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东 武汉市财务总监办公室
国有资产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随着目前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日益严峻,造成国有资产的应用途径不断缩减。因此及时采取科学有效的举措,才能够确保国有企业资产保值以及增值的工作得以有序开展,以此保证和推动企业改制的进程。
国有企业改制是指为了将企业的发展与当代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相协调,将国有独资公司、国有独资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以内的公司以及企业的经营形式以及体制进行合理的改变,从而构建国有资本参股、相对控股等形式的股份合作制企业、公司制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
国有资产不仅包含有其所有权是属于国家的资产,还包括了能够给国家产生效益的多方面经济资源的综合,是国家财产权利以及全部财产的名称。国有资产的存在来自于国家的产生,包含有国家资本、未分配利润等,这些项目的共同点是其所有权都属于国家。
国有资产的流失原因较多也比较复杂,但是仍有几个方面的问题是值得注意以及讨论的。
(一)国有企业的决策机制不完善。由于企业管理者缺乏专业的管理知识和技能,使得企业中的各个组织和部门之间缺少权利的协调,使得做出了一些不科学合理的决策
(二)国有企业的管理机制混乱。由于大部分的国有企业还未建立一个完整的法人治理体制,使得企业的监事会以及董事会等组织的权利机制还未成熟,管理制度也存在问题,从而造成企业的管理工作无法得以顺利展开。
(三)产权交易市场机制还未完善。当前的许多国有企业的产权交易市场机制还存在着不足,未能达到全方面的保证资产的交易安全,一些产权交易行为还未能受到法律上的管理和约束,从而造成在交易环节中使得资产发生流失。
(四)监督管理工作没有到位。一方面国有企业的监管机制仍未完善,从而出现的资产流失方向模糊。另一方面,企业的监督管理工作往往是一种形式,其监管力度不足,轻视资产的管理,在 国企改制过程中也未开启全程监控的工作,各类与资产相关的工作缺少严格的把控,导致资产的流失。
(五)收购行为不合规范。部分企业的经营者通过评低国有资产来增加自身的收益,构成收购行为弊端,造成资产减少。
(六)缺少专业资产管理人员。在对资产进行评估时,一些评估人员的工作技能无法满足评估工作的需要,在开展评估业务时使得资产无法得到真实和客观的评价。一些审计工作者的能力较低,资产审计也无法得到顺利的进行。此外,除了人员的主观因素,还存在一些客观的因素,如在国企改制环节中,相关的管理人员由于受到一些制度的限制,其工作也未能得到顺利的开展。
加强国有资产的全面管理,不仅仅是资产经营的管理,更是要建立责、权、体一体化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加强对资产的监督,扩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职权,保证国有资产的正常运行。针对改革的具体措施和国有企业的特点,建立健全新的产权制度以完善国有资产三级经营体系,保证国有出资人到位的实现,加快解决我国一直存在的国有资产管理政企不分、资政较少的现实问题,而具体来说,有以下实施措施:一是建立和推行国有资产预算全面管理制度,对国有企业,尤其是控股企业以及全资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经营管理,加强其预算经营的审查和监督,包括成本、投资以及融资等以往忽视的项目。二是建立规范的产权代表报告制度,委派代表必须能在企业经营决策时发表意见及参与决策权,通过制度的确立来保障委派代表全程参与国有企业的重大经营决策的全部过程。三是合理科学选择国有企业经营者,按照相关制度及资产统一管理和相互制衡的原则对国有企业人员进行任免考核管理。
国有企业股份制的确立为我国国有企业股权结构多元化改革提供了前提。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国有企业必须进行股权多元化改革以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同时也有利于防止国有资产的无形流失。而在股权多元化改革过程中,国有企业股权结构调整要与国有经济战略调整相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相结合,以及与整个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三大基本要求。国有企业股权结构改革设计也必须考虑到这三个重要因素,才能使国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资产无形流失的情况发生,也有利于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
随着我国市场机制的不断发展,国有企业改制的相关法规也不断完善,但总的来说,国企改制是市场发展变化后的市场行为,所以更需要科学合理的监督管理制度。首先要积极发挥政府对企业的引导作用,并需要相关部门在法制法规的基础上进行综合监督;其次,对于企业内部要建设内部管控制度,通过对企业内部结构的优化,建立合理激励约束制度来促进企业监管人员的动力。
国有企业资产评估与审计工作首先需要高素质的评估和审计人员,尤其是评估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因此,企业要加强员工的素质培训。第二,保证评估与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公正性,建立完善的评估程序与制度确保评估的准确性。同时,实行评估结果公示制,使评估结果受到社会的监督。最后,加强国有企业经营者离任审计制的审查力度,对资产流失问题必须有责任人承担,对负责人违纪违法的行为必须交由纪检部门审查。