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克强,张 杰,冯月明
(北京市密云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 101500)
零食可以作为饥饿时的补充,但零食中含有大量的糖、盐和脂肪,摄入过多的零食会影响儿童青少年的能量代谢,导致体重增加、营养素摄入不足等一系列健康问题[1-6]。笔者对2015年9—11月开展的密云区8所农村中小学零食摄入状况调查的结果进行了分析。
采取多阶段分层抽样,以整班为单位,抽取北京市密云区农村4所小学、4所中学16个班共537名学生。年龄6.1~14.7岁,平均9.74±2.28岁。其中,平原和山区有中、小学各2所,分别有学生207、330人,占比为38.5%、61.5%;年级1、3、5、7分别有117、156、117、147人,占比为21.8%、29.1%、21.8%、27.4%;男、女分别有274、263人,占比为51.0%、49.0%;走读、住宿分别有390、147人,占比为72.6%、27.4%。
采用北京市统一的“零食与饮料消费情况调查”问卷开展调查。
EpiData 3.1双录入,Excel 2010进行数据整理,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描述性研究、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调查发现,自己选购零食的学生有247人,其中选择零食的原因前3位的是味道好(162人)、解渴/解饿(113人)、方便(84人),占比分别为65.59%、45.75%、34.01%;购买零食的地点前3位的是超市(225人)、校外小卖部(81人)、校内小卖部(54人),占比分别为81.09%、32.79%、21.86%;购买零食的时间前3位的是放学后/周末/假期(200人)、上/下学路上(46人)、其他时间(46人),占比分别为80.97%、18.62%、18.62%。
调查发现,学生1w零食摄入频率≤3次的有66人,占12.3%;4~9次的有171人,占31.8%;10~19次的有189人,占35.2%;20次及以上的有111人,占20.7%。如表1所示,不同地域的学生比较,平原高于山区;不同年级的学生比较,低年级高于高年级(χ2=24.913,P<0.01);不同性别的学生比较,女生高于男生;不同类型的学生比较,走读生高于住宿生;对零食不同态度的学生比较,喜欢零食的学生高于不喜欢零食的学生;家长不同零食摄入频率的学生比较,家长零食摄入频率高的高于频率低的;学生食用零食的频率越高,对正餐的影响越大。
表1 中小学生1w零食摄入频率(%)
将学生1w零食摄入频率作为因变量,以地域、年级、性别、类型、对零食态度、零食是否影响正餐、家长1w零食摄入频率作为自变量,进行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变量赋值:学生1w零食摄入频次:≤3次=1、4~9次=2、10~19次=3、20次及以上=4;地域:平原=1、山区=2;年级:1年级=1、3年级=2、5年级=3、7年级=4;性别:男=1、女=2;类型:走读=1、住宿=2;对零食态度:喜欢=1、不喜欢=2;零食是否影响正餐:从来不会=1、有时会=2、经常会=3;家长1w零食摄入频率:≤3次=1、4~9次=2、10~19次=3、20次及以上=4。
如表2所示,影响中小学生零食摄入频率的因素有类型、零食是否影响正餐和家长1w零食摄入频率。不同类型的学生,走读学生摄入零食的频率更高;零食是否影响正餐,从来不会和有时会的学生零食摄入频率低于经常会的学生;家长1w零食摄入频率越高,学生1w零食摄入频率也越高。
表2 中小学生零食摄入频率的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n=537)
一般情况下,零食添加有大量的食品添加剂,在视觉、味觉、触觉等方面形成强烈的刺激,容易产生较强的吸引力,尤其是对自控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本次调查也显示,60%以上的农村中小学生选择零食的主要原因是味道好。而选择零食的地点,由于学校周边禁止摊贩的设立,所以选择购买零食的地点80%以上都在超市。购买零食的时间主要集中在放学后、周末、假期比较空闲的时候。调查发现,一半以上的北京市密云区农村中小学生1w零食摄入频率在10次以上,说明食用零食现象已是较为普遍。零食可以作为合理膳食组成的一部分,但应合理进行选择,适时适量食用零食,保证儿童青少年的正常发育和健康成长。
