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呼唤游子回家”

2018-07-12 05:44杨培明
人民教育 2018年7期
关键词:美学美育师生

杨培明

为什么是“呼唤游子回家”呢?我想,一个显而易见的理由是,生活在21世纪,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传统的“游子”,都是被传统“放逐”、失去了精神原乡和优雅生活姿态的所谓“现代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光芒四射的火炬,指引我们找到回家的路,找到我们出发的那个地方,也照亮我们将去的方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在建设家园的奋斗中不断形成的精神追求、处世方式和文化成果,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滋养,具有和而不同、与时迁移、经世致用等鲜明特点,蕴藏着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天下为公、大同世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一系列具有时代价值和世界意义的思想智慧。如“以义制利、义利相生”“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仁者爱人”“养浩然之气”“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蕴含着中华民族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和人与自我的处世哲学和人生美学。在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审美是其至高的精神境界。由此,江苏省南菁高中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学校美育之魂,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审美因素,将其融人教育之中,以审美教育为学校发展特色,探索“以中华美学精神为指引的南菁教育实践”。我们认为,课堂是“回家”的途径,课程是沿途的风景,每一位师生都是同路人。

南菁高中创办于1882年,是一所有着135年历史的百年名校,它的前身是江苏学政兼兵部左侍郎黄体芳在左宗棠协助下创办的“南菁书院”。清末,它是江苏全省的最高学府和教育中心。从传统书院到现代高中,“忠恕勤俭”的南菁校训和经世致用的文化追求熏陶着一代代南菁学子。南菁高中的教育实践根植于厚重的南菁历史文化,并进行与时俱进的时代转换。近年来,受益于著名教育大家顾明远、著名书法大家沈鹏,以及汪曾祺、曹鹏、邢秀华等一大批由南菁走出去的人文艺术精英的文化影响,南菁高中进一步深化课程教学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了“以美育重构校园生活,让学校教育走向美学境界”的教育发展愿景,将美育作为学校发展的特色,具体可以概括为自信、自适、自处、自成。

自信:传统的教育意蕴

不少人都听说过这样一个笑话,门卫是最懂哲学的人,因为他总是问你三个最富哲学意味的问题:你是谁?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在中国人看来,一个人的来处是如此重要,以至于可以作为这个人的重要身份标签,而“不忘本”正是对这一现象的概括。它大到一个国家与民族的历史,小至个人的籍贯和家族,无不构成了中国人独有的价值观与认识论。

如果再追问这种现象背后的缘由,我想,“文化自信”是其必不可少的题中之义。在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代表的宗祠、文庙之中,处处可见对先贤的崇敬与褒扬。古往今来,只要是在中国大地上,一个姓氏、一个村庄,乃至一县、一州、一府,无不以其历史上所培养的名人、名物为荣耀;而学校办学,也以培养的校友、办学质量与成效为荣。这种坚持对过往历史的肯定,是中国人的文化自信观。南菁高中的传统文化教育,首先要秉持的正是这种文化自信。我们要以优秀传统文化感染学生、唤醒学生,使其充满对中华民族走向未来的自信。

南菁高中作为百年名校,其相对漫长的办学历程中值得讲述和传诵的名家、高人,可谓数不胜数。江阴又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素有延陵古邑、春申旧封、忠义之邦等称号,这些地方的风土人情、文化精神都潜移默化影响着人的气质。任何一所学校,任何一个地方,也都有值得书写、值得讲述的光荣与梦想。但真正需要指出的是,地方的历史文化资源还不能直接作为教育资源,必须经过校本化开发,才能通过历史文化的滋养,倡导和践行优秀传统文化,涵养他们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

就以南菁高中新校区的建设来说,它是平地起高楼,但南菁过去跨越三个世纪的历史不能隔断,南菁书院的文化精神应该在新校园里继续生长。于是,南菁高中在校园里建造了书院碑廊,让大家记住南菁过往的辉煌;将南菁书院时期毕业的课生名录镌刻在碑柱上,让历史上即使默默无闻的学生也都留下痕迹;复制、或移植、或创制了箭炬老校门、宗棠古井、正学亭等新人文景观,以典雅厚重的校园,传承了具有南菁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教育文化,又从中寻找到独特的审美价值,使学校的文化景观处处蕴含着学校的教育追求,充满文化内涵和美感。南菁校园里悬挂着南菁创始人左宗棠的对联“辅世长民莫如德,经天纬地之为文”,意在时时提醒师生,这所学校要培养德才兼备、有家国情怀的人才;南菁先贤、江苏学政王先谦的联语“由正学生正识,以实心行实事”,南菁校友、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先生的教育信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教书育人在细微处,学生成长在活动中”,无不传递着南菁教育立德树人的教育追求。

