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敏敏
(山东师范大学,山东济南250014)
美国教师教育特别重视培养实践能力,关注实践是教师培养的价值取向。美国依据社会发展形势优化课程模块,不断改进教师教育的实践模式。我们可以借鉴其成功经验,更好地促进教师教育的发展。
为解决传统教师教育模式带来的教师质量不高的困境,美国自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实施实践取向的教师培养模式。美国实践取向的教师培养模式主要有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和临床实践型教师培养模式。
美国教师教育中典型的职前实践模式是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即PDS模式[1]。它是一种旨在依靠大学和基础学校的长期伙伴关系,促使教师发展的学校,强调师范生获取大量的教育现场经验。专业发展学校为候选教师提供开展教学实践的探究,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是教师专业发展学校的主要特色。PDS培养模式深入到教师的教学中,从教学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为教师提供了实践经验,是促进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途径。通过在实践中进行教学研究,培养了教师的实践与反思能力,使理论和教学实践有效结合。
临床实践型教师教育模式在教学技能培养时注重学生的学习,提供机会让候选教师参与教学实践,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为确保实习质量,还制定了指导教师的资格认证,强化指导教师的作用,优化教育实习效果。临床实践教师培养模式重视教师的教育实习,制定了合理的临床教育实习目标、内容和评价标准。关注教育专业知识的应用,思考在不同时期应掌握的知识,更好地培养临床实践型教师。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模式还包括选择性教师教育模式和城市驻校教师培养模式。这些模式都体现了美国在培养教师时注重实践能力的形成,通过各方的协作从不同方面促进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
美国目前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和教育专业课程。通过参与开放性讨论、进行课堂参访活动,有效调动教师学习的自主性[2]。教育实习也是教师教育课程之一,应确保教师在进入实践前具备实施教学的基础,培养其课程开发和教学组织的能力。改进教学实习课程的结构与实施方式是美国教师教育改革的焦点之一,其改进方向是增加教学实习课程比重,提高教育实践课程的信息化水平。
美国最近重新改进了教师专业发展学校,针对学区和大学沟通不畅、评价不合理等问题做出了相应的改进。教师教育认证委员会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例如,改进专业发展学校中的评价标准,特别是对教学实践的评价。美国在教师教育发展中结合实际制定了符合的新措施,提高了学校的教学质量,为今后的教师教育发展提供了基础[3]。
通过分析美国实践型教师培养模式,学习其成功经验,不断完善我国教师教育。美国实践取向的教师培养模式启示我们应加强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强化实践取向的课程,健全教师教育的保障机制。
我国要完善教师教育实践“U-G-S”教育模式,加强师范院校与基础教育学校对接与合作,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积极建构培养教师的共同体,承担师范生见习与实习任务。政府、高校和中小学需要建立合作关系,明确各方的职责。中小学对教师实践素养的要求可以转化为教师教育的课程目标。大学要主动到中小学寻求合作,为学生搭建更多的实践平台。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促进理论和实践的相互融合,使高校与中小学形成一种长久有效的共生关系。
教师教育课程改革需兼顾各地区的不同需求,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新课程[4]。我国教师教育需要加强学生教学技能,开发特色的优质课程,适时调整教育实践方式,延长学生教育实践周期。课程领导小组指导实践课程的设计及实施,构建基于专业知识的教师临床培养模式。教育知识向实践转变,杜绝只说不做的形式主义。教师是反思性实践者,在教育教学行为的过程中实现专业发展[5]。我国已逐步开展了实践课程,但仍需进一步加强。
我们要制定相关规章制度,完善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保障机制。相关部门应做好高素质实践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实践教学资源的保障工作。各项标准严格制定与实施,建立科学的教师奖励制度,完善教师考核办法,把课堂教学、技能训练、教学实习纳入考核内容。社会的发展提高了对教育的要求,我们要依循实践取向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依托基础教育名师建立合作培养机制,优化教师队伍,建设合作共同体,同时落实教育督导,完善问责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