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涛尹兴宽
(1.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金融系,江苏 苏州 215009;2.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会计金融学院,江苏 无锡 214153)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集团发展迅速。教育部的信息平台统计显示,目前成立的职教集团数量已经超过1000个,高职院校集团化办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经过不断的改革创新,各地在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实践中探索出各具特色的集团化办学典型模式。主要包括:产教融合的“校企一体”模式、城乡联动的“以城带乡”模式、中高职衔接的“中高贯通”模式、专业群与产业群协同发展的“集群对接”模式、工业园区与职教集团互动发展的“园团融合”模式、管委会整合行业职教资源的“政府主导”模式、“校政行企”多元合作模式、“五位一体”嵌入式校企合作模式等。
高职金融专业的集团化办学目前多以校企联盟为主。这种联盟对高职金融专业的人才培养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就上海自贸区辐射圈的长三角地区而言,高职院校金融专业集团化办学比较有代表性的模式(项目)主要有三种: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通过和金融机构共同组建银领学院,强化人才培养的机制建设,打造校企合作育人平台。以就业为导向,以订单为载体,对金融“银领”人才进行大规模、全程式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于2008年和浙江省主要金融机构共同组建了银领学院,这些金融机构均为各类规模的银行企业。银领学院以培养从事商业银行一线业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并围绕这个目标建立一整套有机的人才培养管理体系。从最高管理层-院务委员会到教学团队,各层级各部门均有合作银行的人员参与组成。主要特点为:校企合作制度化、实训教学职业化、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一体化,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目前,银领学院金融“银领”人才培养模式先后被北京、上海、浙江、山西、宁夏等30余所职业院校学习借鉴。
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2012年与江泰保险经纪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展“江泰保险实用型人才培养培训项目”,该项目拟在全国选择60所职业院校建立“江泰保险实用型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江泰公司在项目实施周期内,提供累积不少于2.566亿元人民币的经费,主要用于“江泰项目”的课程开发与教材编写、师资培训、奖学金、奖教金、顶岗实习及就业安置服务等。在入选职业院校开办“江泰保险经纪班”,每个基地每期开设一个“江泰保险经纪班”,每班招生50人,项目累计培养15000名学生。江泰公司将在合作周期内为每所建立“江泰培养基地”的院校提供约300万元人民币的资金支持。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成为该项目全国首批8所入选高职院校之一。江泰保险实用型人才培养项目采取“政府主导、校企共育”的校企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机制为政府主导、企业注资、课程共设、师资共建、人才共育。目前该项目已经实施5期,取得了一定成效。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组成了江苏省商贸职教集团,成员单位除了本地的红豆职业大学、红豆集团、还包括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特区有限公司。通过“借船出海”,在柬埔寨西港特区工业园共建西港特区培训中心。企业负责投资建设校舍,院校负责投入师资和教学;企业发挥技术优势,院校发挥教育优势,校企联手境外办学,联合开展西港特区柬埔寨员工的金融服务、语言培训、入驻企业管理人员的企业管理、国际贸易培训等。依托职教集团,借力跨国企业,形成职业教育国际发展合力,服务大型跨国集团的海外扩张。到2016年底,学校共选派20位优秀教师,举办培训9期,开办20个培训班,涉及金融、财会等十余个专业,累计培训中柬员工达23000余人次。学校与西港公司共同组建教育发展投资公司,开创了高等职业教育服务与国外企业机构联合办学的先例,成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标志性教育项目。
高等职业教育通常以合格的专业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因而常常忽略了学生通识教育和通用技能的培养。有些高职院校甚至为了突出专业技能的学习和培养,大幅压缩通识课程与理论课程,盲目低效的增加实验实训课时,导致学生理论不扎实,常常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由于缺乏必要理论的强有力支撑,学生的创造力和整合素质明显欠缺,日益成为只会简单重复工作程序的工匠,而不是现代意义上既懂专业理论、又能技术创新的新型专业技术人才。这样的职业教育理念患了严重的短视病,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已经误入歧途,尤其与现在金融业务跨行业融合的趋势背道而驰。
目前的主要合作形式有:在学校建立专业实训室、与企业建立实训基地、与金融机构开展订单班、组织学生到金融机构实习等。许多合作往往只停留在一纸协议上,实践教学的基本目标没有体现,也没有形成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学校与企业之间普遍存在做表面文章,形式主义的伪合作,缺乏真正的相互融合。比如热衷于开展一些针对性不强的报告会,走马观花式的调研,粗糙的访问交流等活动。
