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宇[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郑州 450044]
放眼现今世界格局,文化在任何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都在日益提高。换句话说,谁占据了文化的制高点,谁就能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古人云“得中原者得天下”,中原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中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针对的是对中原文化进行细致到位的整体研究,对于中原文化的具体文化形态进行历史演变的科学解读,同时分析中原文化中积极向上的内容,做到有选择性的扬弃,在传承中探究中原文化精神的核心和本质,进一步将中原文化发扬光大,使中原文化在现今社会焕发出生机,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反过来也会促进中原地区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进一步发展。
关于中原文化的研究在近些年来也有相关的研究成果陆续问世,比如中原豫商文化研究、中原文学发展研究、中原作家创作研究、中原作家群的创作态势研究等,多集中在文化的某一具体方面的研究,对于中原文化综合的传承与发展方面做的研究力度还很不够,还有较大的研究空间。
中原文化(China Central Plain Culture)是以中原地区为基础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称,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约六千年至公元前约三千年的中国新石器时期。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历史上先后有二十多个朝代定都于中原地区,因而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中原文化,中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和核心组成部分。一般来说,中原文化以河南省为核心,以广大的黄河中下游地区为腹地,逐层向外辐射,影响延及海外。纵观历史,中原地区在古代不仅是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也是主流文化和主导文化的发源地,对构建整个中华文明体系发挥了重要的开创作用。应该说,中原地区以特殊的地理环境、历史地位和人文精神使中原文化在漫长的历史中长期居于正统主流地位,中原文化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
中原文化的特性包括根源性、原创性、包容性、开放性、基础性。中原文化在整个中华文明体系中具有发端和母体的地位,具有兼容众善、合而成体的特点,吸收了大量的外来文化。同时具有很强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从北宋开始,中原文化就凭借当时最发达的航海技术,远播南亚、非洲各国,也开辟了世界文明海路传播的新纪元;中原文化在中华文化系统中处于主体、主干的地位,在与其他文化不断的融合交流中,外延不断扩大,催生了中华文化的形成。
历史、文字、语言、思想、文学、饮食、民俗等都是中原文化的表现形式,比如中原文学是中国文学的总源。“汉魏文章半洛阳”和“洛阳纸贵”等令人骄傲的历史事实已经流传为佳话。历朝历代著名文人有很多都出自中原。近代中原作家历经努力,在19世纪末被文坛冠以“文学豫军”的称号。
综上所述,中原文化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诸多方面影响了中华文化的总体发展与脉络走向,在目前习总书记提出要早日实现“中国梦”的大前提下,关于中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值得我们科研工作者持续不断地加以关注和研究,中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研究成果也将会促进中原地带的进一步崛起。
对于如何扬弃地传承中原文化,如何促进中原文化在现今社会条件下的传播,从而进一步发展中原文化,这将是促进中原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比较重要的研究点。研究过程大致可以如下展开:首先是强调中原文化具体文化形态上的传承与发展,探寻中原文化传承发展规律;其次是在传承中探究中原文化精神的核心和本质,从而寻求进一步将中原文化发扬光大的多种途径;再次是探究如何更好地做到扬弃地传承中原文化,如何促进中原文化在现今社会条件下的传播。
中原是一个以河南省为主体的相对区域概念,包括黄河的中游和下游地区,比如河南、陕西、山西、安徽、湖北、山东,甚至湖南北部的一小部分。中原地区因为其地理位置居中,是政治经济中心,中原文化的重要性因而得以彰显。可是古代时期的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不是我们可以坐井观天、故步自封的理由,我们更应该在当今文化大复兴时期去思考如何传承和发展中原文化,响应河南省政府的号召,把河南农业大省的形象提升为文化强省,用中原文化核心的能量和内在潜力助推“中原崛起”。
中原文化是黄河文化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其中根文化、黄帝文化、河洛文化、少林文化、鼎文化、太极文化等都是中国文化中不可忽视和忽略的浓墨重彩的华章。因而,中原文化是一个不断生成和成长的多元性的概念。中原文化精神有价值上的稳定性的同时也有着多元的复杂取向性。
中原文化在新时期的文化强省战略中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发挥其积极作用,挖掘和谐文化资源,河南丰富的文化资源对于发展文化产业和增强文化发展实力十分重要。
中原文化的基础是农业社会自给自足生活模式,传统中原文化强调宽厚、中庸、和谐、务实,重视家风、孝道、亲情,这与目前社会治理和法制社会契约精神是相矛盾的,中原古代生活条件恶劣、自然环境恶劣,中原人特别向往稳定,追求和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但是这同时也造就了很多人安于贫穷、故步自封、落后愚昧而不自知;而且“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说教压抑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重土安迁”的文化理念也使得中原文化整体趋向于简单封闭。
“中部崛起”的过程应该是河南省大力发展的过程,也是河南文化努力崛起的过程,我们要大力打造河南的文化形象,提升我省文化软实力,加强文化与经济之间的紧密联系。中原文化复兴应该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紧密相关。