这些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教育主张,意在培育南菁师生的文化自觉,促使他们生发出深厚的文化自信,自我淬炼,自我熏陶,让学校教育不断走向美学境界,让师生的灵魂“回家”。以传统文化呼唤师生一起返回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回到属于我们自己的历史文化之中,在这个“家”里汲取继续前行的力量。

自适:美学的教育呈现

每当我们说南菁高中是一所以美育为特色的学校,要培养审美见长的学生时,总难免有家长或同行疑问:审美能教吗?侧重审美会不会降低学校的办学质量?显然,大家对美育还缺少了解,对教育的本质缺少根本的把握。要回答上述问题,首先需要看南菁是如何将传统文化教育融人美育实践之中的。

南菁美育总体上说是在尽力创造让师生自适的“环境”,使师生能够徜徉其中,涵养性情,自由生长,实现不同形式的审美愉悦……人往往在“家”里才感觉最舒服,而这种舒服正是“自适”之感。南菁高中通过对学校课程的审美化构造,创造如“家”一般的“环境”,让师生在课程中自由生长。其一,基于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审美化开发,通过学科三年发展规划,将教学内容系列化、体系化、模块化,使教学内容更加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学科逻辑;其二,打通不同学科边界,进行教育内容的跨学科整合,如教研组之间合作进行有关教学内容的整体设计,进行学校课程的多学科合作开发;其三,将立德树人的价值追求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有机整合在课程内容之中,赋予课程更丰富的文化承载和价值追求。在课程整合中,学生有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利,学校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按照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需要,构建综合的课程体系。在课程开发与实施中,更加注重实践,关注现实,贴近生活。

在课程的基础上,南菁高中进一步提出“审美课堂”作为美育实施的主阵地。2015-2017年,南菁高中连续3年与中国教科院举办全国高中“审美课堂”教学论坛,提出了审美课堂建构的实施、评价细则,倡导课堂教学由封闭式、接受式、输人式、讲解式向开放式、体验式、发现式与合作式(即非认知式)转变。在我们看来,所谓“审美课堂”就是要让师生能够身处其中而实现自适,在知识传递过程中获得审美愉悦,让学生实现感性与理性的和谐发展。课堂不只是知识传递的场所,也是情感交往的空间,师生都能够在其间实现自我与他者的情感融合,内在的生长动力得到激发,那就是实现了审美课堂。

而在审美课堂里授习大美育课程的教师和学生,也就是“美的教师”与“美的学生”。以审美为追求的课程和教学,让师生不断回到最舒适、最自我的状态之中,激活自己内在的求知欲与好奇心,生发出对他者的同情,对社会的责任,对民族和国家的挚爱,从而获得饱满、幸福的人生体验。这就是南菁高中提倡“关注师生生命幸福的教育”之具体实践。其实,对“生命幸福”的追求,正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那个永恒的目标中,乃是人类文明共同的精神之家。把“回家”这一主题汇入教育之中,让师生能够在学校教育里找到“家”一般的状态,过上审美的教育生活。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南菁高中通过以中华美学精神为指引的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创造一种教育的“里仁”,成就一所独特的学校。

自处:知觉的教育展开

儒家传统尤其重视“慎独”。教育要让学生学会独处,也就是学会与自己相处。在既往的讨论中,“自处”多被置于德育的范畴中加以分析。而就中华美学精神的“回家”意义而言,“自处”也具有很强的美学意味。人是社会的动物,要实现“自处”,在很大程度上只能“回家”。只有到“家”里,才能避开纷扰,真正从身体到心灵,都是“一个人”。但这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自处的人是孤独的、寂寞的,还是封闭的、内敛的?在我看来,应该是审美的。一个内心丰富的人,在自处时,更能体会到审美愉悦,这种能力、这种境界是需要教育的。当代新兴的教育形态中,阅读教育、冥想教育、休闲教育等,莫不需要对此展开讨论。魏晋时期玄学家嵇康说:“夫气静神虚者,心不存乎矜尚;体亮心达者,情不系于所欲……故言君子,则以无措为主,以通物为美。”那么,何以能够“通物”呢?其要在于训练学生对审美的感知觉能力,而这一能力是分层的。

教育的目标可以分为“三级七感”。其中,教育的初级目标是奠定基础的前“五感”,即与“眼、耳、脑、嘴、手”相对应的“视”觉、“听”觉、“知”觉、“味”觉和“触”觉,与“五感”对应的教育教学工作关注的是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会观察、学会倾听、学会思考、学会表达、学会实践的过程中,掌握对自己的个人发展和终身学习有益的知识与技能,提升学生“自我生长”的关键能力。教育的中级目标是启迪学生智慧的“第六感”——直觉。而教育的最终目标则是追求至高的“第七感”,也就是美感。人对于“美”的感觉不是人的自然禀赋,而是人在自然禀赋的基础上经上述两个阶段再继续提升后所创造的产物。在夯实前六感的基础上,淬取出人性之中的美感,乃是我们的审美教育所要力求实现的最终目标。有了美感,人才能真正面对自我。这就要求高中教育真正从学生的立场出发,以学习者为中心进行课程设计,通过情景化的课程设计,增强学生的体验,丰富学生的情感。如南菁高中的建筑模型赏析与创造课程,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创造的美学空间,学生们陶醉于渗透着文化表达的空间美学之中而又尽情地追求和表达着自我对文化艺术的独特理解。

