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丹泓 龙肖毅 (大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671003)
茶马古道是指穿行于如今的西藏、四川、云南地区的一条茶马交易古商道,沙溪作为茶马古道上一个重要驿点,在2001年引起国际的重视,以“茶马古道唯一幸存集市”为缘由,被世界纪念性建筑基金会(WMF)列入值得关注的世界濒危遗址名录,逐渐进入世界各地人们的视线。随着历史脚步不断向前,沙溪古镇的各种文化也发生着或显性或隐性的变迁过程。其中,从过去的马店到如今客栈的文化演变过程,不仅反映了一个产业的发展,还影射出历史和文化的运行轨迹,值得人们关注。
按照西方进化论的观点,文化的变迁并不只是进步,还有退化,消解即是一种退化,它代表了一种文化的消逝与沉寂,马帮的消解最终引起马店归于沉寂的历史走向。
(一)马店文化的繁盛时期。沙溪客栈的文化变迁历程,可追溯到马店繁盛之时。马店是伴随着商贸、赶集、运输等交流活动而产生的,为马帮提供住宿的地方。如赵家店,给经过这里的马帮提供住宿,准备草料。欧阳大院有自己的小戏台,给来往的马锅头们,提供住所供其休闲。有学者把上述两种马店,按照规模大小、所服务对象和提供服务类型的不同,分为民居马店和大马店。马店属于较早的住宿业模式,从现存的一些马店遗迹,似乎可以窥见当时马帮来来往往的繁荣景象。马帮文化和当地文化在那个互市兴盛时期发生着激烈的碰撞与交融。
(二)消解现象与原因。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各种道路的开通,公路建设计划的一步步推行,使得汽车的使用越来越普遍,马帮这种较为传统的运输方式被汽车等效率更高、更便捷的运输工具所代替。据学者吴强在《云南档案》中的记录,马帮历史的终结是在1999年的秋天:随着独龙江公路的开通,云南最后一支马帮队伍在历史上画出浓重的一笔后,带着一种苍凉的意味彻底消亡。马店也随之丧失了它存在的意义,大部分马店走向了或消失或毁坏的命运。这也正说明文化的稳定是相对的,而运动变化才是绝对的。
沙溪修复工程的顺利展开和逐步建设,让沙溪古镇以惊人的面貌重现于世人,传统历史文化的较好保存、马帮文化的再现、民族色彩的彰显、乡村生活图景的原真性内容,使得大量的旅游者慕名前来。其中,国外游客的占比超过了国内游客。客栈数量也随着这股旅游热呈逐年递增趋势。在这种发展浪潮中,本土文化必然面临着急剧涌人的外来文化的挑战。这是一个有着融合也有着冲突的过程。
(一)文化融合。文化的融合是不同文化之间从接触到融合贯通过程中一种和谐的文化发展模式。沙溪客栈从最早单一的马店到如今精彩纷呈的模式呈现,也经历了这样一个阶段。因沙溪文化的丰富性,一些成功客栈的文化在打造中,除了沿袭当年的马店文化外,还融入了白族文化、历史传统文化、乡土文化等等。比如沙溪老马店、古道客栈。这些客栈很好地把握了本土的文化内涵,包括古道文化、马帮文化、民族文化,是多元文化融合的完美展现。从老旧的招牌到白族建筑风格,还有充满茶马文化意味的内部设施与装修风格,都巧妙地融入了本地色彩,是客栈文化融合成功的范例体现。这种客栈文化的打造模式,展现了本地居民的文化自信和他们坚持本真的态度,因此才对世界各地的游客产生了无尽的吸引力。
(二)文化冲突。沙溪的修复工程曾经被作为古镇修复的典范,沙溪客栈行业也在“修旧如旧”的理念影响下,保有自己的特色。但是,利益驱动着各种各样的人涌入沙溪客栈,原住居民将房子租给外地来的客栈业主,不同类型不同目的的客栈业主按照自己的想法随心所欲打造着他们认为的沙溪客栈模样。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客栈文化。为了迎合中国游客的喜好,采用纯日式风格的装潢,再比如外观是白族民居风格,但内部装潢却采用了欧式地中海风格的客栈。这种碰撞对本土传统文化带来了不小的挑战。这种文化冲突不仅引起了原住民客栈经营者的不满,也引起追寻真正文化体验的消费者的反感。可以预见,如果不对这种倾向加以警醒,那么沙溪的客栈也会步入商业化太重,丧失原真性的困境。
(一)文化回归。马店文化在客栈中的抬头之势,引发了人们对于文化回归的思考。经上文分析,如今的沙溪客栈面临着丧失自我的文化危机,如若任其肆意发展下去,原本树立起的文化自信终会走向消亡。面对如此困境,不论是政府还是客栈经营者,都对文化回归产生了迫切的需求,游客亦是如此。以文化回归为导向,追寻客栈文化的重构,对沙溪客栈未来发展有积极意义。传统文化的回归呈现在客栈层面,主要强调当地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融合过程中,不丢失历史性、本真性的东西,在与当今时代精神不产生冲突的前提下,打造属于自己的客栈文化氛围,这种氛围不只表现在一种视觉直观的感受,还应从隐性文化视角出发,做到“肉身”与“外壳”的和谐统一。
(二)沙溪客栈文化重构路径
1.坚持对话理念。学者胡海霞依据俄国理论家米哈伊尔•巴赫金(Mikhail Bakhtin)的对话理论,提出游客和本地东道主之间应该是一种双向交流的模式,而不是一方单一的注视。沙溪客栈在打造文化过程中,应摒弃为顾客独尊的理念,在冲突发生时,避免自我的文化被过度异化。
2.重视历史遗迹的留存。本文此处所提到的历史遗迹包括沙溪本地的文物古迹、民族文化、传统工艺等内容。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完美保存,不只是对历史的尊重,还是建立文化自信的必要条件。
3.依托互联网,紧跟时代潮流。互联网的发展对如今的社会有着十分巨大的影响,客栈在运营过程中离不开互联网的依托,在文化的传承和传播方面也可以依托网络。就如沙溪的古道客栈,有自己的网页,不仅有订房专栏,还介绍了茶马古道与马帮,并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列举沙溪的节庆活动与民间艺术。这种方式值得推广和借鉴。
4.以发展客栈旅游的古镇为参考。国内打造古镇旅游的城市越来越多,不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可以作为沙溪客栈发展的标杆,避免一味模仿,对客栈的入驻加强控制和监督。同时,完善客栈的审核机制,邀请民俗、民族文化保护相关领域的专家参与监督和审核工作。
沙溪的客栈文化在建设过程中不仅有融合还有冲突,这是一种不可避免的文化现象,应该注意的是,采用正确的态度面对这种文化发展趋势,需要强调文化回归的重要性。但要坚持理性回归,以客栈为介质向前来居住的客人,甚至通过网络,向全世界的人们,传达沙溪特有的文化内涵,这种内涵既包括有形的物质展演,还包括对传统文化持积极态度的精神面貌。人们因着传统文化的吸引力来到沙溪,不要让虚假文化堆砌出的眼泪模糊那些真正爱着沙溪的人们的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