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红
(河北省任县教育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体育局教研室,河北任县055150)
流行音乐是传唱度普遍较高的歌曲,把握好流行音乐这个途径来传播音乐之美是我们教学应该灌入的理念。帮助学生理解和分辨出优秀的流行音乐,一首好的音乐作品必须具有“音意、词意、达意”这些特点。流行音乐和中国文化相结合,可以摩擦出不一样的火花。在很多年前,周杰伦一首《青花瓷》唱遍大江南北,词中细细勾勒的江南古韵:“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极致细腻的笔触配合着古色古香的歌韵,让万千听者皆陷入那江南小镇的密密烟雨,难以自拔。这就是流行音乐讲好中国故事的非常鲜活的例子。
很多时候,流行文化在具体情况下也具有相对的局限性。比如,“狂热追星”“低俗化发展”等一系列问题,但是作为一个音乐教育者,我们应对其进行内容上的取舍,不放过好的流行音乐,而不是盲目拒绝。流行音乐作为一个时代的产物,我们对待其态度应该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流行音乐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某个时代人们对“真善美”的评价标准,很多方面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借鉴的。
初中时期音乐教学的目标是向鉴赏性、启蒙性发展,让同学们对音乐提起兴趣,选择一样“乐器”去表达自己的情绪,去感受不同的音乐种类,得到艺术上的熏陶。
任何学问的开始,都应是兴致使然。在中国学生九年义务教育中,音乐课在“德智体美劳”中承担了很大一部分“审美力”的教学任务,类比于其他的课程,音乐课更加轻松和愉快,如何让学生产生对音乐的好奇心,是我们初中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流行音乐是相对于古典音乐和民间音乐而言的概念,流行音乐的引入在很大程度上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培养了学生的爱好,使学生更加主动自主地了解音乐文化。
我们应该努力改变之前的教学方式,将学生拉回课堂主体,改变之前只以教材为基础的理念,多融入流行音乐的元素,正视教师自身对流行音乐的理解,尊重学生的多元化选择,适当地加以引导和帮助,让学生真正爱上音乐课。
首先,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融入流行音乐,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途径之一。学生演唱流行音乐,教师也应指导学生与课堂教材教学联系起来,活学活用,根据具体流行歌曲的音乐元素、演唱方式、旋律等,不断地提升自己的音乐素养,在潜移默化的学习中不断成长,在活学活用的乐趣中达到教学目的。
其次,教师应该发掘学生的潜力,让他们认识自身,寻找到一个最喜欢的乐器,这个“乐器”可以是那些实体的演奏乐器,也可以是自己的发声器官。引入流行乐中摇滚,民谣,蓝调,节奏蓝调,爵士等一系列各具风格的音乐类型,帮助学生了解选择一些自己喜欢的歌曲风格,与实践相结合。教师配合学生,对作品进行改编简化,寻找自己的感觉,进行学期末的才艺展示,学以致用。在欣赏才艺的同时,指导学生进行正确发声,系统化排练,不断提升乐感。
万事开头难,初中音乐教学重在系统化音乐理论,不断辅以具体实践,让“演奏”“演唱”激活课堂氛围,不断拉近师生间距离,真正使课堂充满欢乐。
流行音乐具体表现于一些成品的出版音频作品,为了让学生们视听上体会到流行音乐的魅力,引进多种媒体配合教学就显得格外重要了。一些歌曲的MV将该歌曲意境韵味具象化表现出来,教师通过播放这些音像制品,带领学生感受不同风格的流行乐,疏通教材文章脉络,将教材要点活学活用。了解演唱方式,通过多媒体伴奏放映,助力学生展现自我,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提升乐感,提升领悟力,对流行音乐进行具体的筛选。
流行音乐也有参差不齐的时候,而教师像淘沙取金一样应该主动为学生筛选掉一些“残次品”,把一些弘扬社会主义正能量的歌曲,高雅健康的流行歌曲存留下来,放到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来。在此过程中,学生不断提升自己的音乐审美情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培养自身抵制不良文化渗透的能力。了解到不同曲风,个性发展的同时,也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邓丽君王菲一曲《清平调》以李白的诗为歌词,唱出了婉转哀华的味道,教师应该带领学生领悟这首诗的背景故事,不断地从音乐中获得心灵的感悟。
流行音乐的引入应该结合教材,配合教材日常篇章教学任务,配合知识点,组织配合学生积极运用实践。例如,运用多个声部教唱汪峰的《存在》,让学生了解自己的音域大小,在合唱中具体了解自己的声部,从而分别配合演唱。流行音乐中正能量的激发渗透也是很重要的部分。例如,教唱《我的中国心》感受爱国主义情怀的渗透和生命本质的探寻力量,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流行音乐并非全是一些无病呻吟的靡靡之音,作为一名音乐教育者应该具有多元宽广的视角,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地提高眼界,促使流行音乐更好地帮助我们的日常音乐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