德国美学家席勒认为,人的生活有力量的国度、伦理的国度和审美的国度之别。力量的国度靠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运行,伦理的国度靠社会规范的强制维持,而审美的世界,人们对于一切道德的服从均来源于人类自身对于美的向往。这里的“美”是与“善”相应的,唯有如此,才能回应“里仁为美”的命题。而一个人真正回到审美的国度,回到内心丰富又矛盾、剧烈又从容的精神世界之中时,我们才可以说,他已经真正回到了属于他自己的灵魂深处的“家”。

自成:人性的教育想象

“自成”,也叫“成己”,就是自我成就、自我成全,使自己成为完整的、丰富的、自主自立的主体。在古代,通过教育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叫作“为己之学”,或者是“学以为己”。美国学者李弘祺新近出版的大部头中国教育史,书名即是《学以为己》。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而进入工业社会以来,“为人之学”趋势可谓尤其明显。学校教育的功利主义倾向严重,人本教育的指向缺失,美育弱化、窄化现象严重,片面的高考取向横行,已然也依然是当前的教育常态。而突破这一常态,探索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审美教育融入其中的教育新常态,是南菁高中一直在努力探索的方向。在我们看来,只有有效开设尽可能多的美育校本课程,建立指向全人培养、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全程渗透的“三全”大美育课程实践体系,并通过课程整合、课程综合、课程融合实现学生校园生活和校外活动审美化,最终将审美立意落实在充满美学精神的课堂之上,才能有所创新。

仅以校园环境建设为例,南菁高中著名校友沈鹏、顾明远、邢秀华将毕生收藏的珍贵文物、中外名家书法绘画精品及个人创作的艺术作品和学术著作捐给母校,在母校设立三座艺术馆(书屋),成为南菁校园大美与大德并存的象征。书画的艺术氛围和人的精神境界足以唤醒南菁高中师生的生命感、价值感和创造感,实现人的“完整性”。而人的“完整性”是指人在“以理性把握世界,以感性实践精神”的基础上,达到物质与精神、外在状态与内在人格的和谐统一,从而获得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与幸福。值得说明的是,此处所言的培养“完整的人”,既是指培养“完整的学生”,也包含了培育“完整的教师”,是“师生一体的完整”。这当然是一种教育想象,但也是教育所念兹在兹、不断力图返回的精神家园。

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完整的人,促进人的情感完善和精神提升,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生命个体,而情感完善、精神提升的關键仍在于美育,在于人试图通过教育实现的自我成全。这就是荀子《劝学》篇言“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的内在意义。

《论语》“先进”篇中有一段被人们广泛引用的话,是曾点在面对孔子询问自己志向时所作的回答。他说,他所向往的人生,是“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人们常用这段话来说明儒家的美学想象。但我们好像忘了追问,曾点所想要“咏而归””的“归处”是哪里呢?毫无疑问,那是他的“家”——一个永恒存在于审美世界之中的完整人性的象征。

其实,教育的审美意味不就是回家吗?回到人性的家,回到灵魂的家,回到真善美的家,回到那个在现代生活中已经被异化了的家。南菁高中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证明,融合了优秀传统文化与审美教育的“中华美学精神”,可以被视为回家的方向;而南菁高中标举的“以美育重构校园生活”,可能是一条回家的路。通过这条路,我们让教育回到生活,回到人性,回到传统,回到中华美学精神照耀与唤醒、开示与彰显的鸢飞鱼跃境界;我们让教师与学生能够在学校教育中感受到距离“故乡”越来越近的那种心切,感受到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审美愉悦所带给他们的生活重构和气质转变;让中国教育有扎根传统文化、叩问生活本身、回到精神原乡的范本和模板。这是南菁高中积135年的办学经验在当代中国的实践,是我们的目标,也是我们的理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多次强调,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同样,我们也可以说,师生对生命幸福的期盼,就是我们标举南菁美育的根本出发点与立足点。只有回到“完整的人”,回到师生共同向往的自信、自适、自处、自成的精神家园之中,教育的使命才算是得以实现。

猜你喜欢
美学美育师生
浅谈美育对特殊儿童的影响
印花派对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作品展示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纯白美学
美育教师
春食色彩美学
“妆”饰美学
麻辣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