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呼唤合作金融发展壮大

2018-07-13 17:28:24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教授
中国合作经济 2018年6期
关键词:农村金融农户金融

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教授

十九大报告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了提纲挈领的部署,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全国人大山东省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各级党委、政府贯彻落实“五个振兴”要求,必须把组织振兴放在统领的位置上,也就是要把广大农民群众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带领他们成为乡村振兴的主体。从经济的角度看,推动组织振兴,就是推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壮大,而发展农村合作金融又是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关键,从而也是组织振兴的关键。

发展“三位一体”综合合作,解困农村金融

农村经济是现代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农村金融在发展现代农村经济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农村改革40年,农村金融领域也几经改革。1979年农业银行从人民银行中独立出来,后来信用合作社又从农业银行中独立出来,经过改革,农村信用合作社变成信用社,现在差不多都改成了农村商业银行。近年来各地又出现了村镇银行,发展普惠金融、互联网金融等等。但从实际效果看,农民贷款难问题依然如故。

有人说,农民贷款难是农村缺资金。这是一种误解。目前,农村金融机构以农商行和邮储银行为主。统合起来看,这些农村金融机构的存贷比只有20%左右,大部分资金通过现有金融体系外流了。而且,尤其越是经济落后地区,存贷比越低,资金外流现象越严重。即使那些农村金融工作做得特别好的地区,若要完全满足了农民现有的生产生活贷款需求,农民的贷款余额一般也不会超过存款余额的50%。因此,农民贷款难的真正原因不是农村缺少资金,而是缺少把农村资金用于农村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这个基本事实,是讨论农村金融甚至是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的基本前提。

习近平总书记对上述基本事实有着明确认知,成为他农村金融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在2013年12月23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讲话中强调:“农村金融仍然是老大难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要在体制机制顶层设计上下功夫,鼓励开展农民合作金融试点,建立适合农村特点的金融体系。”在2017年12月28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他又指出,要推动农村金融机构回归本源。这就说明,经过40年的农村金融改革,商业化的改革思路不仅没有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还把金融机构改到脱离了本源的路子上去。

农村金融商业化的路子走不通,就要回归合作金融这个本源上来,要把发展“三位一体”综合合作作为解决农村金融问题的路径选择,同时也是落实习近平农村金融思想的主要方式。

习近平的“三位一体”综合合作思想已经提出多年,今后能否得到贯彻落实,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分清农村金融改革的方向是合作金融还是商业金融。农村商业金融是由资本主导的,由股东联合发起,吸收不确定客户的存款,向不确定客户发放贷款,由股东赚取利差分红;合作金融是把农民组织起来组建合作社,在社员内部吸收资金,同时在内部向社员发放贷款,金融业务限于合作社内部社员之间。既然农村商业金融的改革路子不成功,只能回归合作金融本源。另一个方面,承载合作金融使命的农民合作社如何办。合作社有两种模式,一是专业合作社模式,以欧美国家大型家庭农场组建的合作社为代表,特点是专业性、产品单一、社员人数少;二是综合性合作社,以东亚地区小农户组建的合作社为代表,具有社区性、上下成体系、产品多样性、服务综合性、人数众多的特点。

我国现在以发展专业合作社为主。2007年7月1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实施,修订后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也将于2018年7月1日生效。目前,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已经超过200万个,但有相当一部分合作社登记后并未实际运行,成为“空壳社”“僵尸社”。实践证明,欧美模式的专业合作社不适合“大国小农”的基本国情,运营成本非常高,对理事长个人的压力往往成为难以承受之重。专业合作社要正常运营,只能依托于“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合作社体系。

要深刻认识三位一体综合合作的科学性,必须从不忘初心的高度钻研习近平三农思想。习近平在攻读博士学位时就深入研究了中国农村市场化问题,认识到中国“要走组织化的农村市场化发展路子”。显然,“组织化”传承了毛泽东的“组织起来”思想,而“市场化”则是基于对邓小平理论的深刻理解,二者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习近平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这是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论断的直接思想来源。

更为重要的是,习近平以改革创新精神指导了我国“三位一体”综合合作体系的构建。他在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期间就首次提出积极探索建立农民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的农村新型合作体系,并部署了“三位一体”改革试点工作。2014年,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成立60周年时,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要求供销合作社通过改革成为为农民生产生活服务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2015年,为落实习近平关于供销合作社改革的指示精神,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中发〔2015〕11号文件;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各地党委、政府要推动“三位一体”综合合作。

借鉴日本农协经验透视“三位一体”综合合作优势

习近平在指导瑞安构建“三位一体”综合合作体系的过程中,就曾经指出要借鉴外国好的经验,主要是指日本农业协同组合的经验。在我国综合性农民合作社体系尚未完整建立起来的情况下,借鉴日本农协经验是非常必要的。

