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种植技术优化及病虫害防治

2018-07-13 05:00
农民致富之友 2018年16期
关键词:药剂拌种田间灌溉

郑 洋

小麦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其产量和品质对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如何在单位面积内生产出更高产量的小麦,就成为现阶段我们需要重点研究的内容。传统小麦种植技术,不利于小麦产量和品质提升,因此,就需要我们进一步优化小麦种植技术,不仅要保证小麦能够生产,还需要妥善应用相应技术,促进小麦产量和品质提升,从而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首先分析了小麦种植技术优化措施,然后论述了小麦病虫害防治对策,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加速小麦种植技术调整有一定帮助。

1 小麦种植技术优化对策

1.1 优化耕作制度

小麦生产过程中,要想进一步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首先就需要制定合理的耕作制度。在小麦种植过程中,通过制定合理的轮作制度,改善小麦田间生态环境,降低土壤有害微生物和虫害的积累。如果连续在同一个种植地种植多次小麦,会使得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严重流失。土壤生产能力下降,营养物质流失,势必会对小麦产量和品质造成影响,加重小麦病虫害发生,降低农民群众经济效益。因此,小麦生产过程中应该掌握合理的种植次数,一般情况下,同一块小麦连续工作次数不得超过三年,第四年应该和其他非禾本科类作物进行轮作,如马铃薯、大豆、蔬菜、花生等,通过和其他作物进行科学轮作,逐渐修复损害的土壤,恢复原有生产能力,以保证小麦产量和质量。

1.2 精选良种

当前在小麦市场中小麦品种多样,种子质量参差不齐,因此,只有科学选择优质小麦品种,才能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气候条件,需要不同生育周期的小麦品种。在选择小麦品种时,需要根据小麦种植地的环境种植气候、土壤条件、种植制度,科学合理地选择优质小麦品种。同时,在选择小麦品种时,还要确保小麦种子经过国家和省级种子单位审定,确保种子纯度高,颗粒饱满。小麦品种选择完毕后,需要对种子进行科学处理,选择晴朗天气,将种子暴晒2~3天,提高种子吸水能力,加速种子萌发。同时还可以采用饱和食盐水,对种子进行选种,去除不正常的小麦品种,选种结束后,做好药剂拌种工作,预防地下病害和地下害虫危害,提高小麦产量。

1.3 科学施肥

要想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除了科学选择小麦品种、优化工作制度之外,还需要做好科学施肥工作。合理的施肥制度,对促进小麦生长,保证小麦产量,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小麦施肥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科学施入底肥。底肥一般在小麦播种之前施入,结合小麦整地将有机肥和化肥混合均匀后,一起施入田间,随整地翻入土壤层下。小麦底肥应该坚持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的施肥原则,控制好氮肥数量,增施磷肥、钾肥。合理施肥,对加速小麦苗期生长,保证出全苗有着很大帮助。其次,科学施入种肥。小麦播种过程中,通过施入种肥,能够加速小麦生长发育,提高小麦根系生长能力,保障培育壮苗;最后,合理追肥。小麦不同生育周期对养分的需求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要结合小麦不同生长周期,科学施肥。一般情况下,小麦拔节期,、孕穗期、灌浆期是需肥的三个关键时期,此时要结合小麦田间生长情况,发现田间肥料供给不足,要及时施肥。田间追肥,主要以化肥为主。追肥要控制好氮肥数量,避免氮肥施入量过多,导致小麦徒长,后期出现倒伏,影响小麦产量。

1.4 科学灌溉

灌溉与小麦健康生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灌溉不合理将会影响到小麦机体蛋白质的合成。因此,在小麦整个生育周期,要结合田间水分含量,科学灌溉。一般情况下,每一次施肥要和灌溉相结合。在小麦拔节、孕穗期、灌浆期,要结合田间土壤墒情,及时灌溉。灌溉时,一定要控制好灌溉量,避免大水漫灌,可以采用喷灌、微灌、滴灌等方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小麦生长到中后期,降雨量增多。遇到连续降雨,田间土壤水分饱和,容易积水,如果不能及时将田间积水排出体外,很容易导致多种病害发生。因此在小麦中后期要注意做好田间排水工作。

2 小麦病虫害防治措施

2.1 小麦病虫害防治原则

小麦病虫害防治要始终坚持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将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农业防治与化学防治有效结合。当田间发病率达到防治标准之后,才能选择化学药物进行针对性防控。在小麦病虫害防控过程中,为了有效减少农药残留量,尽量减少农药使用次数、使用量,确保小麦生产的无公害。

2.2 药剂拌种防控病虫害

小麦播种之前,通过选择药剂对小麦进行拌种,是预防各种土传病害和地下害虫的一种有效措施,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小麦苗期病害发生,特别是在小麦病虫害重灾区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小麦药剂拌种剂选择过程中,一定要结合种植地病虫害流行特点、土壤病害积累程度。对于土传病害较为严重的,主要选择粉锈宁杀菌剂进行药剂拌种,对于地下害虫较为严重的,一般选择辛硫磷乳油进行药剂拌种。合理的药剂拌种技术,可以显著提高小麦种子和苗期抵御病虫害的能力。

2.3 小麦生长期间病虫害防治技术

小麦病虫害防治要把握合理的用药时机,在病虫害发病高峰期达到防治标准后,选择合理的杀虫剂、杀菌剂,进行针对性防控。小麦返青期到拔节期,是小麦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病虫害防治效果直接影响到小麦成穗率和产量。因此,在做好小麦田间肥水管理和除草工作的同时,还要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确保小麦健康生长。例如可以选择1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防治白粉病,使用50%的辛硫磷乳液防控地下害虫,使用50%的抗蚜威可湿性粉剂防治小麦蚜虫,使用50%的农用链霉素防治赤霉病,使用菊酯类农药防治红蜘蛛。小麦进入灌浆期后,是小麦病虫害发病的另外一个高峰期,此时应该结合小麦病虫害发生特点,科学选择药物进行防治。但要注意禁止选择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残留农药,尽量选择低毒低残留的农药,推广使用生物农药和生物防治技术。

猜你喜欢
药剂拌种田间灌溉
春日田间
田间地头“惠”果农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苍松温室 苍松灌溉
“码”上办理“田间一件事”
田间地头有了“新绿”
洛南县马铃薯药剂拌种试验初探
药剂拌种防治小麦病虫害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