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视阈下高校贫困生的精神脱贫

2018-07-12 10:05杜远阳
广西教育·C版 2018年3期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精准扶贫

【摘 要】本文论述当前高校贫困生精神贫困的主要表征,基于精准扶贫的视阈,提出从物质支持、思想支持、心理支持、环境支持等方面对贫困生进行精准式的物质帮扶,实施特殊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有针对性进行心理教育与干预,积极营造和谐友好的校园环境,从而推进高校贫困生的精神脱贫工作。

【关键词】精准扶贫 高校贫困生 精神脱贫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3C-0006-03

长期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贫困生资助工作,如开通绿色通道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学,设立各类奖助贷等政策保证贫困生安心学业,这些举措使得贫困生在物质资助方面得到极大帮扶。相较经济资助,精神资助却易被忽略。贫困生大多自强不息,但部分贫困生尚存精神贫乏的现象和问题,政府和高校亟须对精神扶贫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在总结贫困生精神贫困的主要表征基础上,挖掘精准扶贫思想对贫困生精神脱贫的启示,并进提出相应的解决路径。

一、当前高校贫困生精神贫困的主要表征

精神贫困主要指由于来自多种外在压力,而使人的心理素质、价值观念、道德水平等方面低下或滞后,进而产生行动上的负性行为。精神贫困不一定是物质贫困导致,但经济与物质上贫乏,更易引发精神的贫困。因为外在压力,使他们产生多种形式的心理负荷与思想包袱,从而导致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和消极因素。思想观念的偏差、心理的障碍及社会交往的困难是高校贫困生精神贫困的三大主要表征。

(一)思想观念的偏差。高校贫困生思想观念的偏差体现在理想信念、自我意识和个性观念等三个层面上。其一,理想信念不坚定。受多种因素影响,极少数贫困生在理想信念树立方面存在偏差,对社会抱有负面情绪,或以灰色心理看待各种社会问题,使自我价值观处于模糊状态。受不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影响,少数贫困生还往往出现各种不良思想倾向及不良的道德行为现象。如个别贫困生认为现状难以改变,产生“等靠要”思想,心安理得地接受各种资助;个别贫困生具有从众、攀比、求异心理,受周围同学的影响,较易产生不良消费行为,滋生享乐主义思想;个别贫困生存在“穷怕了”的心理,过于看重金钱等物质利益。其二,自我意识不确定。极少数贫困生在遭受深度经济贫困煎熬的同时,出现自卑、气馁心理,不能正确认识自我,明确定位,进而丧失学习的热情,缺乏生活的勇气。其三,个性观念缺失。极少数贫困生在与其他非贫困生的比较中,容易产生社会不公平感。当贫困生合法权益得不到关注、得不到保障时,往往容易失去与命运抗争的勇气,甚至产生敌对心理和逆反心理。

(二)心理的障碍。贫困生的心理贫困是指受经济窘迫、人格不完整等因素影响而在心理方面呈现出一种欠缺的状态。情绪不稳定与心理健康水平低下成为贫困生的心理标签。贫困生的心理障碍表现多样,比较突出的是自卑敏感心理和焦虑心理以及不稳定情绪。首先,部分贫困生进入高校后,暗自打量和比较,容易产生落差,且形成偏低的自我评价,从而产生不如人的自卑敏感心理。担心别人看不起自己。其次,大多贫困生迫切想通过大学学习改变自身状况,但又无能为力,同时在“人才济济”的高校校园里又发现难以做到出类拔萃,外加就业、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压力,使得他们经常处于焦虑、压抑、紧张的状态,进而引发心理焦虑和心理调适的失灵。再次,当贫困生经常处于脆弱、敏感、焦虑等心理状态下,又找不到适当的方式与途径进行释放,长期积压使得他们更易出现易怒、暴躁、失控等不稳定的情绪障碍。

(三)社会交往的困难。大学阶段是大学生锻炼与掌握社会交往技能的重要时期。在高校学生工作实践中,我们发现部分贫困生在经济贫乏的因素制约下,为节约开支,只好选择避开常规的社交活动和集体活动。部分贫困生由于自卑、缺乏自信,在与其他同学交往时表现出自我封闭,独来独往,羞于参加社交活动。长期低密度的社会交往,易影响贫困生的正常人际交往,使得形成独立、不合群的群体形象。更为严重的社会交往障碍表现在,部分贫困生在被误解、被孤立或遭受挫折和逆境时,极易陷入自我主动隔绝的半封闭或全封闭的心理状态,产生社交焦虑感、孤独感和怀疑人生的心理,缺乏必要的人际交往能力和人际协调技巧。

