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史料教学实践与研究

2018-07-13 06:40杨磊
中学历史教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新文化运动新旧史料

杨磊

“史料教学”源自于20世纪中叶,英国“新历史”(NewHistory)的历史课堂教学改革,是指教师将史料引入课堂,指导学生“做历史学家的活动”,旨在借助史料证据,让学生认识并掌握历史学的方法逻辑并构建历史认识。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史料教学引入我国,逐渐成为中学历史课堂的教学常态。

英国史学家汤普森表示:“历史学习不是把焦点集中在历史本身或发生了什么上,而是要集中在我们如何发展对历史的认识。”[1]实现这一点的重要途径就是史料教学。但细究当前史料教学,混淆“史料教学”与“用史料教学”的现象不胜枚举,教学过程中碎片化选择史料、片段式展开活动,导致缺乏历史“真味”、丧失历史“原味”和淡化历史“韵味”的问题层出不穷。[2]基于此,笔者最近设计和实施了《清末民初的社会》一课,颇有感触,现与同仁简单交流。

一、围绕教学主题,盘活史料使用的范围层次

清末民初的社会变迁中,新旧事物、新旧观念、新旧现象的矛盾骤然加剧,因此,笔者将“新旧交替下的社会转型”定为本课主题,“新旧更替”、“新旧杂陈”、“新旧交锋”形成课堂结构,分别对应时局的动荡、风俗的改变与思想的启蒙,选用合适史料引导学生探究历史发展的现象规律,践行历史学科的育人价值。为了让史料教学能够有效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笔者确立了史料采撷的层次范围:(1)广告、照片、文学作品勾勒时空范围;(2)人物事件细节激发思维深度;(3)旁征博引发展学生情怀。

在“新旧更替——移风易俗后的‘民国范儿’”这一环节,笔者选择“清末裹足妇女”、“民国女学生”、“清末庭审现场”、“宋庆龄夫妇会见记者”等历史照片,以及民国征婚广告,带领学生回到历史现场,营造时代氛围。学生感受民国以来形成的“积极昂扬”、“平等开放”的新风范,认识革命对人们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的影响。

在“新旧杂陈——放足缠足与剪辫保辫”这一环节,笔者选择民国初年的流行对联、京郊地区的调查数据以及民国街头的剪辫照片等资料,带领学生探究历史细节,拓展思维深度。通过解读对联、照片以及调查数据,学生感受民国“新旧杂陈”的时代特性,并对思想改革的必要性达成共识。

在“新旧交锋——民主乱象与思想启蒙”这一环节,笔者选择鲁迅小说《风波》,带领学生“神入”民国初年的中国乡村;通过“俞氏之死”和胡適评论,学生进一步认识封建思想的危害之大,感受鲁迅、胡适等人的启蒙之功。

二、多样化史料培养“时空观念”

历史过程是不可逆的,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想要形成对历史正确客观的认识,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回到“历史现场”,尽量接近历史真相,以获取更多有价值的历史知识。史料教学的功能之一在于培养学生“时空观念”,通过各种的史料帮助学生神入历史,在特定的时空中理解历史上的人和事。

《清末民初的社会》一课运用到多种史料,有照片、新闻、广告、对联、小说、评论等,这些都是再现、重构历史的重要证据。

材料一:请参阅下面的图片

材料二:1931年《民国日报》和《大公报》分别刊登了两位读者的征婚广告,女性要求:学不在博而在有专长,有高尚的人格……男性则要求对方:富有革命思想。

材料三:民国初年流行对联“男女平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

材料四:1930年对北京地区所作的调查发现,京郊一个村子里,已婚的117名妇女中缠足者仍有31人,占27%;男子中带发辫者尚占十分之一,并仍以“没辫子不好看”和“带惯了”等理由拒绝剪辫。

通过阅读以上史料,学生能够大致把握清末民初的社会状况,将认识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这些充满细节的文字与图片史料,让学生真切感受时代“新旧更替”下旧有思想的顽强阻碍。

