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俊兰
摘要: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使得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成为教学的核心组成,作为一门书本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学科,其在小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创新能力提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课程教学开展与活动实践安排的过程中也存在矛盾与冲突,如何化解矛盾冲突实现课程教学与综合实践的协调并进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教学;协调并进;研究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9-0028-01
小学综合实践课的开展是素质教育理念在小学教育中的贯彻体现,通过课堂知识学习综合课外实践活动实现小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提升小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小学生的既定心理生理特点与综合实践开展的高难度又使得小学综合实践与课程教学结合度不够,两者之间衔接上的误差使得小学综合实践课程难以得到真正落实并取得教学实效。
1.小学综合实践与课程教学之间的协调失误分析
小学综合实践与课程教学之间的协调失误集中体现为两大方面: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局限于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灵活性不足;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脱离课程教学,与课程教学原始教学目的相背离。就前者来说,我国在开展小学综合实践课时往往以理论教学为主导,活动开展集中于相对封闭的教室内,环境的狭小与封闭带来学生思维上的固化,实践活动灵活性降低。究其原因与我国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传统息息相关,理论过于侧重引发的思维僵化使得小学生综合实践课的教学实效性大打折扣。就后者来说,小学综合实践课程过于追求活动开展,脱离课堂教学单纯回归原始自然,小学生容易养成散漫放纵的性格,不仅加大课程活动管理的难度也不利于核心知识点的掌握与小学生集体合作意识的养成,小学生性格冲动容易使得综合实践课偏离最初的教学目标,不切合教学实际。因此过于限制与过于自由都不利于小学生综合实践课的开展,把握好度,做好平衡点的把握至关重要。
2.小学综合实践与课程教学之间的协调并进策略分析
2.1以文本为指导确定实践活动的大方向,实现两者协调。
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是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教学的两大基础层面,两者缺一不可,因此在开展小学综合实践课教学时必须将两者结合起来,统筹安排课程活动,以课堂教学或者文本教学为导向进一步明确实践活动的大方向,保证实践活动在教学目标约定的范围内进行。课堂知识作为前人的知识经验总结,具有很强的活动参考与借鉴价值,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认识并理解课外活动实践的目的与意义,自觉遵守活动要求与操作要领,有了明确的指导方针才能有的放矢地完成教学任务,获取最佳的教学体验。课程教学要做好对课程教学内容的筛选,总结重点主题突出,结合课外实践活动的实际进行合理化改造。例如在开展《寻找家乡的小河》课题教学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知识学习,通过幻灯片或者影音资料的形式对家乡基本的河流情况进行了解,对基本的地理知识进行梳理,并发布明确的活动任务,教给小学生基本的摄影与撰文技巧,通过课堂讲解激发小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对河流保护主题的认可与支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调查走访,进行河流保护宣传,引导小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自觉保护家乡河流,争做环保小标兵,达到此次教学的目的。活动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图片等资料汇总,自由发言,完成对主题的深化认识。实现了课程教学与实践活动的协调并进。
2.2注重在实践活动中引导开展课堂教学,实现两者协调。
小學综合实践课的重点应该是实践,通过实践验证结论从而做好对教学主题的把握是小学综合实践课教学的最佳流程。因此借助小学生综合实践的机会,对小学生进行知识主题的点拨,帮助小学生在活动中形成理论认识,完成对课堂知识的学习与把握,实现实践活动与课堂学习的协调并进,并带动课堂教学方式的创新。例如在开展《汽车与生活》主题教学时,基于书本的认识往往激发不了学生学习认知的热情,引导小学生走出课堂,走到现实生活中,探讨汽车与生活的内在联系。面对生活中形形色色的汽车,小学生产生汽车为什么会前行?汽车为什么要遵守交通规则,汽车为什么会对我们的环境造成威胁等一系列问题,老师针对小学生的观察体会因势利导地教育,解答疑问的过程也是实现理论知识转化的过程,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大家通过课堂学习获取更准确的答案,这样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实现了协调并进,也完成了此次小学综合实践课的既定教学任务。
结束语
小学综合实践课作为素质教育理念下的教学产物,在小学生意识创新及动手能力提升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本文从两者的衔接失误入手提出了有效的解决策略,以期带动小学综合实践与课堂教学的协调并进。
参考文献:
[1]热兹万古力·阿西马洪.试析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实施[J].赤子(中旬),2013,07:144.
[2]叶善培.PBL理念下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互助教学实践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11:156-158.
[3]钱卫刚.浅析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实践[J].新课程(小学),2014,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