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导学”模式在高中英语“三问三学”阅读教学 中的应用

2018-07-13 10:32俞萍
校园英语·月末 2018年6期
关键词:学案导学导学学案

英语阅读能力是衡量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和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江苏英语高考试卷阅读部分包含1篇完型填空、4篇阅读理解、1篇任务型阅读,题量大、分值高(江苏高考英语总分120分,其中阅读占60分),那么阅读教学就显得异常重要。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耗时低效的结果反映出在平时的英语阅读教学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学案导学”模式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教师解决这些难题。

在“学案导学”模式下,教师将阅读教学的“教”融入到学生的学案中,将学习任务落到实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导阅读策略,提高阅读兴趣,提升阅读能力,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的目的。

一、学生学习行动方面

1.有助于课前明确本节课学习的重点难点和预习方向。在传统的课前预习中,學生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可能不会完全把握住,这样就会导致既花费了大量的预习时间却没有起到好的效果。“学案导学”模式明确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学习方法等,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有了目标,不会盲目无序的去预习,从而大大地节省了时间,提高了预习的效果。同时学生在预习时也可以补充一些老师没有想到的问题。

2.有助于缓解课堂焦虑,提高学习的积极性。焦虑情绪对一堂英语阅读课的教学影响是非常显著的。在阅读课上,英语教师几乎从头至尾都是英文授课,同样要求学生用英语表达,那么这样就会让那些英语听说能力差的学生感到有压力,产生焦虑感,从而降低了他们的课堂效率。“学案导学”模式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充分进行课前预习,提前为课堂听说读写做好准备,从而有效地缓解学生的焦虑情感,使他们乐于融入课堂,发挥其学习能动性。

3.有助于学生课后优化复习。笔者发现用PPT展示英语课堂教学时容量大速度快,学生根本没有充足的时间记录全部内容。“学案导学”不仅提供了完整的课堂框架结构,而且也为学生提供了课堂学习的记录本。学生可以选择性地记录课堂上的重难点,以便课后复习巩固。

二、教师教学行动方面

1.改变了传统的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模式。在过去,英语教师进行Reading板块教学时,无论针对哪种题材的文章,要么先整体理解课文,再讲知识点;要么以文章翻译为主,穿插讲解知识点,往往一讲到底,忽略了专家提倡的三讲三不讲。现在实施“学案导学”后,教师就能准确掌握学生的不足,在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对预习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解惑。

2.加强了教师的“研学”与“合作”意识。在过去,教师的备课重点是研究如何把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学会知识;现在,教师关注的是学生“如何学”,那么就需要教师课前研究学生的学情、学法和心理状态,从而提高了教师教学设计、课堂管理及课题研究能力。实施“学案导学”,改变了教师“单打独斗”的行为, 使教师自发地形成合作,整合资源。

三、学案是学生整个自我学习过程中的重要蓝本

一份好的学案应具有明确的主体性、导学性、层次性和灵活性。

1.主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即以学生为中心的设计原则,这对于学案设计有着及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1)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主动学习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首创精神;(2)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在不同的情境下运用起来;(3)让学生依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

2.导学性原则。学案要具有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不光对学习的内容进行指导还要对学习的方法进行指导,将知识点转变为可探究的问题点。在设计问题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题目不宜过多过碎,应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多读、多思、多问,从问题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层次性原则。在编写学案时,教师应该注意教材的内容和设计的问题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让学生认识教材、理解教材,使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入;在设计问题时还应注意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优等生感受挑战,普通生受到激励,差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他们阅读英语短文的信心。

4.灵活性原则。学案的使用不能拘泥于固定的套路,具体实施时要因人而异,要结合具体的班情和教师的特色灵活地处理,这样才有利于学案发挥最大的功效。

四、在“三问三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实施应用

“三问三学”英语阅读教学的总体思路是:以问导学—自问促学—设问测学。与学案导学相结合,即指导学生课前自主学习(以问导学)、组织学生课堂自主探究(自问促学)、引导学生做好巩固总结反思(设问测学)。

具体操作如下:

1.下发学案。教师要提前将学案下发给学生,通过预习大致了解将学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2.自主学习与合作完成相结合。学生拿到学案后需在课前自主独立地解决部分问题,解决不了的可以与同学进行讨论,讨论后仍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为教师的课堂讲解提供明确的依据。

3.课堂活动。首先,教师需要对预习作业进行课堂检测,不仅可以督促学生课前自主预习,而且可以了解学生通过预习初步掌握新知识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对于学案中大多数学生质疑的问题,可在课堂上进行讨论,每个学生都可以表达自己不同的立场和观点,提出自己的思路与方法,实现思想交流、智慧碰撞。其次,教师对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策略指导,鼓励学生采用一定的策略自主阅读教材。

4.课后做好巩固总结与反思。课堂学习结束后,师生对重难点内容、学习策略等进行巩固总结,以书面形式记下自己的学习或教学心得与收获,以促进今后的成长发展。

【作者简介】俞萍(1981.6- ),女,江苏泰州人,江苏省泰州市田家炳实验中学,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学案导学导学学案
《背影》导学案教学
乡愁导学案
基于自主学习的初中化学“学案导学”实践研究
“学案导学”之我见
“比例尺(一)”导学案
我是小导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