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红
学徒制又称现代学徒制,其雏形可追溯到手工艺时代的“师徒结合”模式,这种学徒传授方式与现代学校教育的结合模式,是健全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工作水平的重要抓手。实施现代学徒制,既能够让学生树立职业服务意识,开阔视野,积累经验,职业发展更加顺畅;又能够让企业树立了良好形象,获得了额外效益,以较低成本储备人才。应该说,这种人才共同培育的模式受到国内外职业教育届的普遍认可与高度关注。纵观世界,欧美等发达国家较早地探索开展现代学徒制,有着一套完整的法律、政策规定和运行模式,如德国“双元制”模式、英国的“CBET”模式、瑞士“三元制”模式以及日本“产学研”合作等。
尽管我国的学徒制教育发展才刚兴起,但一经提出,就得到较好的推广和实施,在广东、浙江、重庆等省市有着不同形式的实践,形成了广东省旅游学校“四双”工作经验、浙江省金华市“一二三四”工作法、重庆市北碚区“店校双元”经验等。在取得一定工作成效的同时,也面临着法律制度保障缺失、协调管理机制缺乏、养体系有待完善、校本思维固化僵化、培双师型教师缺乏等诸多问题,迫切需要解决。为此,要深入总结高职院校实施学徒制的一些经验做法,分析人才培养的存在问题,不断改进育才模式和方法,满足我国建设制造强国的战略需要,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搭建一个“校企合作”平台
结合当地区域经济产业发展现状和需求,由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与相关知名企业联合组建“校企利益共同体”,如与中国皇冠集团、中国众泰集团等分别成立皇冠学院、众泰汽车学院,作为培养现代学徒的共同平台。在合作模式上,实行“1+N”,即一个专业与产业集群内多家企业合作办学的模式,由学校和企业双方联合组建“理事会”,全权委托院长实行日常教学和管理。在师资力量上,成立由合作企业的高管、中层管理人员、一线技术骨干和学院教师组成的讲师团队,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授课和实战。截至2016年10月底,皇冠讲师团成员达到121名,其中企业教师有89名;众泰讲师团成员达到81名,其中企业教师有25名。在日常经费的保障上,由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出资,设立运行经费,用于学员实习薪酬、教师培训等费用支出。如皇冠学院专门设立了由“企业员工培训专项增薪10%”和“学校在校生的生均比例投入”共同构成的专项资金。如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每年投入150万元,保障学院日常运行、实训设备购置和维护。
(二)建立“双向管理”育人制度
双向管理制度是指学生一方面要接受学校教师的管理,另一方面要服从企业师傅的安排和指导,通过双向管理,使学生在接受系统化理论知识与实战环境中职业能力培养的同时,实现全环节、系统化的管理服务。在学校方面,负责规划学生学习培训内容、学生在学院学习的管理以及对学生学业进行评价考核等。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根据实际,制定出台了《现代学徒制管理细则》《实习导师管理规定》《师徒结对协议书》等制度,制定了《学徒评价表》《拜师卡》《师徒结对任务书》等考核管理量化表,形成了系统管理制度,促使实施程序与内容简洁明晰。在企业方面,负责对师傅的选用与指导过程考核,全程评定考核学徒在企业实习的工作表现及技能水平。
(三)实施“三段结合”培养计划
“三段结合”是指“学校专业课程学习、企业的专项技能训练、企业的顶岗实习”三个阶段,确保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跟随企业师傅进行实战训练,提高职业工作技能。第一阶段安排在前四学期及暑期,学生在完成专业主要课程学习的同时,利用暑期等假期到意向企业进行观摩学习,加深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第二阶段安排在第五学期,学徒在师傅指导下单独完成专项技能训练,巩固和强化理论知识,掌握了岗位所需技能。第三阶段安排在第六学期,学徒到协议企业进行为期5个月的顶岗实习,全面接受岗位训练,基本适应工作岗位。通过三段结合渐进式开展,实现了学生在校理论学习与在企技能实习两个环节相互关联、无缝衔接,实现了知识与技能的同步提升。
(四)开展“四方选择”合作模式
一是学校方。根据学校特点和专业要求,选择有用人需求,具备技术及管理优势的企业为实施现代学徒制的合作对象,提前签订预约用工合作协议。在学校内部推行弹性学制及学分制,提高课程的选修度,针对不同方向不同专业学生,选择不同的培养课程。二是合作企业方。筛选确定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较强指导能力和责任心的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为带徒师傅,明确实习岗位和津贴补贴。三是学生方。根据学校提供的合作企业、工作岗位及师傅信息,结合自身职业规划和个人喜好,自主选择企业与师傅。四是企业及师傅方。根据学校提供的学生学业情况与就业意向,在充分对接后,由师傅认领徒弟。在学徒与企业签订就业意向协议后,组织学徒向师傅递交“拜师贴”,正式启动传授培养工作。
