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小学生的审美能力探析

2018-07-13 11:26陈梓光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8年31期
关键词:美术作品美术课美术

陈梓光

在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当中,不但要对基本美术技巧以及相关专业知识进行教学,而且还应当重点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对在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加以分析,并对于这一系列问题加以探究,同時提出了建议和策略。

小学美术教学审美能力策略随着近几年来对素质教育的持续推广实施,对持续提高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并逐渐把实施素质教育作为美术教学当中的一门重要科目。小学美术教学当中开设作品欣赏课,有益于加强学生的综合审美能力以及艺术专业的修养,还有益于开发学生的在创作过程中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并且,它还可以衬托出品德教育、智力教育所不能展现的育人效果,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所以,为了提升和加强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应当主动探索切合实际的教学方式,推动高中阶段的美术教学工作的得以顺利开展。

一、简析小学美术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美术、音乐等能够提高学生艺术素养的课程,本应当被受到重视,然而现实却与之相悖。由于应试教育制度尚未得到完全的改变。因此,在小学阶段的美术教学工作中,面临着以下两种问题:

1.学校缺乏重视

当前,许多小学的学校领导对美术教育对学生的影响的认识不足,造成学校领导认为美术教学对于非艺术类,以文化课为主的学生并不重要,过度重视文化课,从而忽略了艺术课的现象。因此,在课程安排上,有的学校甚至没有美术课,更无从谈起审美教育;开设美术课的大多也是公共课,所以美术也就成为了学校的边缘课程。

2.美术教学过于功利性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作用下,很大一部分小学教师总是把数学、语文、英语作为教学宗旨和方向,因为美术不属于考试的范畴,于是便忽略了美术鉴定欣赏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更有甚者还经常占用美术课时,造成美术教学时间越来越少,最终使美术教学成为表面文章。

3.美术教师专业技能较低

由于美术教师的专业技术致使水平有限,并不能够对学生加以正确的指导。很大一部分小学大都对美术课程的关注力度不够高,在对专业美术教师资源的编制配置上,投入的也不够多,产生了许多别的学科教师在平时兼任美术教学的模式,就算存在专业的美术教师,但是也都安排到了对数学或者语文教学工作中,造成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审美能力无法得到更好的指导和进步。

二、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策略

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教师在培养的过程中要注意使用正确的方法。审美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学生眼光的培养,同时更是包含学生思想道德在内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1.树立正确的审美价值观

教師应该经常带学生离开教室,去户外理解大自然与艺术创作,在开始阶段树立一个正确的审美观念,从而产生科学的审美观。美术的教学主要来自于生活当中,教师还应当多鼓动学生在现实的日常生活中去寻找美,在耳濡目染中改变学生的审美意识。或在对美术作品进行解读的时后,给学生讲解美术形成的几大流派,使学生对这一系列不同流派的艺术特色加以深入了解和领悟,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

审美教育的一方面是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点;另一方面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美学家认为美学教育要从审美形态和美感教育两方面进行。审美形态教育是培养人对自然界中千变万化的美的形态结构和艺术作品的形态、形式、风格的鉴赏、识别能力。美感教育是培养人建立健全审美心理结构,提高人的审美感受、情感、想象与理解等心理能力,并使之相互协调,最终使人具有敏锐的审美知觉及对美的欣赏力和创造力。中小学美术课的审美教育应从上述两个方面进行。那么,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呢?

