00<0.05表示原始变量之间存在相关性,适合进行因子分析。所以对取样数据进行因子分析是合适的。
(二)因子提取及命名
运用因子分析方法从众多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中提取出少数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公共因子,使得每个主要因子能够反映相互依赖的经济社会发展指标间的共同作用,从而方便对贵阳市经济社会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
本文利用spss19进行因子提取,提取方法选用了主成分分析法。在利用所提取的因子对贵阳市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分析之前需要对所提取的因子进行合理地解释。因子载荷是对因子的意义进行解释的关键。因子载荷的绝对值越大表明因子与所解释的变量的相依程度也越大。因子分析的目的之一正是求解因子载荷矩阵。为了对公共因子的实际意义进行解释需要进行因子旋转,因为一个绝对值比较大的aij载荷表明公共因子Fj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Xi的变化。这样,经过因子旋转使某一公共因子与与某些变量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而与另外的变量之间几乎不相关的话,公共因子的实际意义就会比较容易确定。
因子提取的输出结果显示共提取了两个公共因子,为了研究的方便两个因子分别命名为F1,F2,F1的方差贡献率为75.262%,F2的方差贡献率为16.379%,两个因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91.641%,表明两个公共因子概括了11个指标的绝大部分信息。
旋转后的因子载荷阵的输出结果如表1所示。由载荷矩阵可知标准化的变量Z6、Z2、Z1、Z4、Z8、Z10、Z5、Z9,在第一主因子上的载荷值都很大,最大载荷值为0.937,最小载荷值为0.886。Z6体现了政府对城市的发展投入的力度,Z2体现了人民生活水平,Z1是反映城市经济规模的指标,Z4是城市规模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综合体现,Z8、Z10,Z5,Z9是体现城市规模和发展潜力的指标,因此第一主因子是综合反映贵阳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潜力的因子。Z3在第二主因子F2上的载荷量比较大,为0.939,因此F2是反映经济发展结构的因子。
(三)因子得分及结果分析
为了对贵阳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合理评价需要计算因子得分,利用spss软件选用回归方法计算因子F1、F2的得分,并以两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占两个因子总的方差贡献率的比值作为权重计算综合因子F的得分。本文中综合得分计算公式如下:
F=(75.262*F1+16.379*F2)/91.641
因子得分及排名如表2所示。同时为了研究的方便将各年份在各个因子上排名的12个等级分别赋予1到12分,排名第一的年份赋予12分,排名第12的年份赋予1分。
由表1中数据贵阳市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按第一主因子F1排名与按综合因子F排名结果基本一致,仅2013年和2012年结果不一致。这是因为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已达75.262%。从F1因子排名的结构来看贵阳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潜力从2004年至2015年持續增加,从因子得分来看从2009年开始F1的值开始大于0,说明从2005年开始贵阳市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较大的改变。F1在 2014得分为0.77,2015年F1得分为1.955说明贵阳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在2011年又发生了跨越式发展。有关部门应着重研究这两年贵阳市所发生的变化从而为贵阳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制定更加有效的发展方案。第二主因子F2仅对Z3(第二、三产业占GDP比重)的载荷值比较大,所以F2得分排名的变化趋势代表着贵阳市经济发展结构的变化趋势。由图1可以发现贵阳市2004~2015年的经济发展结构很不稳定,波动性非常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严重不符。尤其是2006~2007年F2排名得分显著降低,2011~2014年F2排名得分迅速增加,说明贵阳市经济发展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但这些年贵阳市经济社会总体水平是持续增加的,所以有关部门如果能够采取相应措施控制经济发展结构的稳定,那么贵阳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必将实现跨越式增长。
(四)总结与展望
本文基于因子分析法对贵阳市2004~2015年12年间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分析结果显示贵阳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12年间持续增加,国家五年规划的制定有效促进了贵阳市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贵阳市政府的投资建设、高新技术企业的引进以及货运量的增加有效促进了贵阳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贵阳市发展潜力巨大。但经济结构不稳定,二三产业占GDP比重12年间波动性较大与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极不协调,相关部门应采取措施控制贵阳市经济社会发展结构的稳定性。
本文对贵阳市经济社会发展在2004~2015年间的发展变化做了纵向研究,为今后贵阳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制定提供借鉴。但是纵向的分析研究提供的借鉴意义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应将贵阳市与国内其它中心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做横向分析比较以找出贵阳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与不足。从而最大程度的促进贵阳市的经济繁荣与社会发展。
[1]刘莹.我国中心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及差异分析[J].生产力研究,2013(07).
[2]岳立,饶斌.城市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及评估方法[J].统计与决策,2009(11).
[3]胡忠俊,姜翔程,刘蕾.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统计与决策,2008(20).
[4]邱东.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的系统分析[M].统计出版社,1991.
[5]黄春元.基于因子分析下的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分析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生产力研究,2012(01).
[6]何晓群.多元统计分析[M].中国人民出版社,2012.
[7]宋志刚,谢蕾蕾,何旭洪.SPSS 16实用教程[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基金项目:贵州大学文科重点学科及特色学科重大科研项目”经济新常态下农村劳动力异地就业及其转移潜力研究”(编号:GDZT2016005)。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