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宇 戈重阳
摘要:论文以哈尔滨某独立学院在校生6284名的体质测试为研究对象。通过体质测试的结果,对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进行分析,给出提高大学生体质的对策。
关键词:体质健康;教学改革;大学体育
一、引言
大学体育教育除了培训学生掌握运动技能以外,还有督促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的义务,大学体育教学的好坏对学生提升体质和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坚强、友爱等积极向上的运动精神有很大的影响。
二、体质测试项目和结果
哈尔滨某独立学院对6284名在校生进行了体质测试,以6284名体质测试为研究对象。测试项目、评定方法与测试结果如下。
(一)测试项目
女生测试项目:肺活量、50米跑、立定跳远、仰卧起坐、坐位体前屈、800米跑;男生测试项目:肺活量、50米跑、立定跳远、引体向上、坐位体前屈、1000米跑。
(二)评价标准及等级
评价标准:身高、体重,15分;肺活量指数,15分;50米、立定跳远,25分;仰卧起坐,坐位体前屈,20分;800米、1000米,25分。各个项目的测试最终得分之和为该生的最后成绩,教师根据学生的最后得分进行等级评定:81分以上为优秀,71-80分为良好,60-70分为及格,59分以下为不及格。
(三)测试结果
本次测试的合格率为:86.76%,其中,优秀人数:248人,占3.95%;良好人数:2620人,占41.69%;及格人数:2584人,占41.12%;不及格人数:832人,占13.24%。根据该测试结果分析得到:在参加测试的学生中,其中,有86.76%的学生体质是健康的。五项测试结果中男生的及格率明显高于女生。
三、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分析
(一)忽视学生兴趣培养
目前大部分高等院校都存在一个问题,过分关注学生在校体育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对体育方面的爱好与兴趣的培养,使得学生意识不到运动对体质健康的重要性,而不认真对待体育课。
(二)体育教学方法陈旧
学校内的体育教学还是采用传统的以课堂知识为主,围绕考试方向进行教学的教学方式。单一的要求纪律与成绩,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兴趣培养,这一方式直接导致了学生离开课堂后对体育运动的忽视。
(三)课程缺乏多样性
校内体育课程单一,而且各类课程开设的课时数也较少,不论是在开设课程的多样性方面还是各类课程开设的数量上都难以满足学生的要求,在课程的选择上许多同学都无法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到适合自己的课程。
(四)考核方式单一
学生个体不同,在各个方向上都有一定的差距,大家所擅长的方向也不一样,而教师往往就会忽略这些差异,以统一的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价考核,这一标准往往会埋没学生的努力,对学生的积极性也造成了一定影响。评价考核的目的不应只是为了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评价中认识自我,鼓励自己向着更高的目标努力。
四、提升大学生体质的对策
(一)课程设置改革
《大学体育》课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文件精神,一、二年级开设体育必修课,三、四年级开设体育选修课,其中一、二年级四个学期内,按每学期周2学时标准,理论教学周内开足开满体育课时。开设体育项目15个,包括: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網球等球类运动,健美操、武术、太极拳等有氧运动体育舞蹈、轮滑、攀岩体验等特色课程。每个专项一般开设4学时体育理论与健康知识讲座。为提高学生的心肺功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所有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安排30分钟的心肺功能训练内容,并作为学期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大学四年开设四个学期的体育必修课程,让学生至少选择两个体育项目进行学习,通过教学,身体正常学生均能较好地掌握两项体育运动的基本技能。
(二)体育文化教育
以校园田径运动会和阳光体育节两大体育盛会为抓手、以全体师生体育活动积分排名为目标的贯穿全年的群众体育竞赛模式。校园阳光体育活动开展丰富多彩。形成“三线一点”式课外体育锻炼模式,三线即体育教研部-各学院-体育俱乐部,学工处、团委-各学院、体育社团,各学院-各班级;一点即学校体育代表队训练参加校外比赛,充分发挥团委、学生会的作用,调动全院单项体育协会的积极性,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早锻炼和各项群体活动,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广泛、深入的开展;使校园体育文化得到有效延伸,为学生终身健康思想的形成创建良好的氛围。坚持课余体育竞赛常年“不间断”式校园体育文化氛围。
(三)增加经费投入
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体育工作,不断增加经费投入,建立网球场、轮滑场、篮球场等场所,让学生体育活动场地逐年增加。特别是北方院校,因气候原因,雨雪天气只能暂停上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授课的进度,学校应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对室内场馆的建设。
(四)保证措施
在体质测试中达到良好等级以上者,方可评为三好学生,获得奖学金。对测试成绩不合格的同学,在同学年可拥有一次补考机会,如补考成绩仍未通过,则该生测试学年的测试评定成绩为不及格。毕业时,体育成绩达到60分记为成绩及格,准予该生毕业;体育成绩不合格的同学,按肄业处理;《标准》成绩测试及格,颁发《大学生体质健康合格证》装入毕业生档案。
总之,转变旧的教学思想是体育教学改革中尤为关键的一步,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法,将教学的重心放在提高学生体育能力和身体素质之上,将现有的应试教育转变为以学生能力为主的素质教育上,促进教学体系的完善。
参考文献:
[1]李世荣.谈教学改革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J].教育与职业,2005:(32):73-74.
[2]翟凤鸣,李立,陈玉娟,崔巴特尔.大学生体制健康现状调查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09(2):15
[3]周建林.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的探究[J].体育科研,2001(9):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