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慧英
(乐安县中医院检验科,江西 乐安 344300)
血液标本检测是疾病诊断的重要措施,但采血不当易出现溶血现象,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关注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采取一定措施进行有效校正,对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保障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9月参与体检的健康体检者为对象,观察了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并探讨校正措施。
选取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9月参与体检的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40~76岁,平均(39.2±5.4)岁。受检者各项检查指标正常,无肝肾功能疾病和其他类型疾病,均对此次研究知情同意。
清晨空腹抽取受检者的肘静脉血6mL,分为A管(溶血组)和B管(未溶血组)各3mL。A管离心制备血清,取1mL置入试管中待测;B管冷冻1h后(-70℃),解冻离心10min,分别取不同浓度加入到600μL的正常血清中,制成8份不同溶血标本进行检测。采用Sysmex XT-1800i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K+、总蛋白(TP)、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α-羟丁酸脱氢酶(HBDH)、Na+、高密度脂蛋白(HDL)、三酰甘油(TG)、白蛋白(Alb)等各项生化指标。另外,采用迈瑞BC-1800半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溶血标本的血红蛋白(Hb)浓度进行检测。
Hb浓度变化值(ΔHb)=溶血标本Hb测定值-未溶血标本Hb测定值;溶血变化值(ΔX)=溶血标本指标测定值-未溶血标本相应指标测定值[1]。
SPSS 19.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血清Hb变化值(X)与差异显著的溶血相应指标变化值(Y)进行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与未溶血组相比,溶血组Na+测定值较低,CK-MB、K+、TP、CK、LDH、AST、HBDH测定值较高,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生化指标检测结果比较
注:与未溶血组比较,*P<0.05。
血清Hb不同浓度与相应溶血指标的变化值存在相关性(见表2),各项指标进行回归分析(见表3)。
表2 血清Hb不同浓度与相应溶血指标的关系
表3 各项指标的回归分析
血液采集、分离、运送、保存的整个过程中,红细胞破裂并释放化学成分,可对多种生化指标的检验结果产生一定影响[2]。临床上,溶血是生化检验的干扰因素,标本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受到影响,容易导致疾病的有效诊治出现问题。实践证明,溶血影响生化检验的表现主要为[3]:①红细胞含有非糖还原物质或有机磷酸酯,溶血处理后血清浓度会明显升高,可对生化检验项目的测定值产生一定影响;②红细胞中的LDH、ACP、钾等物质有较高含量,溶血处理后进入血清中,会导致血清浓度升高,同时,重度溶血现象中红细胞类物质的浓度稀释效果更加明显;③血红蛋白对蛋白质分析能力有一定影响。本研究中,溶血组CK-MB、K+、TP、CK、LDH、AST、HBDH测定值较高,Na+测定值较低,与未溶血组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与相关报道的结论基本一致[4],说明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有一定影响。进一步分析得知血清Hb不同浓度与相应溶血指标的变化值存在相关性,回归分析后即可对检测结果进行校正。需要注意的是,临床上血液样本出现溶血现象的几率较大,为避免发现溶血,需要对血液标本的质量进行有效控制。主要方法为[5]:选用型号正确的一次性采血针头;采血部位的选取、抗凝剂的选用应当正确。一旦溶血发生,应重新采血,或利用分析仪的信息补偿功能进行自动补偿,得到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并对结果进行校正。
综上所述,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和干扰不可忽视,避免人为因素,减少误差,获取数据经回归分析后进行校正,可有效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