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文课改角度看韩愈的《师说》

2018-07-12 09:59张文斐
新校园·上旬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师说

张文斐

摘 要:本文从语文课改对教师的要求出发,进行深入研究,在充分了解语文课改要求与韩愈《师说》思想内涵的前提下,总结新课改的具体内容,寻找语文新课改与韩愈《师说》之间的内在关联,进而促进教师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语文课改;师说;教师观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作为课程教学的基础学科,语文课程改革对课程改革进程有着重要影响。尊师重道是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韩愈在《师说》中所提倡的尊师重道思想对当时社会的教化产生了很大影响,其中的教师观等方面的思想主张对课改下正确认识对教师的要求及师生关系仍然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韩愈《师说》中的教师观

韩愈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师说》写于唐德宗贞元十八年,针对当时社会上“世人皆不以相师为荣,反而以求师为耻”的风气而作,具有非常深刻的现实针对性与批判性。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文化知识的传递者,其职业的重要性要求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充足的知识储备及专业的教学技能。韩愈在开篇就提到“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简洁、明确地指出教师的社会地位与任务,在肯定教师作用的同时,批判了当时“耻学于师”的社会风气。另外,其明确了教师所肩负的任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传道,即传授儒家仁义之道;二是授业,即讲授《诗》《书》《易》《春秋》等儒家六艺经传与古文;三是解惑,即解答学生在学习道和业的过程中所提出的疑难问题。韩愈将教师的任务由单一的授业扩充为传道、授业与解惑,这三部分相互渗透,缺一不可,共同组成完整的教学。其思想突破了对于教师职责的传统认知,将教师教学过程系统化。但其主要内容是围绕儒家思想,体现的是“儒家之道”,在今天看来内容显得有些狭隘了。

在择师方面,韩愈提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的原则,冲破固有的门第等级观念,认为教师的选择不应区分高低贵贱,而应该遵从于师道,把“道”作为教师自身要求的标准,若有“道”就可以成为教师,将有“道”与无“道”作为衡量一个人能否为师的重要条件。而教师是否能够在教学实践中遵循师道,也是对教师职业要求的一种检验。从韩愈对教师的标准来看,其选择教师的价值取向是非常纯净且没有功利性的。他极力反对从功利性的角度出发去选择教师,其选择教师往往是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和服务于学生。所以他认为教师应具有高尚的道德、渊博的知识,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同时能够给予学生正确引导,在答疑解惑的同时与学生进行交流,启发学生思考,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二、从语文新课改角度看韩愈的《师说》

教育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当前的课程与教学体系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满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国家开始推进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语文课程教学方面,新课改对课程教学的目标、理念、任务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这对语文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挑战。

一方面,韩愈在《师说》中提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而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他的观点是片面的,其主张的“传道”指的并非现代教学上的“传递知识”,而是有特定的指代范围,是要传承儒家之道的精神与意志,与今天所讲的“师道”存在偏差。當下的师道具有广泛性与时代性的要求,所以我们不能局限于1000多年前的儒家之道,应根据当下语文教育发展的现状,进行具体分析。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教师不仅要教授语文知识和人文素养,还要对学生所提问题进行探究性思考,并鼓励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强调与学生对话互动的过程。语文课堂教学过程的本质就是师生之间互动对话的过程。在新课程改革中,着重强调了语文教学应由“传递中心”向“对话中心”转变的观点,提出改造灌输式的“反对话文化”,倡导“对话文化”。对话式教学强调的是师生互动。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并逐渐形成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从另一方面来看,《师说》诠释了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打破了“师必贤于弟子”的固有认知,认为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关系,可以相互学习。因此,教师应不断完善自我,在着眼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紧跟时代步伐,融天下事于教学之中,带给学生新知识,师生之间相互促进,共同进步。

三、结语

从今天语文课改的角度来看韩愈的《师说》,其中一些观点与我们现有的认知存在差异。但总的来说,韩愈的《师说》针对当时的教师与教学问题进行了论述,提出了一些在当时具有突破性的观点,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在改善当时社会风气的同时,也为教育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参考文献: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师说
从韩愈的《师说》分析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
《师说》“受”字探析
听《师说》公开课之我见
重置《师说》段落?巧化作文结构
高中语文古文教学有效策略探析
从《师说》看唐代“师道不存”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