学生1w零食摄入频率,不同地域比较,平原高于山区,这可能和两个地区经济水平有关;不同年级的学生比较,低年级高于高年级,刘爱玲等[7]研究发现,城市中小学生在家里吃零食的比例小学生高于初中生。Pysz等[8]研究显示,儿童青少年食用零食的比例随年龄上升而下降,均和本次研究的结果相符。学生对于营养健康知识的认知程度与在学校中接受的教育、年龄等因素相关[9-10]。这可能和各年级接受的食育教育以及接受程度、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关[11-13]。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小学生学习到的营养知识逐渐增多,同时对营养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也在逐渐增强,对零食的认识和自制力慢慢增强,可以辨别、选择、控制零食的摄入。同时,随着年级增长的是课业负担的加重,年级越高的学生可自由支配的时间越少,使得游戏娱乐的时间相对减少,而有研究显示,看电视、上网时间的增长会直接导致零食摄入量的增加[14-15]。不同性别的学生比较,女生高于男生,这与国内相关研究结果一致[16-18],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胃容量不同,同时由于女性天然对于自身身材等方面的需求,女生一般在正餐时的食用量往往小于男生,需要在两餐之间补充能量以应对日常学习和活动所需,所以女生食用零食的频率相对男生较高。同时,由于女生感情比较细腻,情绪波动也较男生频繁,频繁变动的情绪需要一个发泄的渠道,食用零食就成为常见选择之一。有研究表明,食用零食可以满足心理上需求并达到平复情绪的作用[19]。
不同类型的学生比较,走读生高于住宿生,住宿生获取零食的主要来源是周末回家期间,其在学校内获得零食的时间、方式等均较少,而走读生获得零食的时间、方式等更多,每日更容易接触到零食,相应的摄入频率也更高,马超等[2]、魏跃胜等[20]研究也发现,走读学生零食摄入比例远高于寄宿学生。
对零食不同态度的学生比较,喜欢零食的学生高于不喜欢零食的学生,知识和态度是行为改变的基础,改变一个人的选择首先要改变他的态度,只有具备接受营养知识的良好态度,才能有效快速地获取相关营养知识,进而改变自身的膳食行为,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这就应加强营养知识的普及教育,建立学校、家庭、社区结合,以健康促进为主导的综合干预模式,培养中小学生健康的饮食行为。有关研究表明,以正确的食育知识进行引导,能为健康奠定良好基础[21]。应在学校开展以学校为基础的营养宣教活动,开设符合密云地区农村中小学生特点的营养与健康相关课程,营造学校支持环境,家庭、社会全方位支持引导,提高中小学生的营养健康知识,改善营养健康态度,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饮食行为。一般情况下,通过网络、动画片及营养讲堂等形式开展营养教育是普及营养知识、提高良好营养行为的有效方法[22]。
结果显示,学生零食摄入的频率越高,对正餐的影响越大。正餐前过早产生的饥饿感会促使学生选择零食作为能量补充剂,从而增加食用零食的频率。张崛等[23]研究发现,北京市昌平区11.6%的中小学生经常以零食代替正餐。经常吃零食,会破坏正常的饮食制度、打乱胃肠消化活动的规律、影响正餐的摄入量和利用效率,引起营养摄入的不均衡,容易造成消瘦或肥胖。
家长对儿童少年饮食行为的影响主要有口头的提示和教育、食物购买和分配、家长自己的饮食行为和非营养目的食物的使用等4个方面[24]。家长的饮食行为会直接影响家庭中中小学生的饮食行为,中小学生的饮食行为、偏好往往是模仿家长。因此,家长在正确引导中小学生零食摄入时,要用自己的正确零食摄入行为做出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