在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过程中,充分考虑学校、企业、师傅、学徒等各方参与主体的利益诉求,从而激发各方的内生动力。从企业角度看,通过招生与招工同步进行,满足其用工和人才培养的需求,能够激发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的积极性。从学校角度看,通过校企合作,按需求定向培养专业人才,不仅极大地增强了学习有效性,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完成了培养有用人才的使命。从学生角度看,参与现代学徒制后,除了完成必要的课业任务,还提前体验职场环境,为学生将来谋求满意工作岗位提供了便利。从师傅角度看,通过带徒传艺,可以获得额外的工资收入,还找到了良好的工作助手。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是关键。坚持就业导向,注重提升岗位能力,优化育才工作方案,创新推出“先学校学习再企业强化”“先企业引入再学校系统培养”“学校与企业同步交叉学习”等多种培养模式,并落实弹性学分制、选修制,使学生(学徒)不仅学习了理论知识、专业技能,還得到了企业实战化训练的机会。这种岗前学习与以往实习不同,是工学交替的过程,贯穿了专业课程学习、专项技能训练、综合实战训练的全过程。完善配套管理体系是基础。从金华市的探索实践来看,只有建立完善的管理考核体系,对组织机构、经费、人员等方面进行系统制度设计,对学校、企业、师傅、学徒的工作职责与义务进行明确,做到统筹协调、分工协同,才能有效避免学校与企业职责不清、师徒管理松散、实施过程“走过场”等问题,确保现代学徒制能够深入开展。
一是法律制度亟待健全。从国家层面来看,虽然出台了《劳动法》《就业促进法》《职业教育法》等法律法规,但这些法律对学徒制地位、学徒合法身份与基本权益、校企双方责任与权利都未进行规定,导致开展学徒制无法可依、无章可循。另外,教育部的文件对开展学徒制也没有相应的规定。作为全国试点单位数量最多的广东省,在探索中也遭遇了现行体制机制障碍,如由于户籍限制,把许多非广州籍在职优秀员工挡在学徒制外;又如缺乏顶层设计,校企双主体培养的成本分担没有制度上的规定,与学校现行分配制度冲突;用于保障学徒合法权益的劳动合同缺乏规范监督等。
二是校本思维依然严重。现代学徒制既有现代职业教育的衣钵,又有传统师傅带徒弟的影响,其中最核心的任务是招生招工一体化、校企育人一体化、学习实践一体化。但大多数的职校的生源招录由院校自己承担负责,并且在招生专业设置、招录标准制定、招生数量等工作上都占主导权,缺乏与企业的沟通衔接,对参与现代学徒制的企业而言,积极性大受打击。2015年,教育部审核备案的163家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中,没有经费投入的就有102家试点合作企业,占比高达62.6%,其余61家试点的合作企业承诺投入资金共13 237.62万元,只占项目总资金的22.09%。由此可以看出,实施学徒制普遍存在“学校热、企业冷”现象,企业的积极性未充分调动起来,没有很好地参与进来。
三是培养体系有待完善。我国对职业院校投入不足,极大程度上制约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从全国水平看,地方普通高职高专学校的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支出只有普通本科学校的56%,有15个省区低于这一水平,有些地区甚至低于50%。同时我国职业教育要求每个学生不能少于半年“顶岗实习”,但由于缺少顶层设计的人才培养保障体系,未明确规范学校和企业的教学义务,而企业以利益为导向,缺乏人才培养规划,未划定培训指导师傅资质标准,导致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期间教学随意性大,学生流失率高,校企合作教学质量差。
四是协调管理机制缺乏。现代学徒制的实施离不开政府、企业、学校、行业等部门,需要有专门协调机构提供指导和服务。但我国职业教育的参与部门一直没有形成协同合作共识,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实施与运行缺少相应的协调管理机构,政府、企业、行业参与工学结合的责任不明晰。同时,学徒的学生身份增加了企业员工的管理难度,一旦学生与企业内部员工发生个人冲突,管理不当极有可能发展为群体冲突,存在危机隐患,提高企业管理成本,因此,国家倡导的“工学结合”基本仅以职业学校的努力为主,导致现代学徒制很难得到推广和实施。
五是“双师型”教师比较缺乏。由于人事招聘、工资待遇等方面受到传统体制的束缚,不少高职学校教师特别是酒店服务专业的教师存在数量不足、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加上职业教师多数毕业于高等院校,缺乏行业企业一线工作经验和实践技能,动手能力不足,不利于学徒的培养,直接影响了现代学徒制试点的效果。
一是构建完备的法律体系。要制定国家、地方和行业协调统一的法律法规体系,完善国家现代职业教育法规及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现代学徒制在职业教育中的合法地位,对学校、企业在现代学徒制中的法律地位、权利义务、監管部门和有关法律责任等内容进行界定,并建立全国统一的职业资格认定与专业课程标准,规范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提高学徒教育培训的质量与效益。
二是加大扶持保障力度。政府部门要出台优惠政策,给予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及接收学徒企业以政策支持及职教经费扶持,对积极参与现代学徒制并取得成效的企业和学校进行表彰和奖励。在工伤保险保障对象上也要将学徒工纳入其中,减轻企业负担,吸引更多有能力、有潜力的学校、企业加入到现代学徒制实施中,为社会培养更多工匠型人才。除了制度保障和经费支持,还要探索建立校企联席会议制度,协商解决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的各类问题。
三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和企业要建立完善的经费保障制度,建立适应校企合作的教学管理机制,赋予企业更多的决策权,提升企业对学徒质量的满意度和认可度。学校要加快打造一支数量足、素质高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并为“双师型”教师提供评优、树先、晋级等方面的优先权,让他们安心教书、安心带徒。
(作者单位: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旅游与贸易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