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实践证明,学生学习兴趣愈浓,审美教育的效果也愈好。因此,教师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所选择的欣赏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并能激发其情趣。教师可以各种形象的教学手段,电影、电视、录像、范画、参观、访问等引导学生增加直观形象感受,提高其审美的能力。

第二,要让学生从小接触大量提高水平的美术作品,丰富学生的形象贮存。中小学的美术欣赏可以专题欣赏,也可以是通过绘画、工艺、设计等课业,进行随堂欣赏。同时,也可以举办美术作品陈列展,经常陈列展示学生自己的作品、教师的作品等。有条件的地区或学校还可以带领学生参观美术馆、博物馆,甚至访问画家,参观画家的画室或工作坊。

第三,要培养学生学会欣赏自然,学会欣赏生活,在自然与生活中寻找美、发现美。

第四,在教学中,应当遵循审美的规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比较。教师不要急于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和认识,应当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趣味。

2.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审美教学

多媒体技术具有效率相对比较高、容量相对比较大、视听效果相对比较良好、信息资源相对比较开放快捷以及可以多方位互动等一系列功能特征,在美术教学过程当中为教导出一些综合型、多方位的人才创造了更好的教学环境,同时也为教师及时更新教育理念,优化现行教学方法,促进美术教育朝着更深层次、更加多元化和信息化的方向进步创造了优良的教学条件。在小学阶段的美术鉴赏教学当中,一些美术作品以及有关的理论都是相对比较抽象的,学生们在一定程度上无法对其加以理解和想象。利用多媒体技术对这些作品进行展示和演绎,就可以让美术作品变的更加生动、更加形象,能够充分的使学生对美术作品加以理解和想象,让学生可以更迅速了解所学的内容,在无形当中提高了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致。特别是有一部分美术作品,其创作的年代至目前已经很久远,创作时的社会环境和曾经人们的思想与目前的社会思想是完全不同的,就算是处在相同的时代,对于那些因地域不同的西方美术作品来讲,因为受到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关系作用,在作品的创作意识和表现形式等一系列的方面上分析,也具有十分大差异性,在学习时难度就非常大,更不用说对其加以进行有效的审美了。所以,教师能够利用多媒体向学展示美术曾经的社会背景,对曾经人们的思想观念加以理性的了解,在充分认识创作环境的基础上再去了解艺术作品,让学生对所接触的美术作品不再觉得十分陌生,全面运用自身的一些想象力,并持续的加以分析和研究,刺激学生的审美潜质,对美术作品从不同的角度加以综合的审美练习。

3.科学引导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审美

在美术界中,创作的作品流派非常多,关联的类别和数量都是非常繁杂众多的。由于在美术课堂当中的学习时间非常有限,想把每副美术作品都加以具体的讲解和鉴别欣赏也是无法做到的。所以,在实际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对美术作品加以适当的采用,尽量选用具备一定代表价值的美术作品来加以讲解,通过举一反三的方式对学生加以按部就班的引导,从而引起学生产生对美术作品的审美爱好,以实现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效果。

4.创造自由宽松的审美环境

新科目的构建对欣赏课来说,就需要淘汰之前传统教学模式,已不再是简单的进行美术课教学或音乐课教学,而是在当下的教学基础上系统的融合舞蹈课程相关知识、文学诗歌相关知识、数学知识、自然知识以及朗诵艺术等一系列的学科知识,引导他们从观察美、展现美、到制造美和探索美的相关技巧和科学的价值观。既达到理论知识与审美能力、审美过程与审美方法、审美的情感态度与科学正确的审美价值观三个方面联成的一个整体的课程宗旨。教学过程中利用活泼生动、内容丰富多彩的一系列活动,使学生焕发出更大的学习激情和兴致。在充分达到学生表达目标的同时,还要重视强化学生自身的创造力,尽可能的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表达出艺术科目所具有一系列的人文性、系统性和灵动性。在活动中进修更加能够刺激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树立热爱自然和生活的美好情感。

三、结束语

针对同样一种美术创作的作品,每个人对其审美的观点和角度都是不一样的,也并不存在通常所说的标准答案,可谓是各抒己见。所以,在美术科目的审美能力教学工作中,教师不可以采用一视同仁的方法来教导学生,而应当努力给学生建立一个松快融洽的审美环境,鼓舞学生主动运用自身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自由的创造力,按照自身的想法对作品加以审美,同时敢于发表自己对美术作品的主张和见地。

猜你喜欢
美术作品美术课美术
不一样的美术课——画手
美术篇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
美术课
找蜡笔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