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厚江
最近在与老师的一次交流中,一位老师说了一个让他苦恼的案例:
他让学生们以“妈妈的爱”为题写一篇作文。一名学生却写了一个加引号的“爱”,列数了妈妈的种种不是:好吃懒做,成天打麻将,不关心自己,也不照顾爸爸,经常和老实巴交的爸爸吵架。这位老师想不通,一个女孩子怎么会这样看自己的妈妈呢?于是,他苦口婆心地引导这名女生,说:你为什么这样写妈妈呢?你就不能想一想妈妈好的地方吗?比如她很早起来为你做早饭,比如你放学回家她给你炒一碗鸡蛋饭,比如给你买一件新衣服,比如陪你做作业……没想到这名女生越听越生气:我妈妈要是这样就好了!于是,老师又找来很多写母爱的诗文给这名女生读,试图唤起这名学生对妈妈的爱,可是这名女生却冷冷地说:我不想看这些东西。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在“课程理念”部分明确提出要“坚持立德树人,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这位老师关注培养学生对父母的感情,引领学生的精神成长,无疑是值得肯定的,但他的做法却是值得讨论的。无论是新课程改革之初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还是现在强调“立德树人”,不少老师采取的方法就是简单说教。教学《有的人》,就让学生说说要做什么样的人;教学《热爱生命》,就让学生说说如何热爱生命;课文写友谊就讨论友谊的重要;課文写青春,就讨论青春多美好……有时候看上去气氛很热烈,学生的发言也不失精彩,但效果让人怀疑。因为这些热烈的讨论,本质上还是说教式的教育,只停留在言辞,实际效果并不理想。相比之下,这位老师做得已经不错了,能够与学生好好交流,通过阅读娓娓引导。可为什么没有取得学科育人的预想效果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组负责人王宁说,“要坚持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要用恰当的方法立德树人”。笔者以为,这位老师的方法是生硬的也是“不恰当的”,一是脱离了学生实际,二是脱离了语文学科的实际。所以,我们提倡共生教学,主张在具体的语文学习活动中引领学生的精神成长,体现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
既然是作文课,就应该在作文中解决问题。我们不妨这样与这名学生交流:看来你觉得你的妈妈和许多妈妈不一样,她有许多你不喜欢的缺点。但所有妈妈都是有缺点的,你能发现你妈妈身上的优点吗?如果能,那你就以“妈妈的优点”为题写一篇作文。
如果这个孩子真的不能从她妈妈身上发现优点,我们当然不能强势逼迫或者简单强加,那么可以这样交流:既然你没发现你妈妈的优点,那么你就写妈妈的缺点,请你以“妈妈:你能改掉你的这个缺点吗?”为题写一篇作文。
如果这名学生说:我不敢这么写。那么,我们不妨这样交流:既然你不愿意直接写妈妈的缺点,我们换一个角度,你不喜欢妈妈现在的样子,你心目中的妈妈应该是什么样子呢?请你以“我心目中的妈妈是这样的”为题写一篇作文,或许你妈妈看了这篇作文会改掉她的缺点,成为你喜欢的样子。
或许这名学生还是不愿意,我们还可以转换一个角度,你不喜欢你妈妈现在的样子,那么将来你自己如果做了妈妈,会是什么样的呢?请你以“会做这样的妈妈”题写一篇作文。
当然,可以采用的方案不只这些,我只想说,写作课就要在具体的写作活动中引领学生的精神成长,培养学生的丰富情感。简单说,语文课只有实现语文学习与立德树人“感态度价值观”共生,才能实现学科育人的目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在“科核心素养”分指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语文共生教学强调“在具体的语文活动中引领精神的成长”,就是追求“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和“在真实语言运用情境中”体现语文学科的育人价值,就是追求语文学习活动与立德树人的融合共生,就是追求让学生的精神成长与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共生共长。
通过具体的语文学习活动引领学生的精神成长,有很丰富的内涵和多种方式,可以从四个方面细细体味。
培养学生丰富美好的情感
语文课程目标是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课程目标的一个基本维度。因此,培养学生丰富美好的情感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教材中大量的文本都蕴含着丰富而美好的情感。教学中我们应该立足语文学科和文本特点,设计具体的阅读活动和表达活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形成自己的情感体验,培养美好情感。
我一直觉得,很多初中老师教学《背影》这篇课文与小学老师教学《背影》没有什么差别,都只是抓住父亲买橘子这个片段理解父子之间的亲情。这样的教学,一方面对文本的处理比较肤浅,另一方面对学生亲情的培养也很简单,似乎父亲很艰难地为“我”买橘子才可见父亲对我的爱。
