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大众是曲艺艺术生存发展的深厚土壤

2018-07-14 11:11王先富长治市群众艺术馆046000
大众文艺 2018年14期
关键词:长治曲艺群众

王先富 (长治市群众艺术馆 046000)

2015年8月27日,长治荣获了全国首个“中国曲艺名城”的称号,这是标志长治曲艺领先全国、繁荣发展的金字招牌。长治曲艺资源丰富、底蕴深厚,具有广泛扎实的群众基础。在多年从事曲艺研究工作中,笔者发现长治曲艺的发生、发展与四个重要历史时期的社会需求息息相关。

一、旧社会盲艺人为生存的需求成立“三皇会”

在漫长的旧社会,说唱献艺是一种谋生手段。随着社会的一次次大分工,明眼人都充斥到了各行各业,在社会生产力相对落后的年代,盲人也要生存,他们选择了说愿书、神书、算卦等谋生手段。但是,他们的社会地位低下,常被乡间的地痞敲诈、恶少欺辱,为了生存、自卫,他们寻找寄托,信奉天皇、地皇和人皇,各地纷纷成立“三皇会”。清乾隆三年,潞安府的路占元等人集中府八县47个皇会的133个盲人,成立了三皇总会。说书人有了自己的组织,得到一定的保护,一支支演出活动班社开始形成。“三皇会”的成立标志着曲艺演唱成为了一个行业。

社会的分工曲艺选择了盲人等弱势群体,为了生存的需求,盲人选择了曲艺、发展了曲艺。

二、抗战时期曲艺走向规范化、专业化

1937年,八路军东渡黄河,创建了太行太岳革命根据地,大批共产党的文化精英战士从延安或国统区来到太行山,延安鲁艺文艺工作团成立了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晋东南分会,他们相继对民间说唱艺人进行改造,这些艺人和团队受八路军、大批进步人士和各进步刊物的影响,纷纷解散“三皇会”,加入了宣传抗日救国的进步团体,为创建根据地文艺宣传充当动员先锋。这时,部队和地方的新文艺工作者积极参与地方的曲艺改革,从板式、伴奏乐器、演唱形式不断完善、创新和发展,使地方曲艺从旋律单调、伴奏简陋的落后状态有了质的飞跃,一批批艺术上自成风格的民间说唱艺术家涌现出来,编新唱新蔚然成风,赵树理、李克宽、寒声等有影响的文艺工作者写出了不少好作品,当时,较有影响的新书目不下两千篇。曲艺人受到了党和边区政府的重视、关怀、鼓舞和全民抗战气氛的熏陶,他们为国、为民,不惜牺牲个人的利益和生命,爬山涉水、身负乐器和铺盖,整年、整月活动在抗日宣传的前哨阵地。

以宣传抗战为标志,到解放后社会主义建设的这段时间内,曲艺队伍和曲艺人的社会地位显著提高,甚至有了“国字号”的身份,曲艺人以巨大的革命热情在各个历史时期配合党的中心工作,以文艺的形式宣传政策、为政治服务,同时也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八路军总部、鲁艺文艺团等团体和大批精英人才,他们利用曲艺宣传抗战,这种独特的优势也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长治曲艺,为今天长治曲艺长盛不衰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改革开放以来观众和曲艺人的双向需求使曲艺走向繁荣昌盛

改革开放后,长治曲艺遵循了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走向了社会化的发展道路,焕发出勃勃的生机和活力,达到了历史最繁荣的状态。一方面,当时老百姓文化生活还相对单一和贫乏,传统文化娱乐还占据着人们的休闲空间,加之一大批传统书目的开放,改革开放的新事物不断涌现,社会上一度出现了人人爱曲艺、学曲艺、欣赏曲艺的良好氛围,加之恢复了一些传统的民俗活动,曲艺成为人们精神生活不可或却的精神需求。另一方面,广大曲艺工作者也以开放的心态、深入生活、深入基层,改革创新,创作出一大批讴歌时代精神、反映现实生活的新作品,曲艺演出由长期为中心工作服务变成了以娱乐为主。第三、最值得浓墨重彩描述的是,长治的各种业余说唱团应运而生,个体曲艺队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形成了长治最早的文化产业,长治的曲艺团队火红了起来,成为当时经济建设的先锋和曲艺人发家致富的手段和需求。第四、曲艺人在从事曲艺演出富起来的同时,也为社会创造了财富,成为发展社会经济的需求。第五、这时的曲艺出现了一个更值得关注的变化:旧社会,说书唱戏低人一等,现在以说书唱曲为荣,以发家致富为荣,一批批豆蔻年华的俏姑娘取代了盲艺人,走上了舞台,大大增加了社会就业。

四、文化多元化的侵蚀使保护传统文化成为国家民族的需求

新时期,随着互联网加多种娱乐方式的发展,文化形态出现了多元化的格局,各种思潮互相激荡,人们渐渐远离了传统文化,一大批传统文化活动出现了衰微,长治曲艺在这个大环境下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幸好一些民俗活动和开业庆典的需求,才使他不曾闪失了市场的需求。但观众群体流失、创作队伍老化等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曲艺是原生态文化、大众化艺术、先辈们的遗产、全民族的财富,是我们中华文化百花园中光彩夺目、不可或缺的花朵。树越大根要越深,世界越现代化、我们越需要扎深我们的根,失去这个民族的根,我们会忘记自己是谁。曲艺需要我们保护,我们更需要曲艺传统文化的民族精魂,保护传统文化、保护长治曲艺,传承、创新已经成为我们共同的意志和需求。

五、精品创作是曲艺振兴的主要抓手

国务院办公厅颁发发的《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是从国家层面出台的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最全面、最具体的政策安排。政策出台后,一些专家学者发表真知灼见,提出了许多具体措施,笔者认为:对于曲艺工作者来说,抓创作、出精品是当前和今后工作的主要抓手。群众是曲艺的衣食父母,曲艺首先要满足群众,满足群众就要了解群众,知道百姓喜在哪里、怒在何处、哀的是什么,怎样才能让他们乐。理解了这些就理解了曲艺创作的重要性,写老百姓、表达老百姓情怀、让群众喜欢,是曲艺的本分。只有不断创作出适应新时代、满足当今人民群众精神需求的、脍炙人口的新作品,才能重新吸引观众。

目前,我市创作队伍青黄不接,一些年龄偏大的作者,不了解年轻人需求,不使用新时代新语言,老腔老调,说唱内容比较浅显、形式有些单调,内容不适应当今多元化格局的需求。年轻的从业者不了解曲艺的由来,觉得自己高于群众,因此不能深入群众、再加上曲艺创作收入低、看不到前途而很少从事。

曲艺之兴,乃是剧本之兴,试想若有一部真诚理解人民、紧跟时代步伐,回应时代风云、领会时代精神,说新唱新的好作品能不打动观众?我们相信,优秀的曲艺形式、土色土香的乡音乡韵,亲切动人的美妙旋律,加上如新酿甘醇的优秀至作,仍然是当代人们的真切需求。反过来说,只要人民需求、时代需求,曲艺能不繁荣?

猜你喜欢
长治曲艺群众
思诗史为曲艺批评与创作赋能
长治:考察调研 绿色防控
长治药茶产业带动农民增收
山西长治:“三级联动”保“三秋”生产
多让群众咧嘴笑
《曲艺泉城》
曲艺名城张家港 曲苑魅力扬四方
当当鼓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