大多高职院校是由大、中专院校转型而来,师资的专业理论有余而实践能力薄弱,教学模式摆脱不掉传统教学方式。此外,推行校企联合办学,高校就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培育新型的教学环境和管理模式,这必然会增加高校的经营成本。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高校对校企合作的态度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校企合作的规模难以扩大。
一方面,金融企业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金融企业主要经营货币信用业务,使其在与外界合作时格外谨慎,致使寻求岗位锻炼的在校师生很难深入其中;由于垄断的存在,金融企业在人才选拔上要求偏高,与高职院校的合作意愿低;人才高消费所可能产生的低效率还没有显现。另一方面,企业都是以赢利为目标的,金融企业也不例外。即使金融企业愿意和高校合作办学,企业也会因为在合作中不能获得丰厚的利益,而缺乏投资的动力,使高校的校企合作方案难以展开。
目前的校企合作,通常存在两大弊端,也就是要么校热企冷,要么校冷企热。通常都是一方卖力或者尽量主导,一方应付或者消极附和,造成双方合作的组织结构不健全、沟通与实施不畅。再加上往往缺乏专门的校企合作协调机构,很多项目难以获得各方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和支持,导致校企合作工作效率不高,人才培养效果大打折扣。
信息化教育是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职业教育中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是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基本要求,用信息技术来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目前高职院校金融专业集团化办学信息化程度严重不够,主要存在信息系统管理体系缺乏系统性、管理平台缺乏科学性、管理制度缺乏保障性、管理人员缺乏专业性等突出问题。
要培养真正优秀的技术型专业人才,必要的理论储备不但重要,而且应该与技能培训受到同等重视。尤其是对于社会科学领域(包括经济、金融保险类学科领域)的高职院校学生来说,知识面一定程度的博与杂,重要专业理论知识的精与深直接关系到其综合素质及能力的提升。这样,一旦他们离开了原对口的企业,依然能顺利的找到自身的发展之路。因此,有必要对高职专业理论课程进行调整,对知识结构进行优化,该删掉的删掉、该简略的简略,而核心理论和前沿创新理论则要适当加强。针对金融业务跨行业融合的发展趋势,适当增加专业融合性、交叉性课程与教材的设置。
集团化办学模式下,要实现人才的优质培养,校企合作必然要系统化、制度化。对于那些整个学校层面和企业层面的重点校企合作项目,双方都应该从学校、学院、系、专业和公司、部门、项目组等形成不同层次的对接联系部门。这样既能有效进行科学合理的总体长期规划,同时又能对具体项目的实施进行充分的交流沟通,高效的解决不断出现的常规性或者突发性的实际问题。
另外,对于双方在合作项目资金较大且账务往来频繁的校企合作项目,应该健全双方在财务往来上的协同机制,主要体现在要建立相对统一的标准化的资金账目名称、定期的账务核对,规范财务审批流程、加强相关的内部审计,规范资金的用途,尽量做到专款专用,同时加强资金的使用过程监管,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对于“一企多校”的联盟式校企合作,不能搞一刀切。对于多个主体的校企合作模式来说,各个成员之间存在地域环境、校情、专业设置、师资结构、生源结构与质量等多方面的差异,忽略这种差异而采用完全统一的标准,则很可能使得校企合作项目举步维艰,甚至难以继续。比如,文化、教育理念的南北方差异,经济发展水平的东西部区别、生源质量的优劣等等,都需要双方在校企合作中做到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对于学生素质高、用人单位普遍看好、就业选择面广的学校,应该在校企合作中因地制宜的给予更大的激励措施以吸引优秀人才,同时配以适当宽松和灵活多元化的管理机制。同此外,对于参与校企合作的高校教师和企业职员应该因人而异的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最大化的调动相关参与方成员的积极性。
针对传统金融业和机构对人才学历层次要求的日益提高,根据金融与其他行业加速融合发展的态势,可以考虑吸收与金融紧密结合的相关行业与企业加入校企合作集团,积极开展类金融业务、交叉性金融业务(跨行业金融业务)的人才培养。比如伴随着物流产业的发展而产生的物流金融,物流金融是为物流产业提供资金融通、结算、保险等服务的金融业务,它直接或间接的融入了物流业的各个环节。在物流金融中涉及三个主体:物流企业,客户和金融机构,物流企业与金融机构联合起来为资金需求方企业提供融资。物流金融的开展对这三方都有非常迫切的现实需要,正日益成为国内银行一项重要的金融业务。
比如可以联合举办金融专业技能大赛,校企合作举办全国性的银行业务技能、金融投资模拟、保险服务等大赛活动。这类大赛以巩固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为宗旨,有利于引起学生对学用结合的高度重视,促进学生更深刻的掌握所学知识。企业可以通过这种大型、正规的比赛挖掘金融精英人才。同时也能够提高学校、学生、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为保障高职院校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长效发展,必须规范集团信息化建设,建立和完善集团信息联通机制,通过网络建设管理和信息平台系统管理的控制,提高使用效率,实现规范化、程序化,最大限度地满足集团成员单位对信息的需求,促进集团内部资源共享。主要包括依托职教集团架构,构建信息化管理框架体系;搭建管理服务平台,建立集团信息联通机制;推进管理制度建设,加强各级规章执行力度;强化管理队伍建设,提升人员信息化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