三、多角度史料丰富“历史解释”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实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只有提供多角度史料丰富“历史解释”,学生才能对历史形成客观、正确的认识。

教科书选择的史料大多基于史学界某一个主流的历史解释,角度较为单一,且表达非常简单。例如有关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介绍,教科书是这样写的:

当袁世凯穿上黑色的祭袍登上天坛祈求成为“天子”之时,陈独秀把“民主”和“科学”请上了救国的神坛……

以上表述让学生只能从政局因素分析新文化运动诞生原因,但这显然是不全面的。因此,教师不妨从社会发展、群众基础方面补充相关资料,指出:城市、铁路、电报、电话、报纸、杂志等因素在促成新文化运动方面的推动作用;大批青年学生群体关注国家兴亡、热情参与革命,响应陈独秀、胡适等人的呐喊呼声,最终形成新文化运动的持续声势与广泛影响。多角度的史料补充,使学生能够从多维视角来认识思想革命形成的必然性。

对于民国后“新旧并存”的特殊情况,学生通过对民国初年对联,以及京郊地区缠足、保辫状况的探究,形成进一步思考:政治革命是否能够取代思想革命?陈规陋俗如何才能被彻底扫除?这些思考对于初中生而言是难得的,极大拓展了他们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四、多维度史料传递“人文关怀”

历史学科是一门“人”的学科,历史教学的至上诉求,在于倾听历史回声,感悟文明沧桑,启迪人文智慧。[3]因此史料选用不仅要遵循科学理性原则,更要细心发掘其中情感因素,彰显史料育人价值,传递“人文关怀”。在讲到新文化运动与沉渣泛起的旧伦理道德的激烈交锋时,笔者引入以下史料:

材料一:1918年,北京《中华新报》刊登报道:一女子俞氏,19岁时未婚夫去世,该女为当贞洁烈妇,先是绝食七日被家人救起,接着表示要为未婚夫“服丧三年,然后归报地下。”最终吞食砒霜,自杀成功。

材料二:针对部分报纸津津乐道俞氏遭遇的态度,胡适批判“俞氏女还不曾出嫁,不过因为信了那种荒谬的贞操迷信,想做那‘青史上留名的事’,所以绝食寻死,想做烈女。” 如果社会中还有人“劝人做烈女,罪等于故意杀人。”

材料三:请参阅下面的图片

阅读以上材料,学生思考:俞氏女的人生悲剧是谁造成的?部分报纸“津津乐道”说明了什么问题?胡适等新文化运动主将们的宣传号召能起到哪些作用?结合现在“女德班”的死灰复燃,说说你对这一现象的认识。这些生动的史料让学生情感震荡,通过讨论交流,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新文化运动启蒙之功,体会社会转型的艰难曲折,树立追求民主、平等、科学的价值观念。

总而言之,史料教学是学科特质的“还原”,历史学科本真的“回归”,代表的是历史教学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发展趋势,彰显历史学科的育人价值和社会功能。只有在课堂上不断实践史料教学,在课后反思其方法与策略,史料教学才能有的放矢,真正实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注释】

[1]於以传:《史料教学应充分关注证据价值及论证逻辑》,《历史教学问题》2013年第4期。

[2]贲新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视野下的史料教学优化策略》,《历史教学》2017年第3期。

[3]邹芸:《例谈突出史料文化价值,彰显学科育人功能》,《历史教学》2016年第3期。

猜你喜欢
新文化运动新旧史料
基于新课标的高中地理新旧教材对比研究
走马史料赠故里 川渝民间文艺添新篇
下篇走向觉醒的文化与精神
人间最美半新旧
基于历史判断三个层次的批判性思维教学——以《新文化运动》一课为例
体相和个性:以五四为标识的新文化运动再认识
新旧《中小学生守则》透析
当NSX遇上NSX
略论新文化运动的法兰西风格
史料教学讨论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