二、精准扶贫思想对高校贫困生精神脱贫的启示

精准扶贫思想是当前我国扶贫工作的理论指导与实践指南。精准扶贫思想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理论在扶贫工作领域的体现,是党中央实践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精准扶贫相对于粗放式扶贫而言,旨在以精准为核心,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的区位环境、不同成都贫困农户实况,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准治贫的扶贫减贫脱贫的管理模式。精准扶贫思想内容丰富,寓意深刻,结合到高校贫困生精神脱贫的工作实践,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主要体现如下。

(一)精准扶贫的前提是精准识别,重在解决好“帮扶谁”的问题,这要求我们要掌握认定标准,清楚界定精神贫困的贫困生。精准扶贫首要的工作是确定扶贫对象,而认定的指标体系又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点。它要求从贫困户的家庭收入、经济来源、家庭资产等方面进行系统化的评价,并实施建档立卡、信息录入与分析统计,精准有效识别“贫困主体”“贫困表现”“贫困群体分布”等问题。而贫困生的精神贫困更多体现为个体内在自我认知与意识观念等层面,“谁是真正的贫困者”有时难以量化或认定。应运用量化形式对贫困生进行综合评定,對他们日常生活、精神状态、心理情绪、思想行为等进行记录和统计,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精神贫困指标体系,明确精神贫困的特征、表现,这是贫困生精神贫困认定的重要变量,也是精神扶贫工作的重要前提。

(二)精准扶贫的核心是精准帮扶,重在解决好“谁来扶”的问题,这要求我们要落实好责任主体,构建起完善的帮扶工作队伍。精准帮扶,主要是针对精准识别对象,制定适宜的帮扶措施,明确帮扶责任主体,紧跟落实扶持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必须要解决好“谁来扶”的问题,要加快形成中央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任务到人、考核到位。在贫困生的精神帮扶实践中,贫困生往往难以依靠自身能力摆脱贫困。因此,高校必须切实担当起帮扶责任,以学生资助工作队伍为核心,强化辅导员队伍力量、统筹专业教师和行政教辅人员自愿,打造一支专兼集合的精神扶贫团队,明确和履行好帮扶主体与第一责任人职责,保障贫困生群体的全面发展。

(三)精准扶贫的关键是精准管理,重在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这要求我们运用多元化的帮扶手段,要更侧重扶志与扶智。精准管理就是要加强精准扶贫监测,采取多种手段,针对贫困户的实际,对每户、每人的脱贫工作进行跟踪,确保帮扶措施落到实处。“怎么扶”,关键体现在具体采取的措施上,即既要采取普遍性的政策措施,也要有针对性的扶贫方案,既要有产业经济的发展,也要有文化精神的提升等。在贫困生的精神扶贫工作中,应运用好精准扶贫的多元化管理思想,借助多元化的渠道,以精神为引领,确保帮扶实际工作的成效。在具体实施策略上,强调在经济物质扶贫基础上,针对他们在理想信仰、自我认知、心理水平、个性修养等方面存在不足采取知识讲座、行为矫正、实践锻炼等方式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系统性的教化与提升。

(四)精准扶贫的保障是精准考核,重在解决好“如何退”的问题,这要求我们进行科学考核,形成系统机制。精准考核,就是要制定出科学的扶贫效果评估体系,明确贫困民众的收入水平、消费水平、生活环境等经济、社会、文化等评估指标内容。按照原先预定的工作方案和计划,将定性考核和量化考核标准相结合,进行综合性的动态扶贫成效评价,对达到脱贫标准的,应给予脱贫认定,对没有达到的应继续进行帮扶。相较物质贫困,高校贫困生的精神贫困是个体意识与观念层面的表现,这也决定了对其精神脱贫的评估与认定,更难以把握与测定。必须构建一套科学有效且适宜的测量考核机制,对达到良好而稳定精神状态的贫困生,及时退出帮扶范围。

三、支持性的政策:高校贫困生精神脱贫的路径选择

贫困生作为高校学生的特殊群体,教育管理部门和各级高校应以精神扶贫指导经济扶贫,在心理层面给予充足的关心与帮扶,帮助贫困生摆脱贫困困扰,实现全面发展。在实际工作中,可积极借鉴与运用精准扶贫的思想,从德育发展与和谐校园建设的高度,给予贫困生更多支持性的政策,以探索出适宜、有效的贫困生精神脱贫的路径。

(一)贫困生精神脱贫的物质支持:对贫困生进行精准式的物质帮扶。物质是精神的基础。解决精神贫困,应首先在物质层面进行帮扶。精准扶贫非常重要的思想,就是改变了帮扶模式,即实现由大水漫灌式的全面扶贫向滴水喷灌式的精准式扶贫转变,对真贫困者“真扶贫”“扶真贫”。笔者认为,只有对真正的贫困生进行物质帮扶,尤其是给予特困生、赤贫生进行更多的物质帮扶,才能更有效地解决他们的精神问题。唯有解决好其物质经济层面的生存问题,才能强其精神,实现全面充分的发展。当前,部分高校积极探索精准式的贫困生帮扶模式,极具借鉴意义。如南京理工大学通过校园大数据系统分析,对餐饮消费少的贫困生饭卡以补助形式充钱,实现精准扶贫。在物质支持的实际工作中,充分领悟、用足国家大学生扶贫政策,完善贫困生资助制度,从制度上保障贫困生基本生存问题;综合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提供更多资助渠道和机会,对特别贫困和赤贫的大学生进行支持性帮扶;多元开发技术性、科研性、实验性和操作性的勤工俭学岗位,优先保证特困生和赤贫生的参与机会,努力实现“保证没有一个学生因为经济困难而辍学”的目标。