我教学这篇课文时,不仅与学生们细细品读这个片段,还带着学生们抓住具体的语句读出父亲和“我”之间的距离,读出父亲为了消除和“我”的距离所付出的种种努力,读出我如何渐渐理解了父亲的“不容易”,读出最后父子如何消除了以前的矛盾。最后让学生们完成“父爱如山一样”这样一个补写句子的活动。当学生们写出“父爱如山一样厚重”“父爱如山一样沉重”“父爱如山一样内敛”“父爱如山一样坚硬”这样的理解之后,我对学生们说:“黄老师补写的句子是‘父爱如山一样坚硬而柔软。因为世界上有一种爱叫父爱,它如山一样坚硬,也与所有爱一样柔软。中国式的传统父爱就是这样的爱,我们生活中的爱有时就是这样的。”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对父爱、对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一定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不会再简单地认为谁对我温柔谁就是爱,我要什么给我什么就是爱——这或许就是长大。
在几次作文课中,讨论到作文的选材时,都有学生说不能写爸爸妈妈和老师的缺点,因为他们担心这样写就不能表现对爸爸妈妈和老师的爱了。我说:发现爸爸妈妈的缺点,说明你长大了。人都是有缺点的,但是爸爸妈妈有缺点,我们还是应该爱他们,这才是更真实更深刻的爱。我想,这也是在具体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对亲情的深刻认识。
对亲情的认识如此,对友情的理解,对自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如此。只有在具体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感,他们才会有真切的感受和体验,才会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而每一篇文本表达美好情感的独特方式则是设计和组织这些活动最好的切人点。
如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精神世界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精神世界,这个育人目标如何内化到具体的语文学习活动中?
我教学《我们家的男子汉》这篇课文,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在力求语文素养培养和男子汉精神培养的相融共生。其中,最主要的活动有三个:一是选择文章中人物的语言作为小标题替换文章原来的小标题,理解人物身上的男子汉精神;二是让学生说说自己理解的男子汉精神是什么;三是根据课文内容补充完成小诗《男子汉宣言》:“我是一个男子汉,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我是一个男子汉,男儿有泪不轻弹。我是一个男子汉,男子汉不怕有困难。我是一个男子汉,生活的挑战敢面对。我是一个男子汉,生活的责任我承担。”没有一句说教,但我相信学生一定能深深感受到男子汉精神的真谛。
教学《葡萄月令》这篇散文,在充分理解了文章说明文的内容、散文的意境、诗一样的语言这样的特点之后,我让学生们讨论一个问题:什么样的人才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呢?有学生说“熟悉种葡萄的人”,有学生说“有文学才华的人”,有学生说“热爱生活的人”,有学生说“热爱劳动的人”。我在肯定了学生们的发言后,读了作者女儿写的关于这篇文章的一段话:
“不管别人怎么评价,我们知道,父亲自己对于《葡萄月令》的偏爱是不言而喻的。当年因为当了‘右派,他被下放到张家口地区的那个农科所劳动改造。在别人看来繁重单调的活计竟被他干得有滋有味、有形有款。一切草木在他眼里都充满了生命的颜色,让他在浪漫的感受中独享精神的满足。以至于在后来的文章中,他常常会用诗样的语句和画样的笔触来描绘这段平实、朴素、洁净的人生景色。果园是父亲干农活时最喜爱的地方,葡萄是长在他心里最柔软处的果子,甚至那件为葡萄喷‘波尔多液而染成了淡蓝色的衬衫在文章中都有了艺术意味,而父亲的纯真溫情和对生命的感动也像‘波尔多液一样盈盈地附着在《葡萄》上。”
当学生们了解到写作的背景是文化大革命时期,作者曾被打成右派下放到农场种葡萄,仍能写出这样美的文字,仍能把种葡萄写得像诗像散文,便对作者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这是一个能够坦然面对生活的打击和不幸的人。
语文学科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精神世界有着显著优势,但不能使它成为一个外在的附加任务,而应该融合在具体作品的阅读、理解和欣赏之中,把健全人格的培养、健康精神世界的建设同具体的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活动交融在一起。
如何培养学生认识社会、认识生活的能力
很多作品常常内含非常深刻的主题,理解这些作品的主题是阅读教学绕不开的使命,最为常见的做法还是教师讲解或用PPT直接呈现,這样生硬的灌输效果很不理想。在我的阅读教学中,都是通过具体的语文学习活动让学生理解这样的主题。