日本农协是全国性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日本政府分中央、都道府县、市町村三级,农协也与政府层级一一对应。日本农民在市町村这一级加入农协。农协设有技术指导、购销、信用、保险、生活服务等职能部门,为组员提供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由于日本农协全国成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有效解决农产品生产过剩问题。因为农协的农业技术员清楚地知道各家各户的生产情况,可以把某种农产品生产数据逐级上报,一旦发现过剩趋势,可及时进行产前调控,防止生产过剩发生。日本农协帮助农户购买质优价廉的生产资料,并提供专业农技指导确保产量高质量好,在销售上把农产品直接运到批发市场销售,确保产品优质优价,帮助农民多赚钱。农民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如果缺少资金,农协信用部门为农民提供及时足额的资金支持,如果发生灾害,可以获得农协保险部门理赔。加上农协为农户提供的其他生活服务等,农户获得的服务可谓是“从生产到生活、从摇篮到天堂”。

从外部观察日本农协,人们往往注重农户获得的周到的技术指导、购销和生活服务等。但从内部观察日本农协的运转,金融和保险部门则对农协提供上述周到的服务提供经济支撑。换言之,农协作为经济组织,利润主要是由信用和保险部门创造的。当然,技术指导、购销和生活服务部门也为信用和保险部门带来了稳定的经营业务。农协内部的各个业务部门相互支撑,确保各个经营环节的利润留在农协体系内部,最终归农民所有。

对照日本农协,反观中发〔2015〕11号文件确立的“三位一体”综合合作体系,两者具有很强的相似性。这样的合作社模式与流行多年的“公司+农户”模式相比,能够有效地保护农户利益,让各个经营环节的利润由农户充分分享;与单纯的专业合作社相比,有信用和保险部门的强有力支撑,可大大增强经营的稳定性。所以,发展“三位一体”综合合作,必须将生产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等综合性服务业务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我国现阶段构建“三位一体”综合合作体系而言,合作金融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合作金融不仅能够有效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更能够为农民合作社向农户提供全方位社会化服务提供经济支撑。

党委政府要大力支持构建“三位一体”综合合作体系

乡村振兴,必须依靠并加强党的领导。这不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遵循的政治原则,也是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日本农协的成功,综合性业务模式固然重要,但也与日本政府的政策扶持分不开,即日本政府的财政涉农资金主要是通过农协投放的。这也意味着,日本农户要获得政府财政投入带来的利益,加入农协是必要条件。日本农协理论认为,政府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创新主体,农协则是落实政府农业农村发展政策的组织载体。借鉴这一经济思想推动供销合作社改革,就是要求“三位一体”综合合作体系成为党委、政府与农民群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体现在实际工作中,就是要求财政涉农资金要支持“三位一体”综合合作体系的建立和发展,这样既能让农民普遍受益,也能提高财政金融资金的使用效率。

从我国农村改革尤其是推动供销合作社改革的角度看,构建“三位一体”综合合作体系,发展农村合作金融,还任重道远。特别要注重以下三点:

一是有关部门要有政治意识、核心意识、大局意识、看齐意识,冲破部门利益束缚,把习近平“三位一体”综合合作思想学懂弄通做实。各级党政一把手是落实中发〔2015〕11号文件精神的第一责任人,要清醒地认识到,“三位一体”综合合作体系,不仅能够为农户提供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还是解决基层党组织虚化弱化边缘化的有效途径。

二是合作经济理论尤其是农村金融理论要创新。农民贷款难,农民合作社发展困难,与理论滞后有直接关系。很多学者还不能充分认识综合性合作社相对于专业性合作社的制度优势,一些学者在理论上为高利贷评功摆好,一些党政官员不能有效区分合作金融与非法集资的区别。所以,我国“三农”理论亟待通过深入学习习近平“三农”思想得到发展。

三是把直接生产农产品的农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农民合作社的首要功能是保护农民在市场竞争中的利益,保护那些直接生产农产品的农民利益尤其重要。发展壮大“三位一体”综合合作,正是从体制机制上确保购买、销售、金融、保险等经营环节的利润流到农民手中。在这些环节中,合作金融处在整个利益链条中的核心位置。

猜你喜欢
农村金融农户金融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今日农业(2022年13期)2022-09-15 01:18:20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今日农业(2021年8期)2021-07-28 05:55:46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金桥(2018年12期)2019-01-29 02:47:36
农村金融要多些“乡土味”
今日农业(2019年10期)2019-01-04 04:28:15
君唯康的金融梦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
P2P金融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