中原文化应该凝结历史、连接未来,为进入关键发展历史时期的河南经济社会,提供更好的文化软实力参考价值,繁荣发展中原文化,为中原崛起的伟大历史进程提供强大动力。比如文化创意产业的开发、主题文化的旅游开发、中原文化的图书资源建设、如何重建中原文化中心、中原文化如何走向现代化、礼乐文化存在的内在机制,以及现阶段应该如何合理运用、儒家文化与历史文化名人之间的关联……诸如此类研究举措,都应该在文化强省的战略中由专门研发机构负责去找出关键运作点加以改进和运作,提升文化自觉,认真对待本土文化、中原文化,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
基于以上这些思考,我们在课题研究上主要搜集中原文化的典籍,在研读中探讨中原文化的核心精神和价值观,寻找中原文化精神的历史流变,探寻中原文化在新时期的发展战略,尽力充分挖掘中原文化的潜力,在弘扬和传播新时期中原文化时努力增强中原文化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如果将中原文化的外向发展称为层层展开的圈层结构,大抵可以描述这一地域文化是如何一步步越出其固有的边界,位移为中国文化。与此相应,费孝通的“雪球”理论则解释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形成问题,而且指出这一民族,是以位于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为中心形成的文化聚合体。所谓的中华民族精神,则是传统中原文化价值观的逐步升华和完善。由此,如果我们说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来自于对自身历史的不断回溯和追忆,那么中原文化无疑是这种追忆的主要对象。无论对中国文化还是对中华民族精神而言,都具有本源和主导的意义。
当然,中原文化并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像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一样,有其不断形成的过程和涵盖内容的多元性。在上古时期,炎帝和黄帝部落融合,为华夏民族奠定雏形,这意味着中原民族和文化在形成之初就是多元的。后来,殷周之际的东西部族冲突、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东汉以降的佛教东传、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宋元时期北方民族的大批内迁,都决定了中原文化所依托的民族和文化成分的杂合性,也就是说,历史形态的中原文化与其说是一个自在的实体,毋宁说是多种民族和文化不断进入、不断融会又不断获得创造性重构的统一体。在这一过程中,不同的民族因“逐鹿中原”或“入主中原”而中原化,不同的文化则在与中原文化的碰撞中被吸纳,成为其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一些边地民族,即便从没有直接在中原地区展示其存在、驰骋其力量,但因与中原王朝建立的诸种交往(如战争、贸 易、和亲、朝贡)而拥有了共同的历史记忆,拥有了精神回溯的共同区域。可以认为,一部中原文化史,就是多种民族、多元文化的融合史。中原文化也正是因其内部构成的多元而成为中国各民族共同的精神遗产,因其在融合中形成的一体性而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记忆。据此,如果说中华民族精神是由共同历史记忆凝聚的精神,那么,中原文化在这一精神的形成过程中无疑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基于以上判断,从中原文化角度研究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形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中原文化在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中的主导地位,使中原文化研究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研究的奠基性工作。这种奠基性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中原文化研究,为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提供一个历史和逻辑的阐明。就历史而言,中华文化是从中原出发的文化,研究这一文化,有助于把握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正脉,并为其后续发展理出一条清晰的线索。就逻辑而言,中原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童年”,它被地域和生产方式等限定所形成的诸多特性,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后世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特性。只有首先认清这种文化在其原点处形成的思想和价值观念,才能为中华民族精神研究找到适合的理论起点。同时,中华文化史既是中原文化不断扩展的历史,也是向其提供的价值观念不断回溯的历史。这种回溯使中原文化的核心价值不断被后世重温,从而使其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历史连续性和内在统一性的精神凝结点。第二,中原文化是一个不断形成的概念,它的发展为理解中华文化的历史提供了一个简洁的范式和线索。如上所言,中原文化的发端可追溯到上古炎黄两大部族的冲突和融合,后有殷周两种文化的冲突、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东汉佛教的东传以及逐渐本土化等。由此来看,中原文化既有价值观念的稳定性,又有内部构成的多元性。这种文化元素的多元特征使中原文化研究具有了丰富的内涵, 甚至可以说中原文化史就是一部简写的文化史。同时,从历史上看,中原文化内部构成的多元又是一元主导多元,这个“一元”就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已奠定的基本价值观,其发展史即是多种文化元素向这一核心价值观不断聚合的历史;第三,研究中原文化有利于更深入地了解中华文化的现状;第四,研究中原文化有利于更深入地了解中华文化的现代命运和重倡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中原文化在宋代发展成最成熟的形态,此后便走向衰落。这与元明以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转移有关,更与近代以来西方文化的强势入侵有关。尤其“五四”以后,异质文化的介入使中国传统文化成为批判反省的对象,而这种批判和反省的根本指向则是中原文化的基本价值观。新时期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基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中原文化日益显露出局限性。可以说,中国社会自近代以来向现代文明的艰难转型,与今天中原农业生产方式向现代转型时遭遇的诸多困难是一致的。从这点看,中原地区是中国传统生产方式和文化特性保持得最为“顽固”的地区之一,它能否成功地向现代转型,将对评价中国社会的整体现代之路,具有标志性意义。或者说,理解中原文化的现代命运为理解中国文化的现代命运提供了一个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