以教学《欧也妮·葛朗台》为例。巴尔扎克是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也妮·葛朗台》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世界里金钱对人性的扭曲,批判资产阶级金钱至上的人生观。但如果把这些主题直接讲出来,那几乎就成了生硬的灌输。我的做法是:先在黑板上画一个失衡的天平,低下去的一边托盘里有一个方框,另一边高上去的托盘里有四个方框。我要求学生们先根据课文的内容在五个方框中填写适当的内容。经过讨论,大家基本一致地填出了有关内容:低下去的一边托盘里的方框中填的是“金钱”,高上去的托盘里的四个方框中填的是“女儿的生命”“妻子的生命”“女儿的爱情”“夫妻之情”。再让学生们根据这个图示连词成句写一句话,他们写道:在葛朗台心目中,女儿的生命、妻子的生命、女儿的爱情、夫妻之情都没有金钱重要。学生在填词写句的具体活动中,理解了小说的深刻主题。
再比如,教学鲁迅的小说《孔乙己》。就着孔乙己的悲惨命运和结局告诉学生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和扭曲这个主题,不是不可以,但总觉得这种共鸣缺乏从内而外自觉生发的过程。于是,我设计了一个写碑文的活动。先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写一个竖式的碑文:……之墓。学生们很快根据课文内容写出了“孔乙己之墓”。在问了这个名字的出处之后,我提醒大家:碑文中,在人的名字之前一般还会注明人物的身份,请大家在“孔乙己”之前再加一个身份。于是,有的学生加上了“读书人”,有的学生加上了“上大人”。我再让学生们写一个横式的碑文:这里躺着一个……的人。这一次写法就很丰富了:“这里躺着一个追求功名的人”“这里躺着一个被科举制度害死的人”“这里躺着一个被社会抛弃的人”。这表明,学生们对主题的理解已经非常深刻了。当然,也有学生写的是“这里躺着一个热爱读书的人”,还有学生写的是“这里躺着一个喜欢喝酒的人”。我再引导学生们讨论:小说是写孔乙己如何爱读书吗?如果写他爱读书,需要写他爱喝酒、自命清高吗?需要写他在孩子面前卖弄茴香豆的写法吗?需要强调他“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吗?在这个写碑文的活动中,所有主题的理解都在其中深化了。
提高学生认识生活、认识社会的能力,是语文学科的职责之一。文学作品的主题理解,其实质就是对生活、对社会的认识。而不同的作品有着不同的主题指向和表达特点。我们要根据具体作品的内涵和特点,让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和“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认识生活、认识社会。
如何引导学生对美好人性的认识
语文教材中,有时会涉及人性、生死等内含深刻而复杂的问题。遇到这样的作品,教师进行必要的讲解是无可厚非的,但常常很难讲清楚,且效果也不好。如果能设计适当的语文学习活动,则可以收到化难为易、变复杂为简单的效果。
对于《我的叔叔于勒》这篇课文,有不少老师在教学中对主题的理解仍然仅仅定位在“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上。这固然不能说错,但如果从作品的全貌和对学生更为深刻的思想引领来看,这样做并不能说非常理想。我教学这篇小说时,先是引导学生认识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后问:在这样的金钱社会里,有没有人没被金钱扭曲呢?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有”。谁呢?若瑟夫。我问:在这样的社会里,若瑟夫长大后会不会变成像他爸爸妈妈一样的人呢?这时候矛盾出现了。有人认为会,有人说不会。在引导学生们充分说出各自的理由之后,我出示了被教材编者删去的小说原文结尾,让学生们根据这个结尾补写小说被删去的开头,再根据这个开头和结尾讨论:长大后的若瑟夫有没有变成他爸爸妈妈那样的人呢?这样的活动,拓展了小说的阅读空间,对学生学会在阅读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起到了很好的启发作用,让学生对人性的复杂和美好也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建立学生对生和死的理解,是教学《我与地坛》时必须面对的问题。很多老师的做法是引人大量资料,与学生讨论如何看待生和死。我的做法是:先让学生们找出课文中的三个关键词“地坛”“我”“母亲”,再根据课文内容,用三个词写一个句子。有的学生写道,让我悟到“死是一个必然降临的节日”的地坛和赋予我生命、陪我走过人生低谷的母亲,是我生命的两个精神支柱;有的学生说,让我看到了生的乐趣和死的自然的地坛,让我感到生的责任和意义的母亲,教给我向死而生的坦然。有的说,让我对生和死有了新认识的地坛,是我生命再生的另一个母亲;有的说,给我生命又让我感受到活着的意义和责任的母亲,是我精神中的另一座地坛。我不敢说,学生对文本、对生死这样的复杂命题都理解了;但我相信他们一定认真思考了,并有了自己的感悟。
毫无疑问,立德树人、引领学生的精神成长,是语文学科必须承担的责任。但如果脱离具体语文学习活动,立德树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就会成为空洞的说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