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煜
【摘 要】 语文新课标确立了新教育理念及开放性育人目标,要求语文教师要有持续发展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就是说语文教师作为学生健康的现代人格的塑造者,既要注重不懈地优化自已的人格素养,又要在新课标背景下,明确自己职业的角色及其教育职能,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和水平。这其中,文学的教学就亟待教师的文学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 语文教学;教师素养;文学
语文新课标和正在实施的初中语文新课程,对文学作品教学的重视是前所未有的。面对现状,中学语文数师可从以下方面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
一、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对文学的感悟能力
作为文学教学,其本质是审美的,理应以感性为主,以促进想象的灵活性和丰富性为己任,而不能听任理性的分析取代感性的领悟。因此,我们就要从文学的特点出发,树立起审美的观念,在这种观念下去进行文学教学,使美回归文学教学的课堂,使文学教学活动成为一种审美享受的活动,一种再创造的活动,让涌动着生命激情的文学作品,唤起学生的生命激情,用美点燃美。
很难想象一个缺乏文学素养、缺少感悟能力的语文教师能够把语文课上出滋味,上出精彩。那种絮絮叨叨地提问,匠气十足地诠释,是无法唤起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无法唤起他们对文学的激情的。文学作品教学的课堂里,应当充满文学味儿的话语,这里有精心营造的优雅氛围,有极富语言张力的讲述,有对优美诗意的捕捉,有对深邃哲理的提炼。让学生置身于令人陶醉的意境画景,让学生的心灵沐浴着明媚的文学之光,从而激发出对语言文学由衷的热爱。
二、教师要养成勤读文学作品的习惯
当一名有“文学味”的语文教师,广泛的阅读是基础。试想教师不博览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怎会有课堂上旁征博引的机智以及信手拈来的潇洒呢?教师远离了文学作品的浏览,势必会在文本中兜圈子,也势必会语言枯涩,见识浅陋。只有自己成为精神世界“美食家”,才能构件起丰富的精神世界。事实上,学生大凡都喜欢知识面广、文学素养高的语文教师,而教师自身素养的匮乏,展现于学生自然是面目可憎了。同时,阅读实践的丰富,对教师自我读解文本的能力具有积极的提升作用。一些教师疏于读书,懒于阅读,造成在教学的过程中出现了种种不认真读解文本的现象,或是别人代读的,或是自己没有读懂,或是对文本庸俗的读解,更有甚者对文本作出错误的解读。
所以,语文教师应当把广泛阅读作为应当备的第一课,只有备好这一课,教师的语文课堂才有可能闪现文学光彩。诚如于漪老师所言:语文教育质量说到底是语文教师的质量。要造就合格的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下工夫培养课堂教学的真本领。要提高语文教师修养的反复法和途径就是要读书,语文教师应该把阅读和写作视为自己生命的体现形式。
三、教师要努力成为写作的行家里手
可以这样说,不会写作的语文教师,是不称职的语文教师。写作是一種生命的运动,也是一种自我丰富与自我发展的过程,是对人的思维和语言的綜合训练,语文教师要保持业务优势,要特别注意提高写作水平。它是语文教师职业技能一种基本要求,我们不仅要会写下水作文、教学论文,还要会写散文小品甚至小说。只有当自己感受到写作的艰辛,体会到写作的秘籍门道,你去指导学生才会有的放矢,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出口成章,下笔能文”一直是语文学习追求的目标;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教师能够率先垂范,其引领作用无疑是巨大的,反之,教师连这一点都做不到,我们的语文教育将很难有发展,更不必谈“三维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刘丽亚. 优秀语文教师的灵魂——文学素养[J]. 神州,2017(4).
[2] 杨泉良. 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与文学作品教学[J]. 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