(二)贫困生精神脱贫的思想支持:实施特殊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如前所述,贫困生精神贫困很大程度上体现着思想观念的偏差,极少数贫困生甚至缺乏科学而坚定的理想信念,对其全面发展形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和现实制约。习近平总书记“所有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应该依靠自己的双手开创美好生活”的精神脱贫论述,强调贫困者树立脱贫致富的勇气和信心,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敢想敢干的毅力和决心,形成强大的精神动力。针对贫困生思想观念和理想信念层次上不足与的问题,高校应积极开展特殊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导贫困生自觉从理想信念和人生价值观的高度来辩证审视自我。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的道理与精神,使其充分意识到通过自力更生,以务实的精神和行动,在积极参与减贫、脱贫的实践中逐步实现人生价值。同时,应针对高校贫困生实际,加强理想信念教育,通过优良的革命传统教育,强化其对革命道德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教育。

(三)贫困生精神脱贫的心理支持:有针对性进行心理教育与干预。“贫困者的贫困表现是什么”“贫困者通过扶贫得到了什么”是精准扶贫思想应该解决的重要问题。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知识、阅历、经验逐渐成熟的阶段,他们的心理素质、抗压能力、受挫心理等方面能力还相对较低。心理障碍与情绪调节不当是贫困生精神贫困的主要表现,应结合贫困生群体性的心理特征与心理规律,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促进贫困学生拥有健康心理和稳定心态。高校普遍开设了心理教育课程与咨询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显著,应继续坚持与深化。此外,还需针对贫困生实际,通过举办讲座、心理训练、班级活动等多种途径,促进贫困生的心理素质发育与心理调节能力的形成。鼓励贫困生形成“社交能力是在与人的交往中形成的”,鼓励其敞开心扉,主动与人交往,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在与他人的现实交往中增强社交能力,保持觉知,形成自我疏导和控制不良情绪的能力,摆脱心理障碍的困扰。

(四)贫困生精神脱贫的环境支持:积极营造和谐友好的校园环境。精准扶贫思想强调扶贫不仅是政府与贫困民众的事,还是整个社会的事,要创新完善人人皆愿为、人人皆可为、人人皆能为的社会扶贫参与机制,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在贫困生精神脱贫的实践中,营造关爱、包容、帮助贫困生的校园环境氛围是环境育人的重要载体。应积极利用学校资源优势,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多元校园文体活动,让贫困生在健康、向上、活泼、文明的氛围中身心得到发展。在高校文化走廊、食堂等校园日常消费场所,巧妙植入健康消费观和朴素勤俭的传统文化,减轻贫困生的贫困感觉,引导高校贫困生自觉抵制高消费和不健康消费行为。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和网络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建设,以团结向上的集体荣誉感、积极的群体凝聚力、强烈的进取意识等校园主流文化,增强贫困生的环境适应能力,树立“美好生活”的文化自信与生命信念。

【参考文献】

[1]李贵成.高校贫困生“精神贫困”现象剖析与对策思考[J].河南社会科学,2006(4)

[2]赵学通.高校贫困生的精神贫困问题及对策分析[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3]刘占勇.精準扶贫思想内涵特征及对扶贫实践的启示[J].江汉学术,2016(8)

[4]梁土坤.新常态下的精准扶贫:内涵阐释、现实困境及实现路径[J].长白学刊,2016(5)

[5]刘晓杰.“精准扶贫”思想下的大学生“精准资助”[J].教育教学论坛,2017(1)

[6]贾立平.高校贫困生的“精神贫困”问题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6(6)

【基金项目】2015年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高校少数民族贫困生理想信念培育研究”(15FZX003);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广西学生资助研究专项课题“高职院校贫困生社会资本匮乏与提升研究”(2015ZZ002);2014年度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高职院校学生素质培养与校园文化建设互动模式研究与实践”(2014MSZ011);2016年度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高职院校贫困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2016SZ051)

【作者简介】杜远阳(1972— ),男,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教授。

(责编 卢 雯)

猜你喜欢
高校贫困生精准扶贫
浅析高校学生精准资助的理论与实践
精准审计的现状研究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后续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高校资助育人体系的现状及完善对策
新媒体视角下的高校贫困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探究中医四诊合参理论对于高校贫困生的鉴别作用
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完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