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初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2018-07-13 10:58张运泉
师道·教研 2018年6期
关键词:行为习惯习惯德育

张运泉

初中阶段是学生生理、心理急剧发育、变化的重要时期,正是增长知识、接受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基础,是建设良好校风的保证。因此,初中阶段的德育教育应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主,那么,怎样才能抓好初中学生的养成教育呢?

一、规范训练

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应从学生的认知特性出发,按照先入为主的规律进行。注意让学生明确应怎样做,同时把规范训练养成教育贯穿于学生的一日活动之中。要养成好习惯,把不经常出现的行为训练成为经常出现的行为,是一件十分艰苦的事情,要经过许多枯燥单调的练习,不断变换形式来进行训练。所以,在进行训练时,一定要反复抓,抓反复,不能放松。

二、构建网络

可以说学校是养成教育的主阵地,承擔着道德知识上的教育和行为上的规范训练。而家庭是养成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要用自身的行为去影响孩子,指导并监督他待人接物的礼仪。在养成教育工作中,学校和家庭相结合是最好的模式。学校可以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家长开放日等形式,使家校形成合力,增强教育效果。如我校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受到不同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出身在农村的农民,望子成龙之心更为迫切,但由于自己的文化修养有限或由于生活习惯的不良影响,或多或少给孩子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家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儿童的成长。凡是家庭教育抓得紧、抓得好的,孩子就会受到良好的教育,在学校里接受教育也就比较快,反之进步就比较慢。家长的言行举止、生活习惯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家庭是人的第一个社会生活环境,是人们接受教育、德育最长久的场所,所以养成教育必须以家庭教育为依托。家庭教育的内容是多方面的,而重点却是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与品格的培养。学校的德育必须要以家庭教育为依托,让家庭德育成为学校德育好的助手与补充。学校要想使养成教育取得成效,就要多方面、多渠道与家庭教育结合起来,提高家长对学生养成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使家校形成合力,这样就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率先垂范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每一个行动都是给学生无言的教育。在养成教育中教师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必然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重要作用。在进行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规范训练时,坚持正面教育,注意树立典型,让榜样去感染学生。另外教师要关心体贴学习习惯不良的学生,找原因,从源头上下功夫。教师应从自身出发,从平时的小事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平时,教师走进学校、教室,一发现地面有垃圾、废纸就随手把它捡起来丢到垃圾桶里,学生就一定受到感染并跟着老师这样做。每一个成长中的学生,都需要一个好的榜样,会成为他们前进的目标和动力之源。

四、活动开展

针对初中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方法之一。学校可以利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上国旗下的讲话、每周的班队会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培训,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促进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如每年劳动节、重阳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组成爱心小组到学校附近的敬老院为老人洗衣服、擦玻璃、收拾房间;“教师节”开展尊师活动;“三八节”“母亲节”开展为妈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的活动。同时,对学生进行以“五爱”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活动,着重培养和训练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使学生心中有祖国,心中有人民,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另外,表扬是促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手段,及时对学生进行表扬是学校做好养成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能促进学生产生强烈的荣誉感,从而促进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增强,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和意志力,做到知行统一。因此,学校要在养成教育中树立典型,以奖励为主,平时尽可能经常使用口头和体态语言对学生进行表扬和暗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一位教育家说:“在孩子的心灵播种理想,就会收获行为;播种行为,就会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会收获品德;播种品德,就会收获命运。”只要养成教育成功开展,必然会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健康人格,一定会带动学校整体工作的发展。

责任编辑 李少杰

猜你喜欢
行为习惯习惯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